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4例患者均经超声和CT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肿瘤发生于右侧肾上腺区3例,左侧肾上腺区1例.实施开放手术3例,腹腔镜手术1例.结果 肿瘤直径6~10 c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术后随访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可依靠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安全有效,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脏实性肿瘤的灰阶超声特征及其能量多普勒血供模式,并评价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灰阶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98例肾脏实性肿瘤.在灰阶超声图上,观察肿块回声、均匀性、无回声边、肿瘤内无回声区及后方衰减.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肿块的血管分布被分成五种模式.结果 98例肾脏实性肿瘤,肾细胞癌(RCC)7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19例.在灰阶超声上,55例(70%)RCC可见无回声边或肿瘤内无回声区;58例(73%)RCC肿块回声不均.2例AML(11%)出现声衰减.肿块回声强度不能提示病理诊断.在能量多普勒超声上,79例RCC中,模式3(边缘血流型)15例、模式4(混合性边缘及穿入血流型)64例.19例AML中,模式4血流2例,模式0(无血流信号型)11例,模式2(穿入性血流型)6例.在本组RCC及AML中均未见模式1(肿瘤内局限性血流信号型).模式0、模式2对AML有特异性.与单独灰阶超声(58%)及单独能量多普勒超声(22%)的诊断率比较,二者联合诊断率(80%)明显提高.结论 无回声边及肿瘤内无回声区提示RCC的诊断,在灰阶超声发现的基础上,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分布为RCC及AML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结果 国内报告 10 3例加上本院 4例共 10 7例 ,男 2 3例 ,女 84例 ,发病年龄 2 6~ 6 3岁 ;肿瘤主要成分为HMB - 4 5阳性的上皮样或肌样细胞及不等量血管和脂肪组织 ;肿瘤在B超下呈高或低回声光团 ,CT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强化 ,T1 WI呈混杂信号 ,加用脂肪抑制后其高信号下降或消失 ,T2 WI呈高信号 ,在动态增强时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血管周细胞分化及鲜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旨在提高本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10例行CT检查,4例行MR检查。结果骨囊肿6例,软骨母细胞瘤3例,骨巨细胞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脂肪瘤2例,血管瘤l例。各种病变既有相似性也有其独特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论跟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生化,可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李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96-4797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构瘤,AML)的CT表现,提高对常见及少见类型AML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AML病例的CT表现特征。[结果]肿瘤以单发多见,大小不等,大多数为边界清楚或较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密度不均,CT值为-119~40hu,瘤内出血3例。未见钙化,增强扫描呈多样性强化。5个部分突向肾轮廓之外的病灶中3例(60%)周围肾组织呈杯口征.所有病例均无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者。[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较有特征,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局限性结节状增生(FNH)合理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FN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物大小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均单发,3例病变位于左叶,3例位于右叶,予行1例左肝叶、3例肝段及2例部分不规则切除术.结果 术中或/及术后病理检查6例均证实为FNH,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7~10 d出院.6例患者随访3年仍健在、无复发.结论 肝脏FNH极难术前确诊,但合理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病史及血液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率.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确诊者可行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1].CT检查病灶内显示出脂肪密度影时,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容易诊断,而病灶内未显示出脂肪密度影时CT误诊率较高.笔者回顾分析总结缺乏脂肪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至2010年本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缺乏脂肪)患者2例,年龄分别为21、24岁,均为女性.2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体检时超声发现肝占位.进行CT平扫、增强、延时扫描后均行薄层重建.  相似文献   

8.
王晖  丁宏军 《现代保健》2011,(23):105-106
目的 探讨现代影像学检查在肝脏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肝脏外伤患者的B超及CT表现,回顾性分析其特征,15例均行B超及CT平扫,其中CT平扫加增强6例.结果 15例患者中肝包膜下血肿4例,肝实质内血肿7例,肝撕裂及挫裂伤4例,病灶位于肝右叶的9例,肝左右叶的4例,左肝2例.结论 现代影像学检查能很好的显示肝脏创伤的部位、类型和程度,B超和CT检查可作为肝脏外伤检查的首要及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影像学特征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3例接受检查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中心型肺癌61例,周围型肺癌42例),另选同期接受检查的112例单纯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分析两组CT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不同肺结核合并肺癌CT影像学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CT影像学特征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毛刺”征及“分叶”征的占比高于对照组,“空洞”征的占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962,x2=98.701,x2=33.795,x2=22.193;P<0.05)。中心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分叶”征的占比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毛刺”征、“空洞”征的占比低于周围型肺癌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79,x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病例其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结果 CT平扫,4例含有明确脂肪成份;4例未见明显脂肪成份,其中1例可见多发钙化灶,8例病例中均行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下降幅度约20~30 Hu,其中1例呈明显侵袭性表现。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均证实为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当AML出现侵袭性表现,应考虑到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确诊仍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胆管细胞型肝癌 (cholangiocellularcarcinoma ,CC)是原发性肝癌的少见类型 ,其影像学表现与肝细胞癌 (HCC)有所不同 ,有关其影像学表现的文献国内报道较少 ,超声误诊较常见 ,我们遇到 6例 ,现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年龄 4 5~ 6 7岁。