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踝部骨折脱位是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将影响下肢功能。我们1980~83年用中西医疗法治疗58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47例,女性11例;右侧41例,左侧17例。年龄11~88岁。20~50岁占70.3%。按 Bonnin(1950)分型:内收内旋型19例,外翻外旋型36例,垂直压缩型3例。(一)复位及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踝部骨折是常见损伤 ,三踝骨折损伤严重 ,常合并踝关节半脱位 ,处理不当可致踝穴变形致关节不稳定 ,治疗效果也常不如意。我们自 1990~ 2 0 0 0年治疗 6 2例三踝骨折 ,随访 4 8例 ,从中得出一些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男 4 1例 ,女 2 1例 ;年龄17~ 72岁 ,平均 32岁。获得随访 4 8例 ,随访时间 :1~3年 ,平均 1年 8个月。1.2 骨折类型 根据Lange Hansen分类法 ,6 2例三踝骨折旋后外旋型 4 3例 ,旋前外旋型 19例。1.3 治疗方法 内踝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或螺钉固定。外踝用钢板固定 4 3例 ,…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患者,男148例,女52例,年龄10~74岁,平均34岁。右侧踝部骨折117例,左侧74例,双侧9例。砸伤98例,撞击伤31例,摔伤26例,扭伤31例,坠落伤14例。单踝88例,双踝79例,三踝33例。根据陈氏分类法;①外翻外旋型112例。②内翻内旋型74例。③垂直压缩型14例。闭合性骨折162例(伴距骨脱位58例),开放性骨折38例(伴脱位者29例)。手术127例,手法复位U型石膏固定73例。1.2 治疗方法 (1)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U型石膏外固定。(2)手法整复加U型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外固定原则是:①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脱位轻微。②不伴有肌腱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手术切开复位多选用螺丝钉、克氏针或两者协同应用、以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的目的。选择类型为:①开放性骨折。②移位大且有碎片进入踝穴者。③不稳定的三踝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男52例,女20例,根据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36例,C型25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7例,旋前外展型9例,旋后外旋型33例,旋前外旋型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有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月至3年,平均13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9例为优,25例为良,4例为可,3例为差,总优良率88.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不稳定的踝部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尤其注重外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和固定。踝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国军  杨照田  孙杰 《中外医疗》2010,29(16):53-54
目的探讨改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骨折难复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7例旋后外旋型Ⅲ、Ⅳ°骨折难复性后踝骨折用Warner和Farber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顺序是后踝、外踝、内踝。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Baird2J 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14例,良3例。结论采用Warner和Farber方法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骨折难复后踝骨折,可以在直视下解剖复位骨折,减少对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其疗效好,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治疗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1例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手术入路选用内、外侧2个切口,应用1/3管钢板和螺钉对外踝、后踝、内踝以及不稳定的下胫腓关节进行内固定治疗,采用Baird的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有19例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骨折均愈合。优14例,良4例,可1例。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外旋型三踝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1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技术。方法:本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58例,按LANGE HANSEN分型:旋前外展43例,旋前外旋19例,旋后内收28例,旋后外旋54例,垂直压缩14例。采用螺钉、骨圆针、钢板固定。随访2~6年。结果:优79例,良47例,一般19例,差13例,优良率79.7%。结论:骨折解剖复位,韧带断裂修补,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之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Lauge-Hansen根据受伤时足所处的位置及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力作用方向将踝关节骨折脱位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和垂直压缩型。95%以上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可分在此5型中,旋后外旋型损伤在踝关节骨  相似文献   

9.
踝部复杂旋前—外旋骨折脱位是指在踝部损伤中同时具有内踝的牵拉骨折或三角韧带的撕裂 ,下胫腓关节分离和韧带联合以上的腓骨间接骨折。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院共收治 32例踝部复杂旋前—外旋骨折脱位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0例 ,女 12例。年龄 18~ 5 4岁 ,平均30岁。左侧 13例 ,右侧 19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11例 ,砸伤 8例 ,扭伤 7例 ,坠落伤 6例。闭合性 2 8例 ,开放性 4例。伤后均在 8h之内入院。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内踝骨折以松质骨螺丝钉固定 ,后踝骨折面超过关节面 2 5 …  相似文献   

10.
