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两组均治疗5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腹泻型IBS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多角度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瘫期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方法:脑中风痉挛瘫期患者91例分为药物组30例、康复组30例及通督调神针刺组31例。每周6次,治疗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ADL-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SIAS脑卒中功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d记录各临床评定量表。评测3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康复等的疗效。结果:91例脑卒中痉挛瘫期患者经过28d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同时能直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通督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较好,优于药物和康复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埋线促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纳入17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由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87例)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87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法及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B面神经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及波幅变化情况、患者开始恢复时间及痊愈时间、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 85%)优于对照组(91. 95%),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面神经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均相当(P 0. 05),治疗后各组患者HB及FDI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及波幅相当(P 0. 05),治疗后各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及波幅均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开始恢复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 85%)高于对照组(89. 65%),差异显著(P 0. 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佳,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症状改善明显,患者恢复较快,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灸治疗75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其病程长短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针灸介入贝尔氏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机,为针灸更有效治疗贝尔氏面瘫提供客观化的依据。方法:75例患者随就诊时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1~7d)27例、静止期组(8~20d)23例与恢复期组(21~90d)25例,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每日1次。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3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积分比较,3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发展期组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P〈0.01);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3组临床疗效比较,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但发展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最为明显,在临床应用中把握此段治疗时机,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葛酮通络胶囊辅治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另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结果:治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血清VILIP-1、Cav-1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葛酮通络胶囊辅治脑梗死恢复期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对比,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调脊通督针法,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6天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取得显效时间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取得显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结论: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灸治疗9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定,以观察其病程长短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针灸介入贝尔氏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90例患者按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在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患者各期治疗后Sunnybrook量表评价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发展期组明显优于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患者,静止期和恢复期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针灸治疗在发展期显效率明显好于静止期和恢复,而静止期与恢复期间针灸治疗比较显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把握此段治疗时机,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20次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构音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言语表达、舌体运动、情感状态、吞咽饮水、咀嚼功能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督脉结合口服氟西汀组(治疗组)和口服氟西汀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8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分值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6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要穴位: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患侧攒竹、鱼腰、翳风、承浆、水沟、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方法: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P〈0.01);②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0.05);③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贝尔氏面瘫疗效优于其他两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时机。方法:采用相同针法,对不同时期的面瘫患者86例进行疗效分析。治疗组各期均采用单纯常规毫针针刺,发展期刺激量小,静止期和恢复期加大刺激量;对照组发展期只给予改善微循环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并辅以神经营养药治疗,静止期和恢复期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8.1%,对照组为68.2%,而且治疗组痊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结论:说明早期针刺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而且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都予以常规针刺阳白、鱼腰、地仓、颊车、翳风、合谷、攒竹、四白、迎香等穴,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在静止期及恢复期加用雷火灸疗法,日1次。7天1疗程,2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3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和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患侧瞬目反射R1、R2、R2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缩短,M波波幅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侧面神经运动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5),M波波幅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运用肌电图检测示雷火灸疗法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调神益智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社会或行为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认知功能、社会或行为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神益智针法能有效改善痴呆患者的症状,是治疗VD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改善睡眠,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中的7个评分项目数值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评定1次,以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情况。最后用HAMA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和SA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TESS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调整食物形态摄食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调整食物形态摄食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OIS评分、MNA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症状等PRO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调整食物形态摄食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宋俊华  高彦博  张杰  文宇恒  孙培培 《新中医》2023,55(15):162-165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4 例失眠患者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 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 95.24%,高于对照组 85.71%(P<0.05)。2 组观察组治疗后 SRSS 评分、PSQI 评分、血清 NA 水平及入睡困 难、多梦易醒、体乏无力、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 5-HT、ACh 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 SRSS 评分、PSQI 评分、血清 NA 水平及入睡困难、多梦易 醒、体乏无力、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 5-HT、ACh 水 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节血清 NA、5-HT、ACh 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  胡海超  王东升 《中国针灸》2008,28(2):111-113
目的:观察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非手法组(80例)。2组取穴相同,手法组运用提插捻转补法,非手法组不用针刺手法。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及面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针刺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手法组愈显率为91.3%,非手法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补法能提高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调督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药物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调督针法,药物组给予安定片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随访3个月,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7.44±3.02)分,对照组(16.56±2.12)分,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督针法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症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生活质量,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