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记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3):51-52
目的分析老年人剖胸术(肺癌、食管癌手术)后快速心律失常,对其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手段进行探讨。方法分析老年人食管癌、肺癌剖胸手术316例,术后发生快速心律失常86例。就其年龄、术前心电图、肺功能改变、术式选择、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老年人剖胸手术后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比60岁以下的术后发生率明显增高(27.2%vs14.9%,P〈0.01);肺切除组比食管癌根治组术后发生率高(44.0% vs 16.2%,P〈0.01),术前心电图异常、肺功能改变,术后出现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常见因素。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剖胸指征、预防并发症可有效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控制并恢复窦性心律及抗凝治疗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解记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9)
目的分析老年人剖胸术(肺癌、食管癌手术)后快速心律失常,对其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手段进行探讨.方法分析老年人食管癌、肺癌剖胸手术316例,术后发生快速心律失常86例.就其年龄、术前心电图、肺功能改变、术式选择、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老年人剖胸手术后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比60岁以下的术后发生率明显增高(27.2% vs 14.9%,P<0.01);肺切除组比食管癌根治组术后发生率高(44.0% vs 16.2%,P<0.01),术前心电图异常、肺功能改变,术后出现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常见因素.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剖胸指征、预防并发症可有效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控制并恢复窦性心律及抗凝治疗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剖胸术后切口感染经济损失病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控制剖胸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性。方法:以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对35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病例的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回顾性调查,计量资料以t检验处理。结果:感染组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分类统计:感染组的处置费和床位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营养支持费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费用和检验特征费两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胸术后切口感染是不能忽视的医院感染组成部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根据胸外科的特点,控制切口感染对降低经济损失、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均有切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剖胸术后上臂、颈肩酸痛的发生情况。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剖胸手术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手术体位,术侧上肢无菌包裹,自然置于胸前,手术中膈肌悬吊避免过度牵拉,适时活动术侧上肢。于术后第2天、第4天随访观察上臂、颈肩酸疼的发生情况,以了解上臂、颈肩酸疼的程度、时间和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上臂、颈肩酸疼发生率为85.0%,实验组上臂、颈肩酸疼发生率为39.1%,两组比较P<0.001。结论改良剖胸术后上臂、颈肩酸疼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剖胸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48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结果本组48例患者,术前心电图异常者22例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10例(45.5%),年龄≥60岁者2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1例(45.8%),手术操作时间≥4小时30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6例(53.3%),行主动脉弓上或颈部吻合者3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9例(55.9%),术前患有心肺等疾病者11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7例(63.6%),术后有其他一项或多项并发症者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3例(76.4%),与相应组两两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剖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术前合并症、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等有一定相关性,需要医生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崔凤岭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2,(5):32-33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做妇科急腹症开腹探查术57例,其中血腹(腹腔内出血量≥800毫升)34例。本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30岁。除4例未婚,6例初次妊娠外,其余均为已婚。34例有宫腔操作史。30例有开腹手术史。血腹较集中在输卵管妊娠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9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LCBDE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OCBDE)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手术情况、二次手术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9.9±5.7)、(1.3±0.5)、(7.5±1.9);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34.9±5.8)、(1.7±0.7)、(10.6±3.0),两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8.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成功率较高,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剖胸术后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插管全麻剖胸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比较插管全麻胸部手术与其他部位手术的感染率及氧合状况,并对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结果剖胸术后肺部感染率(20.3%)明显高于其他手术部位(11.5%),P<0.01;反映氧合状况的PaO2(94.5±9.2)、PaO2/FiO2(255±24.9)明显低于其他手术部位,P<0.01;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2%;革兰阳性球菌亦占了20.8%. 结论插管全麻剖胸术后肺部感染率高,应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人剖胸术后血糖水平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剖胸术后血糖水平与切口感染的关系及其合理的控制标准。方法:以胸外科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65例并存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组)与随机抽取的232例同期手术非糖尿病病人(对照组),按照相应手术后血糖水平对比分析,数据资料以卡方处理。