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六项小气道功能测定方法对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发现率。方法:健康体检者515例,用自动肺功能测定最大用力呼吸气中段流速(MMEF),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时间(FET25%~75%),50%及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V50,V25),三相斜率(△N/L),闭合气量(CV/VC%)等指标。结果: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发现率最高的是△N/L(84.8%),FET25%~75%(83.4%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剂量类固醇吸入加低剂量茶碱口服对轻~中度哮喘病人临床症状、肺功能与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A 组21 例给予二丙酸培氯松(BDP)吸入300 μg/d、加缓释放茶碱片口服200 mg/d;B组22 例给予BDP吸入600 μg/d, 疗程13 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第1 秒用力肺容积(FEV1) 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 、呼气峰流速值(PEF) 及其变异率(PEFR) 和气道反应性(PD20) 有显著改善,A组的25 % ~75% 、50% 及75% 用力呼气流速(FEF25% ~75% 、FEF50% 及FEF75%) 在治疗后均有显著升高, 而B组则无明显升高。结论 低剂量类固醇吸入配合低剂量茶碱口服与单纯较高剂量类固醇吸入均可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 而前者可更有效地改善气道功能。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扩张试验肺功能参比较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支气管扩张试验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价值,对224例已确诊的发作期哮喘患者进行了支气管扩张试验,比较扩张试验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最大呼气流率(PEFR)、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的阳性率和变化率。结果显示FVC阳性率40.2%,变化率15.3%,FEV1.0阳性率76.8%,变化率23.8%,PEFR阳性率79.9%,变化率34.5%,MMEF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 哮喘) 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慢喘支) 患者发作期的肺功能特点,并对两者的肺功能指标和对支气管舒张剂的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日本美能公司生产的美能300 型肺功能仪,对发作期哮喘组18 例,慢喘支组20 例及健康对照组( 正常组)22 例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对 F E V1低于70 % 预计值的哮喘组15 例和慢喘支组16 例再做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 慢喘支组3 项肺功能指标( F E F25 % 、 F E F50 % 、 P E F% ) 均介于正常组与哮喘组之间( P< 0 .01) 。支气管舒张试验显示:哮喘组与慢喘支组比较,通气功能有较明显改善( P< 0 .01) 。结论 呼气流速指标测定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哮喘与慢喘支的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日本美能达AS-600型肺功能测定仪,对27例平均病程2.45年,未经系统治疗,无合并明显心、肺、胸廓疾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组进行了下列各项肺通气功能测定: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时间肺活量(FEV1),第一秒呼出率(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表明,患者的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均值都低于对照组,其中以FEF25-75,FEV1较明显。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可以看出本组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尤其是小气道通气功能出现减退的迹象。提示经系统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不长的时期内肺通气功能就可能出现减退。  相似文献   

6.
充血性心衰病人肺功能和呼吸肌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衰(CHF)病人肺功能和呼吸肌力的变化。方法 测量CHF病人的肺通气功能、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以及手握力。结果 心功能Ⅲ、Ⅳ级CHF病人肺通气功能显著下降,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0%)、最大分钟通气量(MVV)和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分别为预测值的69%、57%、49%和30%,MIP和MEP较同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握力也下降(P〈0.05),而心功能Ⅱ级CHF病人上述指标趋于正常。结论心功能Ⅲ、Ⅳ级CHF病人肺功能严重受损,吸呼肌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8例CVA患儿分别进行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最大呼气流速(PEF)、呼出肺活量2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zs)、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so)、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75)、75%用力呼气流速比25(FEF75/25)。结果: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VA患儿存在一定可逆的气道阻塞性改变,支气管扩张试验可协助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吸入倍氯松(BDP)时加用贮雾罐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疗效。方法:100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成通过贮雾吸入BDP组(A组)和直接吸入BDP组(B组),以每一秒呼气窖)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晨晚最大呼气汉(PEFR)、PEFR日间变异率(△PEFR)、症状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为评定值百分率(%FEV1)、晨晚最大呼气流速(PEFR)、PEFR日间变异率(△PEFR  相似文献   

9.
峰流速仪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是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呼吸系统的疾病。评估肺功能情况是哮喘管理的一个主要指标。包括测量用力肺活量 (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EV1) ,最大呼气流速 (PEF)等应用。肺功能的测定可以对哮喘患儿进行诊断、指导治疗、病情监测及科学研究。其中 ,PEF可以由传统的肺功能仪测得 ,亦可由峰流速仪测得。本文通过应用峰流速仪及肺功能仪测量 42例 5~ 7岁哮喘儿童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前后的PEF、FEV1的变异率进行对比 ,总结出峰流速仪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体会。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取能进…  相似文献   

10.
对7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31例健康成年人测定了各项肺容积和最大用力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及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积曲线(MIFV)。结果显示:慢性肺心病患者组肺活量(VC)、补呼气容积(ERV)、一秒率(FEV1.0%)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非常显著降低(P<0.01),功能残气量(FRC)、残气容积(RV)、RV/TLC%均非常显著增高(P<0.001);而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积曲线(MIFV)15%、25%、50%、75%、85%和MMIF各段平均流量亦有非常显著降低(P<0.001)和用力吸气时间(FIt)明显延长(P<0.001)。表明慢性肺心病患者不仅在最大用力呼时大小气道有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在最大用力吸气时各段吸气流量亦均有显著降低和吸气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1.
检测118例哮喘和8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25%和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速(Vmax25%和Vmax50%)。哮喘患者以Vmax50%作为评价指标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病例数显著高于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作评价指标(X2=7.995,P=0.007);以Vmax50%和Vmax25%作为评价指标,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病例数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X2=9.335,P=0.009)。  相似文献   

