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用抗生素或益生菌灌胃的方法营造出小鼠胃内不同的微生态环境,比较小鼠对幽门螺杆菌的易感性差别,以探讨微生态环境对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直接予Hp菌悬液灌胃造模,第2组用抗生素灌胃后再予Hp菌悬液灌胃造模,第3组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茼的混悬液灌胃后再予Hp菌悬液灌胃造模,第4组先用抗生素灌胃后再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混悬液灌胃,最后予Hp菌悬液灌胃造模,第5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各组小鼠于灌胃完成后2周处死.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计数小鼠胃内菌群以评价微生态环境,用快速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和微需氧细菌培养检测Hp感染率和定植量,用HE染色切片判断小鼠胃黏膜炎症水平.结果 ①Hp感染率:第1组小鼠为70%,第2组为100%,第3组为25%,第4组为30%,第5组为0%.②Hp定植量:第2组小鼠较其余4组为高(P<0.05),第1组较第3组和第4组为高(P<0.05),第3组和第4组无明显差别(P>0.05),第5组无Hp定植.③胃内菌群数量:第2组较其余4组为低(P<0.05),第1组和第5组较第3组和第4组为低(P<0.05),第1组和第5组无明显差别(P>0.05),第3组和第4组无明显差剐(P>0.05).结论 用抗生素灌胃可破坏小鼠原籍菌群,促进Hp的定植.而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灌胃可提高胃内茼群,阻止Hp的定植.Hp感染的成功率可能与宿主胃内微生态环境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杨新  朱新平  俞建国  杨宁敏 《浙江医学》2019,41(10):1065-1066
目的观察并比较非萎缩性胃炎4种不同的以铋剂为主的四联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Hp阳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864例,先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不同的以铋剂为主的四联根除疗法(口服枸橼酸铋钾220mg、雷贝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d,再加服1种敏感抗生素),分别为呋喃唑酮组(220例,加服呋喃唑酮100mg,2次/d)、克拉霉素组(216例,加服克拉霉素500mg,2次/d)、左氧氟沙星组(212例,加服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甲硝唑组(216例,加服甲硝唑400mg,3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Hp根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呋喃唑酮组Hp根除率>甲硝唑组>左氧氟沙星组(均P<0.05),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左氧氟沙星组(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以铋剂为主的四联根除疗法根除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安全、有效,尚不需顾虑是否耐药,可作为舟山市岱山县地区Hp阳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初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53例作为病例组,无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食管下端黏膜及胃窦黏膜各3块,并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Hp检查和Hp培养,食管及胃窦黏膜Hp菌株应用PCR方法行cagA基因、vacA基因检测.结果病例组、对照组中食管黏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14/53(26.4%)、8/25(3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黏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53(37.8%)、16/25(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胃窦黏膜Hp的cagA+检出率(6/2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0/16,62.5%)(P<0.05),而vacA+检出率分别为6/20(30%)、7/16(4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食管炎中食管黏膜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黏膜Hp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agA+及vacA+的Hp菌株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agA+菌株多见于程度轻的食管炎.结论食管黏膜中检测到的Hp可能来源于胃窦黏膜的Hp,胃窦Hp感染、尤其是cagA+的Hp感染可能在R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至2007年胃镜检查确诊的110例胃息肉患者(胃息肉组)和273例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组)分别进行Hp感染检测.同时对110例胃息肉患者不同部位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息肉组的Hp感染率为10.9%,慢性胃炎组为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体部分别与胃底贲门、胃窦部比较,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胃底贲门与胃窦部比较,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胃息肉发生相关性不明显,Hp感染不是息肉发生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给BABL/c小鼠连续5d灌胃Hp悉尼菌株(SS1Hp)菌液造成Hp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4周给小鼠灌胃小建中汤水提组分,给药结束7d后通过胃黏膜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黏膜组织细菌培养检查小鼠Hp根除情况,并对胃窦部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建中汤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65%、45%,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同时胃窦部黏膜炎症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小建中汤水提组分具有较好的抗Hp感染和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胃窦黏膜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前后环氧化酶-2 (COX-2)、P5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P53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经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及不典型增生(Dys),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法)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均证实Hp阳性的206例患者,在根除Hp前后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P53表达情况.结果 CSG、CAG、IM、DYs的Hp阳性率分别为28%(28/100)、51%(51/100)、73%(73/100)及54%(54/100).其中CAG、IM及DYS 的Hp阳性率均高于CSG(均P<0.05).各类型胃疾病患者Hp根除后的胃窦黏膜虽COX-2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Hp根除后P53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p感染和COX-2、P53阳性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Hp感染可能是最终向胃癌发展的多步骤过程的主要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与母体Th2>Th1免疫偏倚的关系.