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10月-2006年10月直肠癌Dixon手术166例并发吻合口瘘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12例,均于术后3-10d内作出诊断,1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中转手术,1例术后3d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横结肠造口术,3个月后再次手术回纳造口结肠,最终痊愈出院,本组无一例死亡.结论 术后病人症状体征及引流情况改变是早期诊断的依据,诊断一经确定,应积极争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前满意的肠道准备及术中仔细操作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保持骶前引流通畅是防治吻合口周围积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新 《当代医学》2010,16(1):70-70
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直肠癌行Dixo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经骶前引流局部冲洗,全胃肠外营养痊愈,1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后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Dixon术后常见并发症,术中注意吻合口的位置、血运、张力、吻合技术以及术后有效引流等措施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大部分吻合口瘘经单纯引流冲洗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1例(6.8%),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引流管通畅引流、冲洗、抗感染辅以TPN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4-17+21
目的研究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2例行低位吻合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其中48例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造瘘组),84例未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未造瘘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造瘘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快于未造瘘组,造瘘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除盆腔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未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和未造瘘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和21.43%(1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具有造瘘时间短、造口并发症较少、造口回纳简单等优点。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行低位吻合根治术患者施行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操作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与未施行预防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仅3.6%(2例)发生吻合口瘘,但无自觉症状;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未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76例患者中吻合口瘘发生率11.8%(9例),分别予以横结肠造瘘、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及营养支持与局部冲洗引流治疗后愈合;出现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7(15~60)天.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能够有效防治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6.
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临时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经肠镜及手法扩肛后恢复正常排便。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5月本科行直肠癌前切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1例行保守治疗,10例治愈,1例因并发肝转移拒绝横结肠造瘘治疗,随访5月漏口未愈。2例行横结肠造瘘治愈,其中1例4月后行造口还纳。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且发生率较高,预防尤为重要;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要素饮食辅以TPN,充分有效引流、冲洗,抗感染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取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以探讨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是否为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手术方式.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并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患者238例,其中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17例,均采用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有并发腹腔或盆腔脓肿、死亡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横结肠近端单腔造瘘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弗利氏尿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根治术,术中经末端回肠置弗利氏尿管造瘘,术后对骶前引流管及造瘘管的观察护理、缩肛运动指导。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3.57%,无再次手术病例,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保肛率100%。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中末端回肠置弗利氏尿管造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若干临床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10年3月按照TME的原则应用双吻合器施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的42例吻合口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6例因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而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经抗炎对症治疗,瘘口于18~33 d愈合。其余36例均行保守治疗而痊愈,无死亡病例。2005年6月前未行经骶前引流管持续低压冲洗仅单纯行引流管引流的10例患者,瘘口愈合时间为26~42 d(平均35 d);而2005年6月以后行经骶前木引流管持续低压冲洗的26例患者,瘘口愈的合时间为15~28 d(平均23 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骶前引流管持续低压冲洗可使可保守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更早愈合。  相似文献   

11.
周轶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40-42+45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减少高风险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经肠镜取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且行Dixon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照组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做造瘘。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以使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改善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有效地降低高风险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4 d者2例,术后6~8 d者12例,术后9~11 d者2例。有14例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感染不重,经保守治疗后愈合。有2例全身中毒症状和急性腹膜炎体征者,行回肠造口术。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与术前肠道准备,术前个人营养状况,术中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吻合口张力有关;术前良好的肠道准备,术后营养支持和保持骶前引流通畅至关重要。发生了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能自愈。注意术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保肛术患者170例,其中50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上述吻合口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吻合口瘘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横结肠造瘘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与年龄、肥胖、糖尿病、术前化疗、肠梗阻、肿瘤离肛缘距离是否超过6cm、白蛋白水平有关系。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横结肠造瘘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与年龄、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要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39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兵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1,25(3):290-290,30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39例,行Hartmann’s术3例,Dixon术1例,Miles术1例。左半结肠14例中切除吻合术1例,切除吻合加近侧肠造瘘7例,单纯近端结肠造瘘术5例,捷径术1例。右半结肠20例中,切除术16例,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4例。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1期吻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行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吻合后加行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术,对照组不用。观察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2.5%(1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症状较轻,行骶前引流管低压冲洗引流后愈合;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4±0.5)d,进食时间(1.5±0.5)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5.8±0.9)d,术后住院时间(9.4±1.8) d,治疗费用(3.9±0.3)万元。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0.0%(8例),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症状较重,其中1例行骶前引流管冲洗引流治愈;3例按高位肛瘘行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术后经药物坐浴、冲洗换药治愈;4例症状较重,因弥漫性腹膜炎行二次回肠造瘘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4±0.9) d,进食时间(4.2±0.6)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7.4±1.4)d,术后住院时间(14.6±3.2)d;治疗费用(4.2±0.7)万元。两组术后观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提前,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刘让  刁德昌  彭俊生  刘爱红 《广东医学》2011,32(11):1501-1502
目的 分析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的临床特点,提出恰当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的患者的诊疗以及护理情况.结果 12例直肠癌Dixon′s术后吻合口大出血患者中,1例经保守治疗2 d后出血停止,1例经内镜下成功止血,10例保守治疗无效行缝扎止血术、横结肠造口术后出...  相似文献   

17.
刘太平  赵汗青  李鸿  张祺  祝春雷 《四川医学》2011,32(7):1089-1091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瘘9例,发生率约8%,其中2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7例行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经引流管局部冲洗引流辅以TPN和横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多可治愈;充分的术前准备,重视吻合口的血运、张力,正确使用吻合器,吻合器吻合后行手工缝合加固,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对直肠癌手术理念的不断改进、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的手术指征不断扩大,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提高,但术后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最重要的并发症仍然是发生吻合口瘘.-旦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常出现吻合口周围炎、盆腔感染或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可达6%~20%.笔者单位2002年6月~2005年12月对42例中低位直肠癌行Dixon术式患者预回盲肠预防性置管造瘘术,探讨回盲肠预防性置管造瘘术对预防及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术后直肠阴道瘘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发生直肠阴道瘘(RVF)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9例直肠癌根治术后RVF的肿瘤临床情况和手术方式、RVF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结果 行横结肠造口和回肠造口后直肠阴道瘘均顺利愈合.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直肠阴道瘘应首选近侧肠道去功能性造口,局麻下回肠造口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庞绍春  吴国忠  潘天生 《吉林医学》2013,(31):6479-6481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措施及预防经验。方法:选择256例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对出现吻合口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直肠癌Dixon术后有13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其中腹腔镜手术5例,常规开腹手术8例,使用管型吻合器9例,手工吻合4例。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出血并发症常见危险因素有肠管裸化程度、闭合器、吻合器的规格及使用技巧、腹腔镜手术、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及术野感染。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或填塞压迫止血、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近端结肠或回肠造口、二次吻合等,其中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均容易操作,适合推广。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