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院自2000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5~70岁,平均36岁。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22.6~29.2/15.9~23.9/kPa),头痛,头晕伴大汗、恶心、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很复杂,手术过程中麻醉处理比较困难。尽管近年来由于药物学的进展以及对此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认识的提高,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已大为降低,但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仍然是比较困难的病种之一、我院1976~1996年共行经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摘除术6例,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1~34岁。均诉阵发性头昏、头痛、心慌、恶心、呕吐、高血压而入院。入院后经腹膜后充气造影,B超、CT等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其中4例位于右侧肾上腺。…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约有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由于肿瘤细胞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状,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院1992年~1997年共完成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静  邓渊韬 《甘肃医药》2009,28(4):296-297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是以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为特点的肿瘤,多好发于腹膜后腹主动脉旁神经丛。嗜铬细胞瘤的手术麻醉风险主要在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波动,导致高血压危象,并发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肺水肿、严重低血压性休克以及脑血管意外等,故麻醉处理难度较大。典型的嗜铬细胞瘤由于临床诊断盟确,术前准备充分,麻醉处理相对规范,而隐匿性嗜铬细胞瘤术前无任何临床症状,处于功能静止状态。因术前未明确诊断及未使用α-阻滞剂,死亡率较高,有报道达43%。现将2例副神经节瘤的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陆雄伟  高振起 《现代医学》1989,17(3):182-182
嗜铬细胞瘤常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儿茶酚胺心肌病。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本病的根治方法。近年来我们实施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9例,体会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男4例,女5例,年龄15~55岁。持续性高血压5例,阵发性3例。心电图检查5例有心肌缺血。肿瘤位于肾上腺5例,其它部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约有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由于肿瘤细胞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状,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院1992年~1997年共完成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4...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阮林  黄冰  黎阳  黄宇 《微创医学》2008,3(1):26-2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 对1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选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中给予严密监测,注意CO2气腹对病人的影响,及时有效的处理高血压和低血压.结果 全组病人安全度过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合理的麻醉与管理可保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的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是从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 ,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 ,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我院自 1 992年 1 0月至 2 0 0 2年月 1 2月成功进行了 2 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 ,现将麻醉处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1 8例 ,女 1 0例 ,年龄 1 0~ 5 8岁 ,体重 2 0~ 75 kg,ASA ~ 级。发生在右侧肾上腺 2 0例 ,左侧 8例 ,均经病理证实。术前合并高血压 2 8例 ,其中 1 6例发作时血压高达2 0 0 mm Hg以上 ;心电图异常 2 6例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束支传导阻滞等 ) ,合并糖…  相似文献   

9.
刘军  周颖  李永瑾 《微创医学》2003,22(4):487-489
嗜铬细胞瘤是从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麻醉处理难度较大.我院自1992年10月至2002年月12月成功进行了2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现将麻醉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昌伟  刘秀珍  陈剑 《海南医学》2013,24(3):407-408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所形成,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以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多以阵发性高血压为特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患者因精神紧张、创伤刺激、肿瘤部位的挤压等过程使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急剧,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大,对麻醉处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63年8月~1984年9月共施行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20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为11~64岁,其中20~46岁14例。阵发性高血压200~300/100~130mmHg者14例,持续高血压6例,术前伴心肌劳损11例,喉癌术后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切除肿瘤部位:肾上腺左侧8例、右侧6例,肾门周围3例,盆腔1例,腹膜后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巨大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处理水平。方法总结10例巨大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男4例,女6例,年龄28~67岁,平均43岁。肾上腺内8例,肾上腺外2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整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血压正常。良性巨大嗜铬细胞瘤9例,恶性巨大嗜铬细胞瘤1例。结论充分严格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巨大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薇  龚志毅  肖涵  罗爱伦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510-1511
嗜铬细胞瘤作为一种复杂的内分泌腺瘤,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它来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体内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肿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而出现以高血压和代谢紊乱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头痛、心悸、多汗三联症。目前对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和围术期管理日臻成熟,围术期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接受非肿瘤切除手术,特别是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相当少见,关于此类患者的围术期处理经验相对不多。我们报道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围术期管理及体会。  相似文献   

14.
1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刚明 《重庆医学》2002,31(8):740-740
嗜铬细胞瘤是来源于机体嗜铬组织、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一种肿瘤 ,好发于肾上腺髓质、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节等部位。依其种类不同肿瘤细胞大量分泌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症状 ,切除嗜铬细胞瘤是该病唯一根治方法。本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2年前就发现血压高 ,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但由于其它原因未能及时手术治疗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损害了多脏器功能 ,导致了心、肝、肾功能不全 ,使本例麻醉处理和手术的危险性明显增大。现将其麻醉处理经过报道如下。患者 ,女 ,2 6岁 ,持续性血压增高 ,收缩压大于 2 6 67…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约有90%位于肾上腺髓质,其余发生于交感神经节或副交感神经节等部位。由于肿瘤细胞可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临床上常见阵发性高血压,有头疼、头晕、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手术麻醉的危险性较大。近年来随着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的增多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应用,对手术的变化观察细致,处理及时,则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可以大大提高。嗜铬细胞瘤病人在麻醉期间的主要变化或危险是急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急升骤降和心律失常。现报告1例嗜铬细胞瘤经后腹腔镜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肾上腺隐匿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意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上腺隐匿性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术前均行B超、CT及实验室检查,拟诊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肾上腺隐匿性嗜铬细胞瘤11例。结果15例均手术切除肿瘤,其中开放手术9例,后腹腔镜手术6例。术中出现血压波动10例,硝普钠控制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处理低血压;4例拟诊肾上腺皮质腺瘤术中均出现血压波动,余11例血压波动6例,其中服用酚苄明患者无明显血压波动。术后病理均为嗜铬细胞瘤。14例术后随访3个月~8年,血压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诊断意识;术前常规应用仅受体阻滞剂及扩容治疗,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后腹腔镜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2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血、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6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10例.肾上腺原发肿瘤64例,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8例.结论:完善检查手段可提高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患者间羟去甲肾上腺素(NMN)和间羟肾上腺素(MN)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4例和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开始切皮时、探查肿瘤时、切除肿瘤时、麻醉结束时的5个时间点进行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样本中NMN和MN的水平。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水平,在手术中各时间点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MN无明显差异(P>0.05);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和MN水平,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手术中,患者血NMN在不同时间点有明显变化,而MN相对稳定。提示术中麻醉诱导和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MN是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为稳定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肾上腺巨大嗜铬细胞瘤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1例双侧巨大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手术操作,麻醉选择及术中术后处理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 双侧肾上腺巨大嗜铬细胞瘤,术前充分准备,分期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双侧肾上腺巨大嗜铬细胞瘤,分期手术应首选,围手术期周密处理及术中精巧操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是肌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约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余发生于交感神经节或副交感神经节等部位。能引起阵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手术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我院1992~2008年对1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了手术,现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