方法 选取孕晚期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动情期小鼠为对照.将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经抗原激发后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一部分(1°APC)用于致敏小鼠T细胞,然后分离致敏T细胞,再将另一部分巨噬细胞(2°APC)与致敏T细胞混合培养.采用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转化实验检验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IL-10和IFN-γ在反应后T细胞上的表达. 结果以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1°APC致敏动情期小鼠,再以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2°APC体外诱导致敏T细胞增殖的强度与对照组作为2°AP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动情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1°APC,再以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2°APC诱导致敏T细胞增殖的强度则低于对照组作为2°APC时的增殖强度(P<0.05).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2°APC可诱导更多IL-10 T细胞产生(P<0.05);IFN-γ T细胞的比例与1°或2°APC的类型无关. 结论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不是一种有效的APC细胞,可诱导孕期母体的Th2型免疫,并使Th1型免疫维持一定水平,对正常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95例,按治疗方案分4组:单用口服降糖药组(s-OAD)、口服降糖药联合组(c-OAD)、胰岛素组(Ins)、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组(Ins+ OAD),比较各组治疗前FBG1、PPBG1、HbA1c1及治疗后FBG2、PPBG2、HbA1 c2.结果 Ins+OAD组与Ins组FBG1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s-OAD组与c-OAD组PPBG1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间HbA1c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OAD组FBG2与c-OA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AD组与Ins组PPBG2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AD组与Ins组HbAI c2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AD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Ins+ OAD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FBG Ins+ OAD组下降最多,且与其余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PBG Ins组下降最多,且与其余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bA1c Ins组下降最多,且与其余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方案,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减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萎缩性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差异以及胃窦黏膜萎缩、肠化生和Hp密度分级是否影响Hp根除结果。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505例Hp阳性初治患者,根据内镜下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2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组间人口学变量后比较组间Hp根除失败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SM后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Hp根除失败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16.3%vs. 7.8%,P=0.023),这种差异在男性中显著(21.2%vs. 7.1%,P=0.008),在女性中不显著(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根除失败与胃窦黏膜轻度(病理分级+)萎缩/肠化生呈正相关性(OR=2.614,95%CI:1.227~5.571,P=0.013;OR=2.882,95%CI:1.310~6.338,P=0.009),而与中重度(病理分级++~+++)萎缩/肠化生无关(均P>0.05)。此外,Hp根除失败与胃窦黏膜Hp密度分级无关(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9 d疗程的含莫西沙星三联方案对初治和复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根除效果.方法 纳入313例Hp感染初治患者、51例第2次治疗患者、32例第3次治疗患者,均给予莫西沙星400 mg 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 2次/d,替硝唑400 mg 2次/d,疗程9 d.疗程结束4周以后复查呼气试验,阴性者为根除成功,按照意向治疗(ITT)和按符合方案(PP)分析计算Hp根除率及95%可信区间(CI),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按ITT分析:首次治疗组、第2次治疗组、第3次治疗组的Hp根除率分别是89.8%(86.7%~93.0%)、81.2%(75.3%~90.9%)、81.2%(66.1%~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39,P>0.05);按PP分析:3组Hp根除率分别是93.9%(90.9%~96.4%)、84.8%(79.1%~93.6%)、81.2%(66.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4,P<0.01),第2次治疗组、第3次治疗组的根除率均低于首次治疗组(χ~2=4.885、P<0.05,χ~2=7.023、P<0.01).在首次治疗组中,不管按ITT还是PP分析,活动期溃疡病和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70、0.030,均P>0.05).按ITT分析,3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10),而按PP分析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1,P<0.05),其中第3次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低于首次治疗(χ~2=8.076,P<0.01).比较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大便次数增多、腹部不适和头晕,多出现在服药的前3 d内,一般可以忍受,仅1例(0.3%)因头晕而停药,治疗的依从性为96.0%.结论 9 d疗程的莫西沙星+埃索美拉唑+替硝唑方案对于初治和复治Hp感染患者都有比较高的根除率,依从性高,不良事件相对较少,可以作为一线甚至二线补救治疗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叶青丽 《当代医学》2009,15(21):90-91
目的 比较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20~50岁妇女.排除内外科精神疾病及妊娠哺乳者。分组比较采用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与单用双唑泰栓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用药后治愈率有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阴道用药联合抗生素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较单用抗生素的疗效高。  相似文献   

12.
