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监护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ARDS治疗方法的进展乏善可陈,仍以支持治疗为主。虽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限制性液体管理等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其病死率仍高达30%-50%。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30例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机械通气疗效结果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占同期新生儿湿肺总数的20%(30/150)。30例均为削宫产临床表现以气促、呼吸闲难、青紫为主。24h后明显加重。胸片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均需机械通气治疗,5、6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全部治愈。结论 早产儿湿肺可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态观察胸片变化和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重症超声已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评估中重要的可视化检查手段。以肺部、心脏和膈肌超声为核心的重症超声整合应用,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策略优化及呼吸机撤离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综合征,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病死率为40%-50%。机械通气作为支持呼吸的重要手段,能够缓解呼吸窘迫、改善肺压力-容量关系,为ALI/ARDS患者的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本文将重点讨论ALI/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发病原因分为肺外源性组和肺内源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1周内死亡率、住ICU期间总死亡率)。结果肺内源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高于肺外源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源性组患者1周内死亡率显著低于肺内源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ICU期间,两组患者总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原发病对症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管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综合征[1],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病死率为40%~50%。机械通气作为支持呼吸的重要手段,能够缓解呼吸窘迫、改善肺压力-容量关系,为ALI/ARDS患者的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本文将重点讨论ALI/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管理策略。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ALI/ARDS患者的临床监护往往面临努力确保足够氧合与减小氧中毒潜在危险两方面的困难选择[2]。20世纪70年代,ALI/ARDS患者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2月~2013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均采用机械通气行呼吸支持,并有效控制原发病症,预防感染及营养和支持治疗。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治疗期间死亡36例,总死亡率达36%。其中,55例肺内源性ARDS患者住院时间为14.21±3.21d,机械通气时间为12.79±2.79d,7d内死亡率为27.27%,总死亡率为36.36%;45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住院时间为10.89±2.89d,机械通气时间为6.96±1.84d,7d内死亡率为33.33%,总死亡率为35.56%。可知,肺内源性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高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原发病采取有效、合理的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种急性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特征为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肺透明膜形成~([1])。临床表现为不易缓解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2])。ARDS为临床最常见的呼吸危重症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有限,以机械性通气为主,而即便采用最优化的机械通气策略,部分重  相似文献   

9.
成人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or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各科危重病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及进行性低氧血症为其主要临床特点。本症属非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类型。其基本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为肺泡和肺间质水肿、弥漫性肺泡萎陷、功能残氧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加大及死腔增多。鉴于 ARDS 的病理改变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极为近似,故1967  相似文献   

10.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ne, ARDS)日渐增多,已成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临床类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各种病因(休克、创伤、严重感染、误吸、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对液体和溶质的通透性增加,肺血  相似文献   

11.
<正>机械通气是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1-3]。传统的常规通气方法虽可有效地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但易对肺部产生急性损伤,对患者肺功能恢复及临床结局不利。作者选取本院胸外科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肺复张和保护性肺通气在急性肺损伤救治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复张联合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治疗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42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均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并联合肺复张手法,给予35 cmH2O的气道压力,持续30 s后,恢复原通气模式及条件。结果 31例患者成功撤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出院,成功率73.8%。死亡11例,病死率26.2%。结论肺复张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手段。做好保护性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及严密监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各种损伤因素作用而导致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生理改变存在异质性,且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该文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和未来探索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各种病因包括严重感染、创伤、休克、急性胰腺炎、肺炎等肺内或肺外因素均可导致ALI/ARDS,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害等,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也无修复肺损伤的有效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内源性调节因子对各种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尤其是肺组织〔1〕,成为治疗ALI/ARDS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既有传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又有其特别之处。血流动力学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肺内血流分布状态和右心-肺循环单元的血流改变其是核心环节。重症超声为基础的多元监测有助于精细地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导向肺血流分布调节-右心-左心一体化精准治疗。由于治疗与伤害并存,贯彻保护与预警理念对患者的早期救治及预后改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致急性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肺损伤(Au)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弥漫性肺实质损伤,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目前认为,ALI/ARDS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肺内过度、失控的炎性反应。ALI和ARDS同属急性呼吸衰竭(ARF)范畴,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致病环节多,病死率高,已成为临床危重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其临床特征是呼吸窘迫和严重的低氧血症,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本文就其治疗的各种方法和其利弊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其临床特征是呼吸窘迫和严重的低氧血症,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本文就其治疗的各种方法和其利弊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呼气末正压作为近些年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有效通气方式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其疗效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目的:观察在肺保护性通气条件下ARDS模型犬氧合指数以及外周血和肺不同部位(肺上区、肺下区腹侧和肺下区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递质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材料:取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24只,单纯随机分为肺内源性ARDS实验组、肺内源性ARDS对照组、肺外源性ARDS实验组和肺外源性ARDS对照组,每组6只。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0.1~0.15mg/kg形成肺外源性ARDS动物模型;应用十六烷磺基丁二酸钠盐气管内吸入形成肺内源性ARDS动物模型。实验组肺损伤后进行肺保护性通气(潮气量:8mL/kg,呼气末正压:0.981kPa)3h,对照组继续进行大潮气通气(潮气量:14~17mL/kg,呼气末正压:0kPa)3h。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犬氧合指数的变化。②动态观察肺保护性通气条件下各组犬外周血和肺不同部位(肺尖叶、肺心叶和肺膈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结果:24只犬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肺损伤后各组犬氧合指数均显著下降,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后实验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保护性通气后2h和3h肺外源性ARDS实验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肺内源性ARDS实验组(P<0.05)。②肺损伤后各组外周血中炎性递质明显升高,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后,炎性递质水平有不同度下降,但肺内源性ARDS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不如肺外源性ARDS实验组。③肺内源性ARDS模型犬肺尖叶和肺心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递质水平明显高于肺外源性ARDS模型犬。结论:肺外源性和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肺的不同部位炎性递质释放和氧合指数改善均具有明显的差异,而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具有良好的效果,对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肺损伤时一氧化氮与宗气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是由多种肺外致病危险因子导致的、以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引起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进而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