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伟  李民 《国医论坛》2000,15(6):22-22
自仲景创辛温解表法以来 ,医家多有发挥 ,后世温病学家又发展完善了辛凉解表法 ,使外感疾病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历代医家对辛温辛凉复法的存在多避而不谈 ,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探讨。1 仲景立法 ,示人路径 对于表证的治疗 ,早在《内经》中即提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仲景对此进行发挥 ,创麻黄汤、桂枝汤、麻桂各半汤等辛温解表名方 ,虽对辛凉解表法及辛温辛凉复法论述甚少 ,却也创立了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辛温辛凉药物同用的方剂以示人解表逐邪之活法。后人不悟 ,用仲景方乏效时即感叹“古方今病 ,不相能也”,何其谬…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中,辨外感寒邪导致的伤寒病与外感温热邪气导致的温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初期恶寒与发热的轻重。外感寒邪,因寒主收引,闭塞腠理,故恶寒重、发热轻;外感温热邪气,腠理并不闭塞,但表邪欲入里而导致表郁,故发热重、恶寒轻。二者以此为鉴别要点。辛温解表法,是针对外感寒邪初期的治法,它通过发汗散寒以解表;辛凉轻解法,是针对外感温热邪气初期的治法,它通过疏风清热以解表。在“八法”中二者一属汗法,一属清法,作用截然不同,临床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3.
解表法是通过疏泄腠理,透邪外出,解除表邪,治疗表证的方法.由于使用本法后常有汗出而解的效果,故其属八法中的"汗法".外感病初起,邪在卫表,当以解表透邪为第一要务,尽早祛除病邪,可减少外邪对机体的损害,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解表法所适应证治的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经东汉医家张仲景、清代医家叶天士、吴鞠通等发挥完善,从而构成完整的外感病初期的治法.为较全面地反映其历史源流及临床辨治,笔者试作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滇南本草》成书于五百多年以前,是现存比较完整的我国区域性本草专著,记载了云南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本文就其解表法的运用分析如下。解表法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为主,通过发汗解表作用,以解除表证的治法。体表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及时正确地运用解表法,能使表邪外解,防止病邪深入,保护人体正气,免受邪气伤害。《滇南本草》的运用有其特色。1辛温解表平和轻宣辛温解表法是以辛温解表的药物为主,发散风寒,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方法。《滇南本草》常选用苏叶、防风、荆芥等平和轻宣之品,剂量轻,药味少,使微微汗…  相似文献   

5.
解表法,就是通过发汗解表,将病邪驱除出体表,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类。由于证情的不尽相同,每大类又分为若干种治法。现结合本人的临床体会及典型病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清宫医案中的温病治法,与清代温病学家的认识有同有异,颇值得探讨。今爰举数端,分析如下:一、解表法解表法又称“汗法”,主要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表证,有辛凉解表与辛温(微)解表之分,代表方如银翘散,新加香薷饮等,温病中多用辛凉之剂。清宫御医则主张辛温辛凉合用,制方多有变通。如:“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陈世官、罗衡清得惇妃脉息微数,原系肝热气滞,复受暑热,以致头痛烦热,恶心干呕,议用清热香薷饮调理。  相似文献   

7.
陈滨砫 《新中医》2006,38(4):83-84
外感表证每因六淫之邪侵袭人体肺卫肌腠,正气奋起抗邪所致。临床表现以恶寒、发热、苔白、脉浮为主要症状。六淫邪气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别,人体体质又有阴阳强弱之异,且邪气常有兼夹,所中部位不一,故证型颇多,治法也不同,治法大多沿袭伤寒或温病理论,方剂学虽有辛温、辛凉、扶正解表等常法,但也难以窥视全貌。笔者临证为了准确辨证论治,根据外感表证不同病机特点进行分型别类,归纳为10法与10方,易于临床掌握和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民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33-433
自仲景创辛温解表法以来 ,后世多有发挥 ,尤其后世温病学家发展完善了辛凉解表法 ,对外感疾病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对辛温及辛凉法一直存在某种误解 ,多对其避而不谈。本文就辛温辛凉复法略作探讨 ,不足之处 ,敬请斧正。1 仲景立法 ,示人路径对于表证的治疗 ,早在《内经》中即提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仲最对此进行发挥 ,对辛温解表法予以充分论述 ,创麻黄汤、桂枝汤、麻桂各半汤等名方 ,虽对辛凉解表法及辛温辛凉复法论述甚少 ,却也创立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辛温辛凉药物同用的方剂以示人解表逐邪之活法。后人不悟 ,…  相似文献   

9.
秦建 《河南中医》2008,28(9):11-12
汗法是《伤寒论》中太阳病表证的常规治疗大法,具体体现在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代表的解表诸方中。《伤寒论》有不用表药、不属汗法却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权称为解表变法。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治法:利水解表法,利水则气化通利,病邪得以内外分消,勿需发汗而汗可自解;和解解表法,通过和解少阳枢机,使表里阴阳通达,不待发汗而表自解,无须清下而热除;温散解表法,因风湿留着关节,病邪凝结,汗解难以奏效,通过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使"阳胜而阴自复";逐瘀解表法,因表邪不解,蓄血内结,故破瘀泄热,疏通邪热之出路,使表邪不汗而解;攻下解表法,表邪未解,里实已成,"务宜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第38条和第39条所述之大青龙汤证,其“热”既不在三阳经之阳明、少阳,亦不在三阴经之心、肝、肺,而是位于太阳之“表”。《伤寒论》大青龙汤证当属风寒化热表证,其主方大青龙汤当为辛温解表兼清表热之剂,并非解表清里之表里双解剂。太阳病风寒化热表证应确立为外感病独立证型,治疗可予大青龙汤加蝉蜕、僵蚕、浮萍、牛蒡子等清泄表热之品,亦可采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剂与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剂联合化裁治之。风寒化热表证与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构成了外感病常见证型的三证鼎立格局,体现了外感病常见证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辛温解表法是用辛温气味的发表药物以发散风寒、开通腠理、解除表邪的一种方法,是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不少外感风寒患者的症状多以高热为主,恶寒一般较轻微,并有口干,渴不多饮,咽部充血,脉数等症状。而“脉浮紧,头项强痛而恶寒”之典型表实证多难见到,因此往往会被误认为表热症。再者有些人认为高热多为邪毒所致,解毒之法应以辛凉、寒凉为主,而忽视了邪毒亦有汗解之途。因此,辛温解表法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相对较前减少了。  相似文献   