王海滨  郝素珍  刘蕾  田锋 《热带医学杂志》2007,7(5):415-417,F000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达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方法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口服液体培养基;第2、3、4组为实验组,分别等量口服Hp菌悬液。于末次灌胃后第10、10、24、32天将第1、2、3、4组小鼠处死。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和Hp培养作Hp感染诊断;用免疫组化比较各组COX-2表达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对照组均无Hp感染,实验组均检测到Hp。第1组与第2、3、4组COX-2表达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第2组与第3、4组表达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第3、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组间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在Hp感染初期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就可能启动了由COX-2介导的细胞增殖机制,并参与了Hp相关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的根除效果。方法  10 3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 2组 :A组 5 8例 ,以奥美拉唑 2 0mg、克拉霉素 5 0 0mg加阿莫西林 10 0 0mg口服 ,2次·d-1,疗程 7d ;B组 45例 ,以奥美拉唑 2 0mg、甲硝唑 40 0mg加阿莫西林 10 0 0mg口服 ,2次·d-1,疗程7d。活动期溃疡患者抗Hp治疗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 2 0mg ,1次·d-1,疗程 2~ 4周。抗Hp治疗结束 2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 A、B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 89.3 %和 84.1% ,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6.7%和 10 0 % ,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0 .3 %和 11.1% ,两组间Hp根除率、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为P >0 .0 5 )。结论 克拉霉素或甲硝唑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组成的两种“三联疗法”疗效相当 ,而甲硝唑因价廉、安全在临床上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二者的关系,进一步了解Hp感染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针对144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96例健康体检者(非冠心病组),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Hp-IgG,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p感染阳性患者血清中的抗CagA抗体,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内皮素-1(ET-1),比较合并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与非Hp感染者之间的差异。结果①冠心病组抗Hp-IgG阳性率(60.4%)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41.7%)(P〈0.05),去除常见的危险因素后,Hp感染仍能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OR=2.09,95%CI 1.48~3.00)。②Hp CagA+毒力亚型感染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而CagA-毒力亚型感染并未明显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③冠心病组Hp感染者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P〈0.05)。结论 Hp感染是冠心病危险因素,CagA+毒力亚型感染可能更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Hp感染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钟志强  许岸高  黄志辉 《广东医学》1999,20(11):835-837
目的 比较3种治疗方案愈合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HP)费用-效果关系,寻找有效价廉适合农村推广的HP要除方案。方法 将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OMC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RFT组(雷尼替丁+呋喃唑酮+四环素_、RMG组(雷尼替丁+甲硝唑+庆大霉素),每组03例,作为分析模型。分别以溃疡愈合与HP要除为观察终点,进行费用-效果分析。结果 OMC,RFT和RMG组溃疡愈合率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不同强度的手术刺激对肺部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 20只。分别为麻醉对照组(A组),腹部皮肤2 cm切口组(B组),腹部皮肤+肌肉2 cm切口组(C组),腹部皮肤+肌肉+ 腹膜2 cm切口组(D组),腹部皮肤+肌肉+腹膜2 cm切口+腹腔探查2 min+牵拉肠管组(E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丙泊 酚10 mg/kg诱导,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35~45 mg/(kg.h),维持麻醉深度在适度镇静而无明显镇痛作用的水平。根据 术后取标本的时间不同每组各分为6 h,1 d,3 d,7 d组4个亚组,每亚组5只。按分组取大鼠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6 h,3 d,7 d,5组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术后1 d,D和E组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和3 d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 E组>D组>C组>B组,B~E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3 d,7 d,5组大鼠肺组织SP-A的表达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D和E组大鼠肺组织SP-A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D和E组组间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刺激强度增加对大鼠术后肺部影响增大,腹腔内手术对术后肺部的 影响比非腹腔内手术大,但尚处于代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ring perimenopause,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P-DUB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3例.3组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A组给予米非司酮10 mg,B组给予米非司酮15 mg,C组给予米非司酮20 mg.