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元汤兼益气、补虚、培元于一身,是中医补虚之经典方剂。通过查阅及梳理保元汤的相关文献,总结保元汤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现代研究表明,保元汤化裁具有抗心力衰竭、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慢性应激、抗缺氧、抗纤维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肌肉萎缩等作用,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肿瘤相关以及传染性疾病等的治疗中。目前关于该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少,为了更好地阐明保元汤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加强对保元汤全方的物质基础、量效关系的研究极其重要。现将近15年保元汤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演变进行梳理,以期为该方的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建中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中,是临床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有效方剂。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补气缓中,共奏温中补虚、大建中气之功。目前国内对该方的研究,多局限于临床报道,国外对本方的动物实验也较少,所以本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从神经递质5-HT、5-HTP、5-HIAA的变化来研究大建中汤治疗脾阳虚腹痛的机理,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四君子汤首见于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其善于补气,为补气之基本方,常用于面色萎白、语声低微、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之脾胃气虚证。因其组成药物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具有补而不滞,利而不峻之功效,且其作用冲和平淡,如宽厚平和之君子,故名"四君子汤"。后世医家继承并灵活运用,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经过不懈地努力,创造出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的四君子汤类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等,丰富并完善了中医药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保元汤源于明代魏直所著《博爱心鉴》,为益气温阳之名方.系统综述了保元汤的古代与近现代研究,保元汤虽为临床疗效确切的古代经方,然其药效物质基础仍不明确.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五原则"对保元汤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人参皂苷Rb1、Re、Rg1和芒柄花素、甘草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治疗小儿泄泻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治疗小儿泄泻原文进行精读,对涉及的9种泻证进行分析与整理,建立病-证-方-药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统计共17首方剂,涉及51味中药,药物频次累计148次,药物频次≥6次的有7味,依次是甘草、白术、陈皮、茯苓、生姜、人参、砂仁。功效分类位于前3位的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及理气药,四气五味以甘平、辛温为主,多归于脾胃二经。进一步通过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25组,以补虚药与补虚药、补虚药与温中药、补虚药与行气药配伍为多。药物聚类可分为3类,第一类:砂仁、陈皮、甘草、人参、麦芽,第二类:茯苓、甘草、泽泻、白术、灯心草,第三类:甘草、人参、白术、陈皮、生姜。得到新处方2个,以健脾清热利湿为主,核心处方为异功散加味。结论:《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认为小儿泄泻核心病机为脾虚湿盛,兼有寒、热、虚、食、惊之因;治疗时健脾补虚,常参辛温祛湿法;选方以名方为基础,注重调理脾胃气滞,重视“健脾以运脾为贵”的思想,其药物配伍巧妙灵活,切实合用。  相似文献   

6.
保元汤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元汤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补气温阳之功效。现代学者对此方作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研究较为系统。本文就该方的源流,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作一简要综述。一方剂源流一般认为保元汤出自明代魏桂岩《博爱心鉴》,但是有作者认为该方出自《景岳全书》;亦有作者认为是出自李东垣之手;还有一方见于《医学入门》,以治小儿慢惊风及痘疹,只有参芪草三味。本文作者赞同第一种看法。左氏指出,保元汤是魏氏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和《兰室秘藏》黄芪汤化裁而成。在医治痘疹实践中,魏氏体会到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紫草,固然能使痘发而解,倘遇出盛者则不能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方者,法也;剂者,调和之意也。方剂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配伍而成。以五脏为中心进行的方剂配伍自古有之,五脏各有其虚实,从总体上来讲,实者泻之,有泻肝汤、泻心汤、泻黄散、泻白散等之分;虚则补之,有补肝散、养心汤、益黄散、补肺散、肾气丸等之别。同样现代也有关于五脏理论与方剂配伍关系的论述[1]。本文主要依据五脏最基本的生理功能特点来谈其方剂配伍  相似文献   

