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转移抑制基因 (nm2 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发现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测定PCNA、nm2 3在 7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用阳性水平指数 (PLT)作为表示PCNA、nm2 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指标。阳性水平指数(PLI) =阳性细胞百分率P/A(% )×平均光密度 (AOD)。结果 :8例正常膀胱黏膜细胞核均有PCNA阳性表达。与肿瘤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 8例正常膀胱黏膜均有nm2 3表达 ,与肿瘤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与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1 ) ,与分级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P <0 0 1 )。nm2 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与分期、分级、大小不相关。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均与复发与否相关 ,其中PCNA表达与复发与否呈正相关 ,P <0 0 1。nm2 3表达与复发与否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用阳性水平指数 ,作为免疫组化研究阳性表达水平指标 ,使研究由定性、半定量转化为定量 ,便于科学的统计分析。测定PCNA、nm2 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具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PCNA表达的阳性水平可用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利用阳性水平指数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CNA,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8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进行PCNA,MMP-2检测。结果:(1)PCNA指数(PCNALI)在I级,Ⅱ级,Ⅲ级TCCB分别为6.73%,31.03%,57.89%,在Ta,T1,T2,T3,T4TCCB分别为7.88%,20.26%,38.44%,61.25%,77.50%;(2)MMP-2强阳性表达(++,+++)在Ⅰ级,Ⅱ级,Ⅲ级TCCB分别为18.18%,40.00%,77.77%,在Ta,T1,T2,T3,T4TCCN分别为0%,43.00%,55.55%,87.50%,100%。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和MMP-2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佩飞  高宝辉 《河北医学》2002,8(4):317-319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 3蛋白、PCNA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 3、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 3、PCNA阳性率分别为 4 8.1%、5 3.8% ,P5 3、PCNA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结论 :P5 3、PCNA是膀胱移行细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记物 ,其表达与膀胱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4.
伍季  王安果 《西部医学》2010,22(3):428-429,432
目的探讨△Np63和VEGF在膀胱移行上皮癌(TCCB)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与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56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行△Np63和VEGF检测,将结果与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Np63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5)。△Np63和VEGF在低分化、浸润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浅表性癌组织,在复发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初发病例,2个标记物在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和预后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Np63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Np63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是膀胱癌组织向浸润性发展和恶性程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促癌作用,△Np63可能是判断TCCB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探讨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表达与分级、分期关系非常显著(P均〈0.01);复发组和死亡组之间PCNA表达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均〈0.01)。提示,PCNA的高表达在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复发和恶化方面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单克隆抗体PC10和敏感的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切片进行检测,用半定量方法计阳性细胞数,并观察与肿瘤分级的关系。结果显示:PC10阳性细胞数量与肿瘤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7.
VEGF和PCNA在颌面部基底细胞癌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膀胱移行细胞癌钙粘素及其胞内结合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钙粘素及其胞内结合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癌浸润转移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CD、α-、β-、γ-Catenin表达减弱,分别为58%(29/50)、56%(28/50)、68%(34/50)及52%(26/50),不同分级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浸润性膀胱癌中每种分子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浅表性膀胱癌;生存期高于5年者,ECD、α-、γ-Catenin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期低于5年者。结论:膀胱癌中ECD、α-、β-、γ-Catenin表达的显著降低,其低表达与膀胱癌的高分级及浸润性有明显关系,检测这些分子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EPAS-1/HIF-2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PAS1/HIF-2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膀胱癌分级和分期间的关系。结果EPAS1/HIF-2α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较强,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EPAS1/HIF-2α与膀胱癌的生长、浸润密切相关,对其研究开发可能为浸润性膀胱癌提供一个诊断标准或基因治疗效靶。  相似文献   

10.