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总的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16.92%和5.17%,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组内比较:糖尿病组随术后血糖水平的增高,切口感染率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血糖水平变化与切口感染无关(P>0.05)。组间比较:术后血糖≤9.9mmol/L,两组切口感染率无差异性(P>0.05);10.0-14.9mmol/L区间内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降低切口感染率方面,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较非糖尿病人更具有切实的临床意义;(2)术后血糖水平以9.9mmol/L为上限标准,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同时,能有效地控制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肺癌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比较。方法:选取肺癌、食管癌患者各100例,分组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结果:肺癌组发生乳糜胸2例,属于轻微类型,实验组发生乳糜胸6例,轻微1例,常见4例,严重1例。(P<0.05),表示二组手术发生率有差异性。分析患者的预后效果,肺癌患者的术后第一天291.6±1.80(mL),第二天228.7±24.90(mL),第三天318.5±34.70(mL);食管癌患术后第一天334.6±0.10(mL),第二天284.9±7.40(mL),第三天424.2±23.00(mL),两组患者的胸水量有差异,且结果明显。结论:肺癌患者,食管癌患者的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有差异,大多是和患者的病因,诊断方式,治疗结果有关,建议对应的医护人员对比治疗和护理,为患者的预后恢复提供对应的医疗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56例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于我院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56例胆结石患者分为LCBDE+LC组和EST+LC组各2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率、残余结石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H〗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是安全有效的,还减轻患者痛苦、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实施的387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5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成功率99.7%;手术时间60~230min,平均85min。术后发生胆漏13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腔残石致引流管口脓肿形成1例,胆管残石35例,T管引流出钛夹3例。387例全部治愈,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健康良好。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只要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腹腔镜下胆道镜技术,它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胸术后切口感染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以胸外科剖胸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 ,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方法 ,将病人分为单纯切口感染组 (感染组 )和切口一期愈合组 (对照组 ) ,各 15例 ;分别记录两组术后第 5d血清蛋白定量和累计氮平衡 ;统计数据以t检验处理。结果 感染组血清蛋白各指标均数都低于对照组 ,其中总蛋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白蛋白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 (P <0 0 1) ,前白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转铁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感染组和对照组术后 5d累积氮平衡分别为%D -(2 4 5 7± 11 4 3)g和 - (18 4 5± 9 19)g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剖胸术后营养状况与切口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 ,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淑群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3):81-81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病症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院的246例非急诊手术异位妊娠病患,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剖腹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创口小,患者恢复速率快,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外伤行剖胸探查术和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剖胸处理胸内脏器完成后,使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固定肋骨骨折治疗。结果除2例(4.35%)因原发创伤死亡或未愈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术后卧床时间短,缓解疼痛效果明显,胸廓无明显畸形。结论严重胸外伤行剖胸探查和使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行肋骨内固定的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46例非急诊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剖腹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与剖腹探查手术组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外,在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安全有效、微创,患者恢复快,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注意事项。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收诊的40例剖宫术中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例患者为实验组给予B-Lynch缝合术治疗,20例患者为对照组术中出血行宫腔纱布填塞治疗。通过统计学卡方分析,选择止血时间和术后体温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术中止血的效果。结果在术中止血方面实验组平均值为(2.05±1.40)min,对照组为(4.52±2.23)min,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宫体均按期复旧,仅早期有少量淡血清样阴道流出液,无发热、感染发生,体温平均值为(37.21±0.43)℃;对照组术后患者有阴道少量出血,需小剂量宫缩剂维持治疗,体温偏高平均值(38.16±0.22)℃,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两组术后恢复过程中体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止血效果快,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小的优点,是剖宫术中出血有效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剖胸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异常变化,避免术后胸腔大出血的发生.方法:严密观察术后近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卫生宣教,指导术后病人胸部避免突然的牵拉、突然的扩胸使腹压突然下降,以防胸腔粘连撕裂造成大出血.结果:对剖胸术后550例病人的精心护理,只有4例病人发生了胸腔大出血,发生率0.7%.结论:剖胸术后胸腔大出血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保证术后病人的康复及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至2006年11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1207例患者进行治疗的经验。结果:即时缝合664例中627例和T管引流543例中494例治疗获得成功。中转开腹9例,胆漏46例,术后残余结石内镜未取净11例,死亡5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和腹腔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