观察3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停止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长于B、C组( P<0.05).B、C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子宫内膜厚度及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大于B、C组,血红蛋白小于B、C组(P<0.05).治疗后,B、C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及LH、E2、P和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69.81%)低于B组(92.45%)、C组(96.23%)(P<0.05).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B组(9.4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22.64%)(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g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P-DUB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尚忠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12-1113
目的:观察四种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200例经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呈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B、C、D四个治疗组:A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500mg)和果胶铋(200mg);B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左氧氟沙星片(200mg)和果胶铋(200mg),C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200mg)和果胶铋(200mg);D组为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片(200mg)、呋喃唑酮(200mg)和果胶铋(200mg);均为口服,每日2次,疗程7天,疗程结束停药4周后复查14C-UBT,阴性为Hp根除,并对各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B、C和D组Hp根除率分别79.2%、85.1%、91.8%和93.7%,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Hp根除治疗方案根除率高,尤以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应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及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全科医学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且伴有Hp感染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360例患者分为4组,每组90例。A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疗程10 d(d1~d10);B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荆花胃康胶丸,疗程10 d(d1~d10);C组:荆花胃康胶丸,疗程14 d(d1~d14),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疗程10 d(d15~d24);D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疗程10 d(d1~d10),荆花胃康胶丸,疗程14 d(d11~d24)。所有患者疗程结束后28 d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的根除情况;并在治疗前、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28 d采用计分的方法对消化道症状进行评估。对疗效进行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PP)分析。比较4组Hp根除率、消化道症状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88例完成研究,Hp根除64例(72.7%);B组90例完成研究,Hp根除70例(77.8%);C组86例完成研究,Hp根除73例(84.9%);D组88例完成研究,Hp根除79例(89.8%)。4组患者在ITT分析、PP分析中的H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停药28 d后,4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四联疗法相比,加用荆花胃康胶丸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光导管芯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两种方法对循环系统和口腔内损伤的影响 ,评价光导管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2 4 0例ASAI~II级拟行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光导管芯气管插管组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组 ,分别按Mallampati试验分为I~IV级。每例病人插管次数限定 3次 ,超过 3次记为失败 ;同时记录第一次插管前 1min、插管中、插管后 1min 3个时相两组患者SP、DP、MAP、HR及SpO2 变化。结果 :光导管芯插管成功率为 92 .5 % ,其中 3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 75 .8%、11.7%、5 .0 % ,失败率为 7.5 % ;普通喉镜插管成功率为96.7% ,其中 3次插管成功率分别 89.2 %、4 .2 %、3 .3 % ,失败率为 3 .3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光导管芯插管时SP、DP、MAP、HR在插管前 1min、插管中、插管后 1min差民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普通喉镜插管时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1)。MallampatiI、II级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口腔内损伤 ,而III、IV级患者光导管芯插管比普通喉镜插管口腔内损伤及患者不适感明显较轻。结论 :光导管芯气管插管对循环影响小 ,它是一种损伤轻、安全、有效的盲探气管插管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