12.
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作期患者的末梢血及支气管粘膜内的嗜酸粒细胞(EOS)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哮喘发作期患者末梢血及支气管粘膜内EOS显著增高(P<0.01),FEV1.0明显下降,它们之间有相关性(r=0.6230,P<0.05)。提示:哮喘发作期患者FEV1.0降低与末梢血及支气管粘膜内EOS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3.
检测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临床意义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病变等疾病患者共1774例,按FEV1%及VC%分为常规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观察两组的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异常按单纯V50或V25小于预计值的70%判断为异常。结果:常规肺功能异常组中,MEFVC异常率为92.4%。在常规肺功能正常组中,近2/3的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C)已有异常。结论:常规肺功能正常的患者,MEFVC对早期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确实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疾病的早期(常规肺功能正常时)MEFVC的异常首先表现为V50的降低。常规肺功能异常时,MEFVC的检测已无意义。常规肺功能异常而MEFVC正常者,应考虑到是否有肺间质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测定35例正常人、52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别对其气道阻力(Raw)、比气道传导率(sGaw)以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单纯哮喘患者Raw明显高于正常人与阻塞性支气管炎(COB)患者(P<0.001),而MEFV测值正常。慢性支气管炎组Raw高于正常组,但明显低于哮喘组(0.05>P>0.02),而MEFV曲线指标FEV1、MMEF、V75在COB时期已明显降低,其中MMEF下降最为突出。提示Raw是诊断单纯哮喘的敏感指标,若能结合MEFV曲线,对单纯哮喘与COB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阻抗的价值。方法对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呼吸阻抗的测定并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相比较。结果哮喘组共振频率(Fres)、5Hz和20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R5、R20)及5Hz和20Hz振荡频率时粘性阻力差值(R5-R20)均明显高于健康组。5Hz振荡频率时电抗(X5)明显低于健康组。哮喘组Fres、R5-R20、R5和X5与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参数相关,R20与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参数不相关。Fres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速相关性最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和-0.724。Fres、R5-R20、R5和X5诊断哮喘的敏感性分别为83.78%、67.57%、56.76%和40.54%。特异性分别为86.21%、89.66%、98.27%和94.83%。结论Fres是IOS参数中诊断哮喘的最敏感指标。IOS是诊断哮喘、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有用工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食管吞钡X线及食管内窥镜检查选择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者13例(GERD阴性组),哮喘不伴GERD者14例(GERD阴性组),均给予口服雷尼替丁,每次150mg,每日2次,疗程8周。结果显示:雷尼替丁治疗后,GERD阴性组哮喘临床积分显著增高。FVC%Pred、FEV1、FEV1/FVC、V50、V25、组胺PC20-FEV1,均显著降低;GERD阳性哮喘临床积分显著降低,VC、VC%Pred、FVC、FVC%Pred、FEV1、FEV1/FVC、V50、V25、组胺PC20-FEV1、均显著增高。表明雷尼替丁对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与患者是否合并GERD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时间测定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时间(FET25% ̄75%)的正常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6200Autobox DL型体积描记仪,测定了201例健康成人,32例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和168例COPD患者FET25% ̄75%。结果:FET25% ̄75%与年龄显著相关(P〈0.01),求出其预计回归方程式。对各组依实测占预计值百分比均值进行了比较。慢支组、轻、中、重度肺气肿组FEG25% ̄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及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30例糖尿病氧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中用力肺一,第1秒时间肺活量,第1少最大呼气率,最大通气量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反映小气道的功能指标是最大呼气中期流速,V50,V25降低明显,糖尿病组经高压氧治疗后较治疗前FEF25%-75%,V50,V25明显好转,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谢华健 《海南医学》2011,22(17):30-3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前后及舒张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1例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吸人,15min后再测定患者肺功能。选择同时期条件匹配的28例气道高反应性升高但不能诊断为哮喘的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激发试验前后及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小气道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激发前和激发后,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均显著低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后FEF25%和FEF50%在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EF和FEF75%在两组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组激发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下降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前后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上升率也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01),而FEVt%的上升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哮喘组激发前后及舒张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要显著高于FEV1%(P〈0.01)。非哮喘组激发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也要显著高于FEV1%(P〈0.05),但舒张前后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要低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小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要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小气道均存在可逆性阻塞,小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要高于大气道。  相似文献   

20.
对7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31例健康成年人测定了各项肺容积和最大用力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及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积曲线(MIFV)结果显示,慢性肺心病者组肺活量(VC),补呼气容积(ERV)一秒率(FEV1.0%)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非常显著降低(P〈0.01),功能残气量(FRC),残气容积(RV),RV/TLC%均非常显著增高(P〈0.001),而最大用力吸气流量-容积曲线(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