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头骨软骨病最早由Arthur T Legg,Tacques Calve和George Perthes三位学者在1910年提出,故又名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其名称很多,如扁平髋、巨髋症、股骨头幼年变形性骨软骨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骨软骨病又名 Legg—Calve—Perthes 病。自 Legg 于1909年首次报告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在治疗方面不外卧床休息、牵引、石羔固定等方法。近十几年国外采用骨盆截骨术,改变股骨头的负重点,但操作较复杂,疗效亦不够理想。我院自1975-1985年采用髋关节囊切除术治疗股骨头骨软骨病,其目的是改善股骨头血运,建立侧枝  相似文献   

3.
<正>股骨头骨骺的缺血性坏死,又名Legg-Calve-perthes病,简称Perthes病。本病好发于310岁的儿童,是全身软骨病变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致残较严重。临床检查,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发生髋关节的畸形。本研究通过对股骨头骨软骨病38例临床表现和CT影像的回顾性分析,对其CT征象进行临床分期,以期达到临床CT影像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成人股骨头骨软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1年确诊的50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对照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各期在X线平片、CT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其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诊断中的价值。结果:X线平片诊断阳性率为40%,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密度改变;骨皮质变薄、断裂;股骨头变形及髋关节退行性改变。CT诊断阳性率为80%,主要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的变化;皮质下新月征、裂隙征,双边征。X线平片及CT表现正常者需做MRI检查。结论:(1)X线平片是诊断ANFH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但难以显示其早期表现,容易漏诊。(2)CT可以发现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高,尤其对晚期关节完整性破坏需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和探讨坐骨耻骨骨软骨病(Van Neck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13例VanNeck病患儿的临床经过和观察100例4岁~11岁儿童因其它原因所摄骨盆正位片.结果:13例患儿均有坐耻骨结合处隆起和疼痛,X线检查显示坐耻骨结合处有局限性骨皮质膨隆,中央区透光,骨密度不均,无骨膜、软组织异常改变,其中2例在症状出现前5周~6周的X线片上已存在上述改变,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100例其它原因所摄骨盆片中有此改变15例。结论:凡有上述X线改变的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视为VanNeck病,本病预后良好,无须长期用药和手术.  相似文献   

7.
<正> 椎体骨软骨病系椎体一次化骨核的无菌坏死,1924年由 Calve 氏首先报导。本文收集7例,现报导如下:一、一般资料7例椎体骨软骨病患者,女性6例,男性1例,最小年龄为1岁零10个月,最大年龄为21  相似文献   

8.
<正> 股骨头骨软骨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保全髋关节功能的关键。我院1993年至1996年手术治疗股骨头骨软骨病(按Catterall分期Ⅱ、Ⅲ期)17例共22髋,术中用国产KLP生理压力测试仪测定骨内压,22髋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同时采用滑膜切除钻孔减压治疗,近期随访疗效优良率达86.4%。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的骨骺部位,由于股骨头多次受到损伤,气滞血瘀,复兼感风寒湿邪,致使血供较差的股骨头气血的供应受阻,失却濡养,导致股骨头缺血或无菌坏死,亦称幼年畸形性骨软骨病、潘西氏病、或扁平髋等,实际上是一种慢性损伤性关节病患。中医无此病名,但早有“骨蚀”的描  相似文献   

10.
1.概念 可遗传的交互易位(Heritable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简体遗传易位。遗传易位测定(HTA)是对哺乳类染色体致突变性的鉴定方法。易位是染色体畸变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存活的易位都不会有染色体控大的不平衡,因为常染色体的较大增减都将导致胚胎死亡,性染色体的牵连则对后代影响较大,在果蝇中性染色体的基因可占总数的约20%。换言之,在染色体畸变的诸多表现中,只有交互  相似文献   