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分析Survivin对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3例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Survivin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Survivin高表达(>20%),42例患者Survivin低表达;Survivin表达与肿瘤分级和肿瘤分期无关(P>0.05);Survivin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率低(P<0.05)。结论:Survivin高表达可能是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一个新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环氧化酶-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①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COX-2蛋白的表达。③结果正常膀胱黏膜COX-2呈阴性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G1、G2、G3级和Tis~T1、T2~T4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61.02%、93.75%和44.83%、90.91%,COX-2的阳性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TCCB中差异有极显著性(x^2=13.96,P〈0.01),在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中差异有极显著性(x^2=20.70,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OX-2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45.00%,差异有极显著性(x^2=15.35,P〈0.01)。④结论COX-2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浸润及复发关系密切,COX-2可以作为判定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p53 ki-67和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ki-67和PCNA表达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36例膀胱良性病变组织中p53、ki-67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53、ki-67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1.4%(35/68)、61.7%(42/68)和80.9%(55/68),较膀胱良性病变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53、ki-67及PC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53、ki-67和PCNA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三者结合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判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cl-2和P16基因蛋白膀胱癌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AB法对51例膀胱癌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粘膜行原癌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P16表达的检测。结果:bcl-2在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2.4%(42/51),在预后中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在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1.0%(26/51),5例正常膀胱粘膜均阳性,两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探讨PCNA与肝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评价PCNA可否作为一个新的客观预测肝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可行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可8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9例胆管细胞癌,11例转移性肝癌标本进行了ABC免疫组化染色,以X^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及log rank检验对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5%、77.77%、81.82%。PCNA阳性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血清AFP明显相关,但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性别、年龄及HBsAg是否阳性无关。结论:PC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CNA有望成为预测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P53与CD44v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P53和CD44v6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χ^2=6.24~17.34,P〈0.01);P53与CD44v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P〈0.05)。④结论 P53和CD44v6检测可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复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5例正常膀胱黏膜中APE1及VEGF的表达.结果 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均有APE1蛋白表达,正常膀胱黏膜有8例表达(5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8.52,P<0.01).膀胱移行细胞癌APE1蛋白细胞浆与细胞核共表达27例(49.1%),正常膀胱黏膜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99,P<0.01).VEGF在正常膀胱黏膜和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67.3%,差异有显著性(χ2=21.41,P<0.01).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PE1蛋白细胞浆和细胞核共表达的比例有增加趋势,差异有显著性(χ2=7.73~11.25,P<0.01);APE1在细胞浆中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8,P<0.01).结论 APE1和VEGF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均为阴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24例,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其中VEGF表达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P<0.01)。结论:VEGF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有可能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抗PCNA的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染色常规石蜡包埋的膀胱癌组织。结果:全部48例膀胱癌标本中46例PCNA显示阳性(958%),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阴性。PCNA指数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828±868)%,(2382±1602)%,(4468±2465)%。在Ta~T1和T2~T4期肿瘤中分别为(1258±1233)%和(3455±2189)%。PCNA指数在各病理分级和分期间均有统计意义(P<0.01)。为了比较PCNA指数与生存率,根据PCNA染色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高PCNA组,其PCNA指数>21%和低PCNA组,其PCNA指数<21%。我们用Logrank方法对生存率统计发现高PCNA组的预后明显比低PCNA组的预后差(P<0.01)。结论:PCNA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膀胱癌一个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用图象分析仪对8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G133例,G227例,G326例)组织切片进行DNA原位定量分析,取得平均灰度、平均积分光密度,2~5倍体以上各区段细胞数及比例,经计算机逐步判别,选取6个参数建立分级判别式,全部病例分级回代结果与WHO分级一致率为76.74%,其中G1100%。G255.6%,G369.2%,对预后的估计也优于单纯形态定量,结果证明DNA原位定量分析对膀胱肿瘤的分级判定和预后估计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VEGF和上皮钙黏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TCCB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VEGF和E-cadherin的表达。③结果正常黏膜VEGF不表达,在TCCBⅠ级(G1)、Ⅱ级(G2)、Ⅲ级(G3)和浅表性(Tis~T1)、浸润性(T2~T4)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07%、58.62%、84.61%和43.75%、77.77%;VEGF的阳性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中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4.11、8.29,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4%和40.00%,差异有极显著性(2χ=10.77,P<0.01)。正常黏膜E-cadherin呈阳性表达,在TCCBG1、G2、G3和Tis~T1、T2~T4肿瘤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5.38%、55.17%、80.77%和37.50%、75.00%;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不同临床分期的TCCB中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5.27,P<0.01);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36.67%,差异有极显著性(χ2=9.40,P<0.01)。④结论VEGF阳性表达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TCCB病理分级、浸润及复发关系密切,VEGF和E-cadherin可以作为判定TCCB恶性程度及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