12.
辛凉解表法是温病初起治法,有必要追溯辛凉解表之古义以融会新知。通过分析古今外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可发现清代温病学家所言"辛凉解表"十分牵强,《内经》辛凉为运气之说,金元辛凉指辛温、寒凉并用,清代温病学家指轻清宣上之药为辛凉解表药,混淆药性以附会"首先犯肺"之说,刻意制造伤寒与温病的对立,瑕瑜互见。温病初起当随其病所清热,清上焦之药不当称"辛凉",辨明辛凉解表法可使我们不泥于温病学家一时之经验,灵活应对今日温病之时变。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王华楠  向红 《河南中医》2005,25(12):10-11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麻黄汤、葛根汤类,以获“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效.  相似文献   

14.
肖相如教授认为,表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束缚卫气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恶寒"是表证的特征性表现。"风热表证"、"湿温表证"、"秋燥表证"等,其实都是表证的兼夹证,其治法应遵循《伤寒论》中"表里先后缓急"的原则。将其相关论述加以归纳总结,并命名为:肖氏"中医表证辨治思路"。肖氏"中医表证辨治思路"的临床价值有:将有效遏止"外感病滥用寒凉"的时弊,将有效避免"辛温解表"在"重症温病"中的误用,将更加有效地指导"辛凉解表"类方剂的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治疗小儿感冒应注意滋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外感疾病 ,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为主症。其证热多于寒 ,纵有寒象亦以寒包热郁者居多。在治疗上 ,感冒系外感疾病 ,病在肌表肺卫 ,属于表证、实证 ,治以解表为主。根据寒热辨证 ,治法有辛温、辛凉之别。笔者体会 ,对小儿风热感冒 ,在临床辨治中用辛凉解表之剂 ,再配以滋阴清热之药 ,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举例如下。典型病例黄某 ,女性 ,3岁。以发热 ,鼻塞 ,流清涕 ,咽痛 2日就诊 ,患儿小便黄 ,大便干 ,舌尖红 ,苔薄白 ,脉细数 ,指纹紫呈风关。曾服复方板蓝根等药物治疗无效。中医辨证为风热感冒 ,治以辛凉解表 ,滋阴…  相似文献   

16.
逆流挽舟法是以解表法治疗痢疾的代表治法,实有辛凉法及辛温法之分。既往对于逆流挽舟法的治法探讨,详于辛温而略于辛凉,现从逆流挽舟法的治法细分上,就有关问题提出辨析:第一,辨析逆流挽舟法是否需要分清外邪寒热属性的问题,阐述活人败毒散解表治痢,并不能寒温并治。第二,辨析逆流挽舟法之辛凉法的医理、方药。从卫气营血辨证的角度,探讨卫分证处方不能用于辛凉解表治痢的原因,辨析临证要点。第三,辨析喻嘉言在众多辛温解表剂中选用活人败毒散解表治痢的缘由,并从六经辨证的角度,认识逆流挽舟法之辛温法。  相似文献   

17.
银翘散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剂。从性味配伍方面看,银翘散组方具有4个特点:①立辛凉透表法,辛宣郁结,凉可清热,启玄府而透邪外达;②辛凉配清热解毒,芳香避秽,透发毒邪,因势利导;③辛凉复辛温,寒温并用,开泄皮毛,防止凉遏,去性存用;④药用多为花、茎、叶等质轻味薄之品,轻以去实。由此提示可以“性味-功效”为理论依据,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辛温解表3个方面,对银翘散进行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发汗解表药是治疗表证的一类药物 ,它主要是运用具有发汗解表功能的药物组成方剂 ,用来开泄腠理 ,扩张汗腺 ,通过发汗来祛邪外出 ,解除表证。表证是指病邪在肌表 ,其主要临床症状是恶寒、发热、头痛、脉浮 ,多属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及某些传染病的初期。按祖国医学理论 ,表证可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二类。表寒证是指恶寒较重、无汗、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等寒象比较明显的表证 ,治宜辛温解表以发散风寒 ;表热证是指发热较重 ,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数等热象比较明显的表证 ,治宜辛凉解表以发散风热。前者代表的方药主要有麻黄、桂枝及麻黄汤…  相似文献   

19.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辛凉解表是温病学派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实效。然而 ,明清温病学说成熟之前 ,人们受广义伤寒学说的影响 ,普遍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即用经方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广义伤寒的太阳表证。而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用之不当 ,则易变成坏病 ,形成弊端。所以 ,历代医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 ,逐渐认识了辛凉解表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既发展了外感热病学说 ,又丰富了外感热病表证的治疗方法。1 仲景之前无辛凉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名中医贾斌主任医师运用象思维分析外感风寒与温病形成表寒证与表热证不同证型的机理,解析辛温、辛凉解表法两种不同解表法的不同,并对代表方中麻黄汤和银翘散中的麻黄、桂枝及银花、连翘分别运用象思维解读了该药的作用原理,对临床辨治外感病,提高临床疗效,避免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