主诉上腹或肝区不适 5例 ,临床无症状、查体发现 1例。甲胎蛋白 (AFP)测定均为阴性。B超误诊为肝脓疡 1例、肝血管瘤 5例。手术及病理 :6例手术切除 ,均为单发孤立病灶。肿瘤位于肝左叶 4例 ,右叶 2例 ,直径 3.0~6 .5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侧肾实质性或实质性为主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例和双侧肾恶性肿瘤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平均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增大超过2 cm.1例伴结节性硬化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栓塞3个月后随访,肿瘤缩小约20%.双侧肾恶性肿瘤患者均为透明细胞癌,2例死亡,1例未见转移,1例Von Hippel-Lindau(VHL)病术后肌酐轻微升高.结论 双侧肾癌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VHL病推荐行肿瘤剜除;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可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肝脏脂肪瘤极罕见,本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女性,55岁。因上腹部胀痛5个月拟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不理想。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上腹轻压痛,肝助下未及。既往史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AFP阴性。B超检查:肝右前叶见一类园形直径3.8cm较强均质回声的实质性病变,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诊断:血管瘤与肝良性肿瘤鉴别。CT检查:肝右前叶血管瘤。手术所见:肝右前叶邻左叶处有一及黄色脂肪样肿块,表面血管丰富,触之易出血,无完整包膜。病理检查:肿物为脂肪细胞构成,与正常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内镜微超声探头检查大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微超声探头对大肠黏膜下肿瘤进行肠镜下超声检查,根据其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结果 20例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中,间质瘤9例,脂肪瘤5例,类癌3例,肠间壁脓肿2例,肠气囊肿症1例.4例源于黏膜肌层的良性间质瘤及2例类癌经内镜切除,2例肠间壁脓肿及1例肠气囊肿症行内镜下穿刺治疗;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2例恶性间质瘤、2例脂肪瘤、1例类癌,经手术切除.病理符合率为88.24%.其余3例脂肪瘤则内镜随访.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ALM)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L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4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率为100%,全部行肿瘤切除术,病理均证实为ALM。随访6个月至10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是ALM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是治愈本病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放射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并对比这些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放射诊断,有62例为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肝血管内皮细胞8例,肝局灶性结节6例,肝血管瘤41例,脂肪瘤5例,其他2例。有12例为肝血管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7例,混合型肝癌患者1例,转移型肝癌患者2例。在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中出现了3例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因此,放射诊断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具有100%的敏感性,而准确性为97.26%,差异显著,含有统计学意义(X2=14.2944,P<0.05)。结论:在对患有肝血管肿瘤的患者采用放射技术加以诊断,能有效将其肿瘤情况诊断出来,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肝肿瘤患者的术中超声、术前超声、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术中超声可精确定位小病灶,提高诊断率;确定肿瘤与血管关系,指导肝切除手术;辅助穿刺活检,局部治疗等,均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2)本组术前超声定位准确率87%(40/46),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100%(46/46),明显高于术前超声(P〈0.01);术中超声对结节的检出率,尤其对于小于2.0cm的结节检出率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其它影像学诊断。(3)本组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36例,肝腺瘤2例,肝转移性腺癌4例。炎性假瘤2例,其他2例,其中定位后发现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密切3例,发现子瘤3例。结论术中超声方便快捷,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孕妇甲型H1N1流感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证实的14例甲型H1N1流感孕妇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X线片及CT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在出现临床症状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均有异常表现,轻症患者8例,其中6例为单个肺叶磨玻璃密度及片状高密度,2例双肺下叶片状高密度,3例伴少量胸腔积液;重症患者6例,表现为双肺多叶受累团絮状高密度,同时伴有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结论 甲型H1N1流感孕妇患者影像学征像为非特异性急性感染性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总结本组11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胆管细胞癌CT特点:①肿瘤以单发为主,大多位于肝左叶。②肿瘤内或周围可见到扩张的胆管,其中以延迟强化区内见到扩张的胆管为其典型表现。③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到肿瘤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无强化。小部分肿瘤动脉期有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至平衡期肿瘤对比增强逐渐明显是典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要点,其他征象如肿瘤周围扩张胆管、肿瘤包埋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术前CT多数能诊断,疑难者可MRI检查或穿刺活检,多种检查联合可做出正确诊断。胆管细胞癌需与肝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肿瘤的CT、MRI诊断价值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儿童肝脏肿瘤,男11例,女2例,年龄最小13个月,最大14岁,平均10.8岁。10例行CT扫描,6例行MRI扫描。结果:13例中,原发性肝癌7例(78%),肝母细胞瘤3例(23%),白血病肝脏侵润1例,肝血管瘤1例,肝间叶性错构瘤1例,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有其各自影像学特点。结论:CT与MRI检查可准确显示恶性肝肿瘤的部位、大小、侵润范围、影像特点及转移情况,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