三踝骨折18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8例三踝骨折,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旋型12例,旋后外旋型6例,均为度损伤。外踝骨折采用1/3管形钢板固定,并将钢板置于腓骨前侧;后踝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内踝骨折采用1~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术中探查下胫腓韧带损伤情况并作相应处理,术后U型石膏固定4~6周。结果:术后经6~40月随访,平均18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优9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9%。结论:三踝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把握手术时机,恰当的内固定,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使踝穴恢复正常结构,可提高疗效,降低伤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侧入路单切口复位内固定后、外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21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1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8个月~16个月的随访,均骨性愈合,未发现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无钢板螺钉固定断裂松动现象。参照美国足部和踝部矫形外科协会的踝部损伤评定表,优良率为95.2%.结论后外侧入路单切口复位内固定后、外踝骨折疗效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旋前外旋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平均38岁;右侧30例,左侧16例。Ⅱ度(Tillux骨折)5例;Ⅲ度(Masonneuve骨折)22例;Ⅳ度19例。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和后踝。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受伤距手术时间最短时间2小时,最长时间35天。结果本组46例,最短随访6个月,最长随访3年4个月,平均随访2年。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10-16周,优良4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6.96%。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踝部骨折脱位临床极为常见,其中外翻外旋型骨折伴脱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临床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予报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85年以来,笔者收治踝部外翻外旋型骨折伴脱位患者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16~60岁.左踝关节23例,右踝关节27例;扭伤16例,高处跌伤12例,机械性创伤2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疗效。方法26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腓骨钢板螺钉固定,内踝加压空心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18例后踝予加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所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均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12周拆除下胫腓螺钉。结果2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均获随访8~24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优1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解剖关系,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二踝骨折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三踝骨折病例23例,根据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旋型9例,旋后外旋型1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骨折,其中后踝以T型钢板固定。结果:术后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月~28月(平均12.5月)。根据AOFAS后足一踝评分,优7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76.5%。1例患者术后伤口轻度感染,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后外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踩骨折有其优势,对软组织激惹轻微,对于无关节面塌陷的三踝骨折,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体会。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踝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脱位,少部分发生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也可能单独发生不伴有骨折脱位。按其损伤程度分为3型:I型为单纯扭伤无下胫腓分离;Ⅱ型为潜在性分离;Ⅲ型为明显的分离。对于不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没有造成下胫腓分离的韧带扭伤,即下胫腓联合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下胫腓联合不稳定的病例应积极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可采用螺钉、下胫腓钩固定,以防踝关节不稳定造成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体会。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踝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脱位,少部分发生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也可能单独发生不伴有骨折脱位。按其损伤程度分为3型:I型为单纯扭伤无下胫腓分离;Ⅱ型为潜在性分离;Ⅲ型为明显的分离。对于不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没有造成下胫腓分离的韧带扭伤,即下胫腓联合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下胫腓联合不稳定的病例应积极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可采用螺钉、下胫腓钩固定,以防踝关节不稳定造成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总结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4-2013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0例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8岁。根据AO分型:C3-1型8例, C3-2型15例 ,C3-3型7例。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术后一年取出内固定,骨折均愈合,无关节功能障碍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愈后无疼痛,跛行等并发症。参照Leeds的判断标准愈后疗效评价[1],优良率87%。 结论: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解剖复位,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住外科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自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我们共收治踝关节骨折脱位42例,按Lange-Hansen分型法.旋后内收型(Ⅰ型)7例.旋后外旋型(Ⅱ型)9例.旋前外展型(Ⅲ型)12例,旋前外旋型(Ⅳ型)10例.垂直压缩型4例。采用切开复住,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或钢板等固定。结果: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5个月.结果:优19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5.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损伤具有解剖复住、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特点.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尚丽嫚 《中原医刊》2009,(12):54-55
目的探讨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4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下胫腓分离行皮质骨螺钉横向内固定,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1/4者予复位螺钉固定,三角韧带完全损伤者予以修复。结果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分,疗效:优3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结论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须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中应充分重视三角韧带修复及下胫腓联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