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例回顾.结果 122例MHD患者中,液体摄入客观依从率和自我评估依从率分别为45.1%,84.5%,知道自己的干体重、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限制值、需要控制液体摄入、液体摄入过多的危害、液体摄入增加心脏负担的病例数分别为120例、104例、114例、108例、108例;在19例自我评估依从性差和29例自我评估依从性良好患者中,液体摄入客观依从性极差者分别为1例和7例(P<0.05);在104例知道自己2次透析间期液体摄入限制值的患者和18例不知道者中,客观依从性极差者为8例、5例(P<0.05).结论 M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低,客观依从率明显低于主观依从率,自我评估过高、对液体摄入知识认知度低可能是其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方式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透析中心HD患者58例,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由研究者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比值、不依从的天数与程度等。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依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和人体测量学指标对246例门诊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HD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率为54.5%。不同控制液体摄入的意向、HD年数、残余尿量、年龄、经济状况、尿毒症病程、抑郁水平、知识水平及有否服用泻药的HD患者,其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到6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以回归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控制液体摄入的意向、HD年数、服用泻药、残余尿量、年龄和知识水平。结论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是临床护理干预的重点,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控制液体摄入行为的信念,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4.
刘兰霞张建荣李桂兰陈少英张月张淑清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7):63-65
目的:探讨照顾者同步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门诊患者80例,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液体摄入依从性教育;观察组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同步进行液体摄入依从性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及主要照顾者护理负担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液体摄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身体负荷、心理负荷、社会负荷、总负荷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经济负荷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纳入液体摄入量控制体系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其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开展护患合作型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对MHD患者不能有效限制液体摄入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实施对策,包括完善护士理论知识培训考核,加强液体摄入健康教育,完善宣教资料及控制液体教具,协议个性化液体摄入控制方案,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修订健康教育标准路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液体摄入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液体摄入的依从性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患者对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0.59%提高到活动后的92.54%,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患合作型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对MHD患者控制液体摄入的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协议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协议护理对6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患者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协议护理6个月后,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较前降低、水肿程度较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协议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规范治疗,提高水盐摄入依从性,达到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梁秀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34):4211-4213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预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1亿余人,终末期肾脏疾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 ESRD)患者近200万[1]。我国约有20%的ESRD患者接受肾脏替代疗法,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6万 ESRD 患者选择血液透析[2]。血液透析虽然可以替代肾脏部分功能,延长患者的寿命,但血液透析患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据北京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收集数据显示,北京市2007-2011年血液透析患者总死亡率为20.4%,2007-2011年历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为6.7%~8.1%[3]。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关键在于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长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4]。同时限制液体摄入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ained hemodialysis , MHD)患者最难依从的治疗方案。 Kim等[5]发现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率为3.4%~74.0%。本文现从M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定义、评估方法、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护理人员制定护理干预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及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对液体摄入不依从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对提高血液透析(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4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1个月,随后随访3个月。评价干预后第4个月HD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家庭支持与透析问期体重增长(IDWG)的相对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IDGW/干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和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支持与IDGW/干体重呈负相关。结论以协议护理理论为指导的居家护理指导有利于指导家属向病人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提高病人液体摄入的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与居家护理互动对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医院居家互动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对透析方案及门诊复诊的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透析操作不规范未按时充分评估、水盐控制不理想方面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医院居家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中不同时段进食对患者血压影响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同时段进食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作自身对照,分别进行透析过程中禁食、透析开始1~2h进食、透析开始3h后进食,在透析过程中监测血容量,每种方法观察2周,记录每次进食前和进食10min后的血压、相对血容量的变化、是否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及护理干预。结果进食组尤其是透析3h后进食组的血压、相对血容量变化、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及护理干预次数均高于禁食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于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避免在透析中尤其是透析3h后进食,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通过社区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家庭访视,对出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持续24周的干预,并针对患者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指导。结果:实施家庭访视后,有93.33%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好,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明显好于未进行干预的患者。结论: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干预,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甘亚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
目的 寻找影响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因素,探讨循证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并对2组遵医率和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遵医率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在帮助青光眼患者提高遵医率,控制眼压升高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采用Neugarten生活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营养指标、肾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20.07±1.39)分,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评分为(17.35±1.04)分,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评分为(18.49±1.10)分,对照组分别为(14.71±0.81),(15.00±0.75),(15.49±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3,2.10,10.30;P〈0.05);干预后实验组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更适宜的居家管理模式。方法自2012年8月起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长沙市某社区208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奥马哈系统制定干预措施,分别在第1次化疗出院前、第1次化疗出院后、第2次化疗出院后、第3次化疗出院后两周随访,从而对化疗之后老年肿瘤患者的居家生活进行评价。结果老年肿瘤患者第1次化疗出院前、第1次化疗出院后、第2次化疗出院后、第3次化疗出院后两周认知评分分别为(2.91±177;0.57),(3.92±177;0.54),(6.58±177;0.56),(7.39±177;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05,P=0.001);行为评分分别为(3.45±177;0.47),(4.30±177;0.48),(6.44±177;0.49),(7.00±17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45,P=0.000);现状评分分别为(2.64±177;0.49),(4.17±177;0.48),(6.40±177;0.51),(7.20±177;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07,P=0.000)。结论延续护理从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和健康行为4个方面影响患者,能有效提高老年肿瘤患者居家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成观察组(延续护理干预的方式),病程(6~40)个月,平均(26.70±2.15)个月,年龄(31~55)岁,平均(40.44±2.06)岁,均为女性;对照组(常规护理),病程(6~38)个月,平均(26.67±2.13)个月,均为女性,年龄(32~56)岁,平均(40.38±2.02)岁,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48例(96.00%)高于对照组的34例(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责任感和自护概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通过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心理状态指标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已出院的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研究组应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分别于干预3、6、9、12个月调查病人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依从性例数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慢性乙肝病人应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访健康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居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344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72例在常规电话回访基础上进行家访健康干预,对照组172例则只进行常规电话回访。结果:通过家访对脑卒中患者居家的遵医行为进行健康干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复诊时间及次数、饮食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血压与血糖控制情况、情绪控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家访与常规电话回访相结合的健康干预方式,明显提高患者居家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身心独立能力,有效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属负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