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才贵教授以"松"为基础的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推拿组和罗才贵教授以"松"为基础的推拿组(简称罗氏推拿组),每组40例,常规推拿组采用揉、按、滚、摩、弹拨、拍、斜扳等手法,罗氏推拿组在呼吸及肌肉放松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推拿方法。两组皆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罗氏推拿组愈显率为90%,常规推拿组为8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罗氏推拿组治疗前为6.39±1.63,治疗后为1.81±0.89,常规推拿组治疗前为6.38±1.37,治疗后为2.26±1.28,常规推拿组和罗氏推拿组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罗氏推拿组VAS评分较常规推拿组低,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罗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7.2% (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M-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60例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推拿治疗,研究组选择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较高(P <0.05);研究组的VAS与ODI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缓解其疼痛程度,并改善整体的腰椎功能,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倒悬推拿结合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倒悬推拿疗法结合火龙灸;对照组用三维牵引配合常规推拿。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d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疗效、MJOA评分及疼痛评分方面均有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悬推拿结合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敷药蜡疗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敷药蜡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敷药蜡疗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手法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1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治疗方法以推拿及牵引治疗为主。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由(6.22±1.38)下降到(1.45±1.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JOA评分从(16.78±3.57)升到(20.62±3.74),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腰椎各项活动度如屈伸、侧屈以及旋转活动度均有所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进行手法推拿联合牵引治疗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提高腰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孙鹏 《河南中医》2014,(11):2153-2154
目的:观察分期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及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湿敷、穴位敷贴配合放松类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为(6.11±1.78),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为(9.27±1.59),两组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6.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与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3组治疗均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运动功能,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2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血型应用腰骨痹痛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血型患者13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腰骨痹痛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瘀血型应用腰骨痹痛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太极拳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JO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JOA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药封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JOA与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57%,对照组复发率为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明显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枢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枢经推拿组(60例)和常规推拿组(60例),分别施以枢经推拿和常规推拿,隔日1次,每次30min,共治疗21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枢经推拿组高于常规推拿组(P〈0.05)。结论:枢经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141例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122例,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32,P=0.027),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病例80例,均为腰突症确诊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以单纯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一组以针灸推拿治疗+牵引治疗(观察组,40例),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可见,观察组VAS评分显著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获得提高,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突症患者予以牵引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可显著缓解腰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与单独采取针灸推拿治疗相比较,联合牵引治疗更能改善治疗效果与症状,促进治疗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腰椎曲度的影响。方法推拿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程1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曲度、VAS评分、OD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0%;治疗后患者腰椎曲度明显增加(P〈0.01),VAS评分和OD I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推拿手法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理疗,比较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LD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推拿组(单纯推拿治疗)、针刀组(单纯针刀治疗)、联合治疗组(推拿配合针刀治疗),每组40例,观察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效率(72.5%),明显优于推拿组(47.5%)和针刀组(47.5%)(P〈0.05)。联合治疗组M-JOA积分改善优于推拿组和针刀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刀能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腰痛评分,与单纯的传统推拿治疗和单纯的针刀治疗相比较,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