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将68例CHD并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地高辛、氢氯噻嗪、硝酸异山梨酯)34例,联用组常规用药加阿托伐他汀34例,另选34例健康体健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Greiss法测定NO水平,放射性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结果 CHD并CHF患者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用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用药加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CHD合并CHF患者的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n levels of plasma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and endothelin(ET) of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 complicated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Methods Patients with CHD complicated with CHF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ual medicine group(usual medicine) and atorvastatin group. The plasma CGRP and ET level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CGRP in patients with CHF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P<0.05),and the level of ET was higher (P<0.05),the improvement of CGRP and ET in atorvastati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usual medicine group(P<0.05). Conclusions Atorvastatin had the action of improving the imbalance of CGRP and ET in Patients with CHD complicated with CHF.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T、CGRP、NO的含量. 结果治疗后LVEF明显增加、LVEDD缩小,NO、CGRP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及NO、CGRP与ET的失衡.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月  王艳 《四川医学》2009,30(8):1265-126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阿托伐他汀标准降脂治疗与强化降脂治疗对降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75例AMI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和10mg/d.连续使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治疗4周时血浆中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4周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40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减轻AMI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血脂水平,10mg/d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仍获得很好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1):1019-102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ACS患者90例,其中45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45例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C/HDL-C比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脂改善显著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LDL-C降低幅度与TC、TG、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及TC/HDL-C值无相关性(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78%(17/45)和73.33%(33/4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ACS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伐托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用常规治疗及阿伐托他汀加常规联合治疗,采用放免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ET及CGRP含量.结果 较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使用阿伐托他汀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CGRP明显升高.结论 阿伐托他汀能显著改善ET、CGRP代谢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入选的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4个月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4个月阿托伐他汀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 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 P<0.01);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均明显改善(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降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和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作用.方法:T2DM患者44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23例,20mg/d)和瑞舒伐他汀组(21例,10 mg/d),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送检,比较两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两组的变化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LDL-C、TC和TG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P<0.01);两组hs-CRP和TG的降低幅度,以及HDL-C升高幅度无统计学意义,但瑞舒伐他汀组LDL-C和TC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T2DM患者用瑞舒伐他汀在降低LDL-C和TC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在降低hs-CRP和其它血脂指标方面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5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常规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25例,另设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脂(CH、TG、LDL、HDL)、ET、NO、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DN患者血E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ET、NO、CRP、UAER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组治疗后CH、TG、LDL、ET、CRP、尿UAER显著降低,NO、HDL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T、NO失衡,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阿托伐他汀联用脂必泰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CHD患者186例,随机分成3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n=62)、B组(阿托伐他汀80 mg强化治疗,n=62)和C组(阿托伐他汀联用脂必泰治疗,n=62).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Scr)、肌磷酸肌酶(CK)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各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和IL-6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减低,HDL-C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且B和C组对TC、TG、LDL-C、HDL-C、hs-CRP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显著优于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和C组ALT、BUN、Scr和CK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出现了显著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脂必泰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联合利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及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或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联用组、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0例。联用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浓度变化及颈部血管超声变化。结果:三组患者TG、TC、LDL-C浓度都有明显下降,HDL-C浓度明显升高,联用组患者TG、TC、LDL-C浓度下降及HDL-C浓度升高较其他两组相比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有明显降低,颈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联用组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变化较其他两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可以降低患者TG、TC、LDL-C浓度,提高HDL-C水平,改善患者颈动脉状况,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志奋  姜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3-1364,136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有连续记录血压增高者60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人群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患者血清NO、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和CGRP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而 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结论: 血压升高可以明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NO、CGRP、ET、抵抗素及MCP-1的代谢失衡,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联用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联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CGRP及ET水平,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组患者血浆NO和CGR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CGRP和ET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抑制ET的分泌,升高NO和CGRP,可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时对纤溶活性、内皮素、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8例EH患者用氯沙坦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t-PA、PAI活性,ET、NO、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EH患者t-PA活性、CGRP和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ET、CGR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同步动态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44)、正常对照组(n=38)的血浆ET、CGRP的浓度水平。结果:AMI组即刻、第1d、第7d ET、CCRP均明显高于AMI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但ET/CGRP比值明显降低,且ET与CGRP呈显著正相关。至第14d ET、CGRP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与CGRP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韩凤梅  张海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27+1933
目的:探讨高血压(EH)伴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及肾功能受损程度。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87例EH患者(其中48例伴DM)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65例进行比较。结果:EH患者血浆E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GRP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EH伴有DM者血浆ET水平较EH不伴DM组显著增高(P<0.05),CGRP水平则进一步降低。结论:EH伴DM患者不仅血管内皮系统损伤,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SHR随机分为3组:SHR对照组、阿托伐他汀50mg组和10 mg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共10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脂含量。结果:用药前SHR各组SBP均显著高于WKY组(P<0.01);阿托伐他汀50 mg组在给药后第6、8、10周和阿托伐他汀10 mg组在给药后第10周,SBP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5或P<0.01)。SHR对照组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WKY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10周后,用药2组血浆NO浓度明显高于SHR对照组(P<0.01或P<0.05)。SHR对照组血浆vWF浓度明显高于WKY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10周后,用药2组血浆vWF浓度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同时,用药2组血脂水平低于SHR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压,并通过提高血浆NO浓度和降低vWF浓度等机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观察124例EH患者(EH)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ET和CGRP浓度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和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和CGRP浓度升高,ET浓度降低,对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瑞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00-170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舒降之)对冠心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68例CHD并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用药(对照)组(地高辛、氢氯噻嗪、硝酸异山梨酯)34例,常规用药加辛伐他汀(联用)组34例,并附正常人组34例。NO测定用Greiss法,放射性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结果:CHD并CHF患者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常规用药加辛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常规用药加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CHD合并CHF患者的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凝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98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托伐他汀药物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20mg/次)52例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 mg/次)4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凝血四项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内皮功细胞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3%(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及TT分别上调;Fbg下调(P0.05)。观察组治疗后NO上调;ET和CGRP分别下调,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能显著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正常和甘油所致ARF大鼠不同时间血浆CGRP、ET和血清NO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应用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及血浆CGRP,ET和血清NO的影响。结果:甘油所致ARF大鼠血浆CGRP、NO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血浆ET明显升高(P<0.05),氨氯地平治疗组肾损害减轻(P<0.05),CGRP、NO显著升高(P<0.01,P<0.05)而ET明显降低(P<0.05)。结论:CGRP、NO的降低和ET的升高可能参与甘油所致ARF的形成和进展,氨氯地平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GRP、NO和降低E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