11.
<正> 例1,女,4岁。1989年8月25日因脊柱后凸,有外伤史来院就诊。体检:一般状况良好,脊柱有轻微后凸,无脓肿及其它改变。实验室检查:Hb120g/L、RBC3.8×1012/L、WBC6.4×10~9/L、血沉3mm/h。 X线检查:胸椎第12椎体萎缩变扁,椎体压缩约为2毫米,骨密度增高,酷似1只分币状,椎体横径及前后径增大,椎间盘及椎弓根无受累,第12胸椎与第1腰间隙增宽。例2,女,5岁。1990年4月7日因脊椎向左侧弯曲来院就诊。曾从炕上坠地。体检:一般情况好。脊柱外观向左侧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坏死的关节软骨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坏死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关节软骨的状况。软骨、软骨下皮质骨及软骨下小梁骨在结构和功能上被看成是一个功能单元体。软骨下小梁骨坏死,既改变了关节软骨的载荷传导与分布途径,使相邻的软骨下皮质骨与软骨易于遭受机械性损伤,也破坏了软骨下区的微循环,影响软骨营养的获得及代谢产物的排出,使相邻的软骨下皮质骨与软骨易于遭受代谢性损伤。股骨头骨坏死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显示,股骨头坏死的骨缺损对覆盖其上的邻近关节软骨的结构和代谢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本病甚少见,Renander氏①于1924年首先报告。国内至今未见报道。兹将本院所见3例报告于下: 例1 王××,女,32岁,教师。山西省太原人。住院号39940。入院日期:1961年4月4日。出院日期:1961年4月17日。病史:以右拇趾根底面疼痛5月余之主诉入院。于发病前在潮湿而又崎岖不平之道路行走一天,次日即感右拇趾根底面疼痛并肿胀,逐日加重,不能着地,休息减轻。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在某医院拍片谓拇趾籽骨碎裂,不发烧,食欲佳,二便正常。查体: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骨科检查:行走呈跛行,右足外侧着地,右足第一跖骨头跖面稍隆起,无红、热,有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岁,因右足扭伤疼痛一天来我院骨伤科就诊。  相似文献   

15.
本手术的目的在于矫正青壮年的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畸形。作者在 Stirling,Formica,Duthiet 等学者对本病提出的手术基础上,从本病病理观点出发,改进了手术过程。作者对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9例青壮年患者采用“胫骨结节移植”手术疗法。9例病人中男7、女2。年龄为17岁至30岁,平均22.8岁。由  相似文献   

16.
椎体骨软骨病较少见,解放后国内杂志仅见报道两例(根据自存的资料)。最近我院见1例。晏×,女性,6岁。右腰胁部疼痛月余,轻度驼背,未有明显外伤史,于1974年2月7日来院就诊。检查:五官正常,发育良好,胸部一般检查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脊椎第一腰椎后突,轻度叩痛,各个方向活动受限。胸部透视:心肺肋角未见异常。脊椎  相似文献   

17.
椎体骨软骨病又称Calve氏病,比较少见,病因不清,早期诊断较困难。我院遇到一例,曾误诊为结核,现报告如下。男性,22岁。因抬重物扭伤背部,疼痛5个月,进行性下肢无力20余天而入院。摄胸椎片,示左侧胸椎旁线增宽,胸7、8处呈梭形膨隆,最宽处17mm,诊断为胸椎结核行抗结核治  相似文献   

18.
本病为一种较少见的先天骨骼发育异常。自1935年Brailsford首先报道以来,国外报道甚少,国内仅见曹氏综合报告11例。近年笔者遇到2例、报道如下。例1,女:11岁,X线号71775。1981年底感到两下肢轻度疼痛,跛行,下蹲困难,左侧尤著,时轻时重。不发烧,无外伤、结核史,家族史无特殊,出生时窒息,倒立拍背后建立呼吸,此后一般情况甚好,2岁始会走路。  相似文献   

19.
月骨骨软骨病,一般认为是因为外伤等某些原因,使月骨发生持续性缺血产生无菌性坏死。治疗上很困难,为了使血管进入和骨的再生,对此病进行了血管束移植并填充松质骨,取得了良好结果。兹将治疗经验和讨论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2岁.平素爱好运动,一年前先后出现双膝前上方肿痛,活动多时肿痛更为明显,伴有跛行。休息后症状缓解,被迫减少患肢活动.因当时症状时轻时重,不发热,局部不红,故未引起重视.近半年有局部酸痛而来我院就诊.检查:除双膑骨上缘稍突起,局部轻压痛、膝过度伸屈时膑上缘有隐痛感外,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膑骨侧位片提示:双膑骨上部体积变小.密度不均匀,骨小梁模糊不清.呈碎裂后再修复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