8.
白峻峰 《山西中医》1991,7(3):10-10
方剂之效,妙在佐法;佐法之妙,力拔千斤。《傅青主女科》一书,组方平淡之中,有其微妙之处,每多巧用佐法,而收取事半功倍之效应。一、补法佐泻:傅氏组方,补中有泄,扶正而不留瘀;补中有散,扶正而不恋邪;补中有利,扶正而不腻中;补中有清,扶正而不助热。在其补虚的方剂中,多巧妙佐用陈皮、柴胡、芥穗、黑姜、黄柏等疏利之品,补法佐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带下色白,连绵不断,舌淡脉缓,治法补中健脾,化湿止带,用完带汤,方中人参、白术、山药、甘草补气健脾;苍术、陈皮、车前子燥湿健脾;白芍收涩止带;佐用柴胡、芥穗舒肝解郁。诸药相伍为用“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对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所致之带下,用之尽痊。带下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补中益气汤乃金元时期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中的杰出方剂之一,方由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甘草等药物所组成,具有调补中气、增益脾气之功效,为升阳补气的代表方剂,后世医家极为推崇,不少补气升陷之剂多由此变化而来。笔者应用其方于临床,多获良效,试举验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R语言,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挖掘中药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中收集中医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方剂数据库,使用R语言来挖掘组方规律。结果:CNKI中满足条件的方剂共104首,包含144种中药。以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药物使用最多,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入肝、肾、膀胱和胃经,共得到20组频繁药对,4首聚类方。结论:核心频繁药对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间的相互组合,组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根据病机特点,不忘补虚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11.
第三节气血双补适用于治疗气血俱虚的病证。气虚补气,血虚补血,气血俱虚则双补之,此不易之理。前二节中已介绍有补气兼补血、补血兼补气的方剂,甚至还有补气药五倍于补血药的补血方。这里之所以再列气血双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普济方》妊娠心痛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普济方》中的妊娠心痛方剂,运用频数分析、药物关联方法对搜集到的32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补虚药为妊娠心痛方组成的基本药物,理气药、温里药是其主要的增效配伍药物,化湿药、活血化瘀药是其重要的辅助配伍药物;使用频次在前十位的药物有白术、人参、川芎、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木香、厚朴、草豆蔻。结论:妊娠心痛为本虚标实之病证,补益气血、安和胎气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用药上以补虚药为主,在此基础上配伍理气药以调畅气机,温里药以温散寒邪。  相似文献   

13.
防己黄芪汤是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张治疗太阳表虚风水证、太阳表虚风湿证的名方,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目共睹。根据导师王付教授对该方的应用,通过诠释其用药要点,剖析用药配伍关系,权衡用药比例以及合方应用治疗临床疾病来探索防己黄芪汤的组方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方剂"要药"是指方剂中除君臣药以外,在整首方剂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增效作用的药物。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是东垣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方,其配伍特点符合东垣治疗脾胃病的两大用药特点:一是组方以补气药与升阳药为主,二是升阳药善用升麻柴胡,方剂配伍分析中升麻柴胡为佐药,其升举阳气的作用对于方中君臣药黄芪、人参、白术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由此我们推导升麻柴胡为补中益气汤"要药",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也验证了升麻柴胡为该方的"要药"。通过本文的研究考证,既证实了方剂"要药"理论的客观存在,又运用"要药"的理论阐明了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中升阳药配伍的科学性,为该方的方解剖析、临证合理组方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广此类方剂"要药"的研究考证,对于方剂的理论解析、临证组方、创制新方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认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补阳还五汤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补气活血祛瘀,乃治疗气虚血瘀所致中风偏瘫的比较理想的方剂;其集补气活血、通络功效于一方,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血流量,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进神经系统的修复,祛除脑府之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中风向愈.  相似文献   

16.
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药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用文献学等方法,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整理,在1079首方剂中其使用中药378味,20类,其中补虚药最多,为100味且使用频率较高,在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补脾、补肾占优势,说明补虚药在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参用于重危病方面,前人有可贵的经验,作者也有一些临床体会。前人经验《伤寒论》所载113个方(佚1方),其中用人参的就有17个方子。如白虎加人参汤,对正虚邪盛的高热病人,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人参补虚,起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作用。其后,宋代王硕所著《易简方》中有参苏饮一方,用人参与紫苏等配合应用,在指导立方上也有重要的意义。这亦是扶正祛邪、双管齐下的好方法。明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介绍用独参汤治疗大咯血,为补气摄血固脱的典型疗法。这些都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个人实践中体会,归脾汤在临床应用上范围广泛,疗效满意,仅就个人对归脾汤的运用及认识概述如下。一、方剂来源组成与药理作用归脾汤最早见于严用和《济生方》已有近千年之历史。本方剂由黄芪、人参、白术、茯神、远志、枣仁、木香、当归、龙眼肉、甘草,姜枣组成。本方以黄芪、人参为主,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用白术、木香以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茯苓、远志、枣仁以养心安神;甘草、姜枣和胃健脾、全方功用为  相似文献   

19.
<正>补中益气汤由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号东垣老人)所创,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名方,由于该方配伍严谨,疗效卓著,颇受古今医家推崇[1]。该方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八味药组成:黄芪一钱(18g)、炙甘草五分(9g)、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各三分(6g),主治脾不升清、气虚发热、中气下陷证。其中黄芪补脾肺之气升阳举陷为君药;人参、白术、甘草甘温补中合黄芪则补气健脾之功显著,同为臣药;当归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VIP数据库检索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文献,建立中药及方剂文献数据库,采用频次研究的方法对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出现频率最高的单味药是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出现频次最高。②防治2型糖尿病方剂应用频次最高的为六味地黄汤,其次为左归丸和消渴方。结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选择防治2型糖尿病最佳药物及组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