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脏概念与五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五脏概念的形成与五行密不可分,同意五行源自古人时空意识觉醒的观点;中医现代化研究应将五脏概念中的解剖成分与五行模式划分开来,其五行模式的实质是体内气机变化的趋势,这既是中医五脏概念的特色,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从刘向父子五脏配五行观谈《黄帝内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树仁  马润娣 《河南中医》1998,18(3):138-139
刘向父子的五脏配五行观是心配土说,这与西汉“国运”为土德有关,因此认为《黄帝内经》当是心配土说体系。东汉初改“国运”为火德,且东汉重文治,重视图书的整理编校工作,因而产生了与“国运”一致的包括《灵枢》、《素问》在内的许多心配火说的书籍  相似文献   

3.
从五行学说到五脏相关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达理 《中医杂志》2008,49(10):939-941
指出了五行学说的不足:"木、火、土、金、水"不能很好说明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不能完整地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单线联系,而大部分内容则被遗漏了.五行学说用繁琐的语言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没有必要用五行学说来说明诊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五脏相关"说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一大突破创新,在临床诊疗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大有取代五行学说之势.中医五行学说有其局限性,但仍是一门有一定科学性与先进性的唯物辩证法,是沟通中医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是中医现代化科研思路的宝库.五脏相关学说在临床诊疗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研究,但仍有其局限性,未能很好地填补五行学说原有缺陷.笔者认为,五脏相关学说值得研究推广,但若以"五脏相关"说取代"五行学说"则有失妥当.中医五行学说应予以完善,推广普及而非以他说取代之.因此,对中医五行学说应进行完善、推广普及而非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  相似文献   

5.
论中医学说脑与五脏,命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中医学说脑与五脏、命门的关系郑雅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职工医院111003)1以脑为脏学派的历史从中国古代医学流派形成的源远流长中,中医各家学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各家学说各有不同,对于中医阴阳、脑、五脏论、命门这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浅谈五行学说与五脏相关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行学说本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是固化的理论,五行配属五脏是互藏的,五行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于是,为了弥补五行学说缺陷而提出的五脏相关论,不可能是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对五行学说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五行与五脏配属史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吉全  黎敬波 《光明中医》2010,25(11):1986-1988
近几年来研究五行与五脏的配属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很好区分五脏与五行相配的祭祀配法与性质配法,二是没有清楚地考证性质配法的发展过程,误认为性质配法的形成是西汉末年、东汉初的汉为火德的政治理念及相关活动影响的结果,因此对于五脏与五行的配属史有再研究的必要。文章考查了《内经》之前《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及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胎产书》相关内容,回顾了五脏与五行的配属史,证明了《淮南子》已经基本完成了五行与五脏的性质配位,五行与五脏的性质配位的形成与西汉末年、东汉初的汉为火德的政治理念及相关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它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它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1]在<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典籍中所阐述的五行配脏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相似文献   

9.
五行学说与五脏相关说考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盈  张家毓  周小军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07-1908
“五脏相关”说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一大突破创新,在临床诊疗上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大有取代五行学说之势。中医五行学说有其局限性,但仍是一门有一定科学性与先进性的唯物辩证法,是沟通中医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是中医现代化科研思路的宝库。五脏相关学说在临床诊疗上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研究,但仍有其局限性,未能很好地填补五行学说原有缺陷。笔者认为,五脏相关学说值得研究推广,但若以“五脏相关”说取代“五行学说”则有失妥当。中医五行学说应予以完善,推广普及而非以他说取代之。因此,对中医五行学说应进行完善、推广普及而非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  相似文献   

10.
11.
蔡超产  孙鸿昌 《河南中医》2019,39(6):821-828
五行医学的发展分为天地五行阶段、三才五行阶段、四时五行阶段、大论五行阶段、易水学派阶段等五个阶段。由《黄帝内经》朴素的分类五行医学体系,到《难经》的生克五行,再到《中藏经》的五行虚实体系,至易水学派对五行医学进行总结,其间发展及应用从未中断,且历来为众医家所重视。相对于阴阳医学,五行医学有其独特的特点,以五脏为基础,善治内伤,在疾病预防、整体调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五行医学涉及内容较多,且不同五行思维指导下的五行体系相互混杂、互相矛盾,给解读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历来为医家重视而难有突破。宋以前,五行医学相较于阴阳医学为胜,宋以后,由于仲景伤寒之学应用广泛,阴阳医学应用渐广,五行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少,但五行医学的价值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12.
13.
五行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思华 《中医杂志》1994,35(8):493-495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延用至今。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似有曲解,对其科学内涵亦褒贬不一。笔者不才,愿就五行学说的学习心得一抒己见,以求正于同道。1 对五行学说的一般认识一般认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反映其学术思想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蕴藏着丰富的五行思想,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思想便是“五脏法五行互藏”。钱乙深禀《内经》五行学说大义,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的主要证候,用虚、实、寒、热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但是钱乙并非孤立地从五脏分五证,而是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运用五行互藏理论来指导五脏兼证的辨证及治疗,富有很强的五行思想特色,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五行互藏是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生克五行、中土五行在指导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不足.通过梳理和分析五行互藏相关研究文献,发现五行互藏理论在概念、内涵、解释人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变化及指导疾病治疗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研究尚未形成体系,深层次研究不够,其指导下的治疗研究有所欠...  相似文献   

16.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也,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相似文献   

17.
18.
<正>古代医家将五行学说与医学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医学的五行学说,以便于古代医家掌握五脏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如五方、五气、五季等对五脏的影响。五行学说所研究的对象不  相似文献   

19.
五行配时空的演变过程及其原理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行配时空的演变过程五行与时空的配属关系,在汉以前的非医学著作中,木、火、金、水分属春、夏、秋、冬四季与东、西、南、北四方,土位居中央,各家所论皆相一致。所不同者是土如何主时?一者认为土王四季或寄王于四季之末十八日,如《管子·四时》、《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一者认为土主季夏,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亦即农历六月,如《淮南子·时则训》等;一者认为土与木、火、金、水平分一年,各主七十二日,如《管子·五行》、《淮南子·天文训》、《春秋繁露·治水五行》等。在今本《内经》中,皆可寻觅出上述三种说法之孑遗,但…  相似文献   

20.
五行的本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行的本义*郝葆华王东红(陕西中医学院西安712083)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讲,如果抽去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那么,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都难以构成,因此《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认为五行和阴阳是至关重要的:“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