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晔字蔚宋,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生于公元三九八年,(晋安帝龙安二年)卒于公元四四五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少好学,博读经史,善为文章,官至尚书吏部郎。宋文帝元嘉初年,贬宣城太守,后因与孔熙先密谋拥戴彭城王义康为帝,事泄被杀。著有《后汉书》一百二十卷。本文选自《后汉书》卷一百十二下方术列传。文中叙述了郭玉的医学渊源及其在针  相似文献   

2.
《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卒于梁大同2年(536年)。陶氏生平著述极多,大部份属于道家的。医学著作亦有若干种,如《补阙肘后百一方》3卷,《效验方》5卷,《太清草木集要》2卷,《陶隐居本草》10卷,《本草经集注》7卷等。  相似文献   

3.
<正>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朱肱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著成《伤寒百问》,大观五年(公元  相似文献   

4.
张从正,字子和。宋金时代(生于公元1156-1228年),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州、兰考县东)人。其医学思想,取法于刘河间,但比河间晚36岁,故为河间的私淑弟子。系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氏生活,放荡不拘,好赋诗饮酒,常与麻知几、常仲明等游乐于隐水(出自河南省许昌县)之上。在游乐中则畅谈医学。张氏遗著,有《儒门事亲》一书。此系张氏向麻知几、常仲明等谈论医学的内容,由麻知几整理而成。其中亦有出自常仲明手笔的。故《儒门事亲》一书,确系子和、知几、仲明三人合力而成。明·李濂《医史》称:“是书(指《儒门事亲》)凡十四卷,盖子和草创之,知几润色之,而仲明又摭其遗为治法心要”。《儒门事亲》共十五卷(不包括《三消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句解》作者李文锦,字襄浥,号治庵、淑景堂主人,金陵(今南京)人,家住金陵天印山南的许村.大约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具体卒年不详,约在乾隆朝末期.李氏性豪迈,喜交游,医卜星相,诗词书画皆有涉猎,后专于医,著有《伤寒论句解》和《医家二十四则》.《伤寒论句解》包括《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淑景堂亲解》14卷和《思问集》7卷.前书为李氏注释发挥《伤寒论》之作,于1768年成书;后书又包含了《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4卷、《淑景堂眘医杂著》1卷、《医药箴言》1卷、《淑景堂医药集案》1卷,于1765年成书.  相似文献   

6.
<正> 本草专著,汗牛充栋,然其中简明实用,独具特色者,当推凌奂的《本草害利》,特作介绍,以广应用。一、《本草害利》的作者和命名《本草害利》一书,于198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首次出版的中药学专著。作者凌奂,清代咸丰年间浙江吴兴人,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自称折肱老人。他除编著本书外,还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外科方外奇方》和《凌临灵方》等。本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元代骨伤科学术的发展有较突出的成就。《永类钤方》(以下简称《钤方》)一书为元代李仲南编著。全书共22卷,其第22卷“风损伤折”即骨伤科部分。(照片) 元至顺年间(公元1331年—1333年)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钤方》是元代著名的方书之一,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例如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就取材于《钤方》的不少内容。但由于该书几乎濒于绝迹,遂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骨伤科学术上的卓越贡献,更是烟没无闻,以致有人误认为元代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是“中国第一本正骨学专著。”  相似文献   

8.
张公祠,即“张仲景公祠”。系祀汉长沙太守张机的祠宇。位于长沙市原保节堂街。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著有《伤寒卒病论》,名传中外,后人尊称他为“医圣”。据宋·高保衡等《伤寒论序》引唐·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相传张仲景在长沙太守任期内,时刻不忘人民疾苦,敢于冲破封建时代的官场戒律,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坐在太守堂上应诊,活人甚众。从此,“坐堂行医”传为千古美谈。后世称医生在药店应诊为“坐堂”,称医生为“坐堂医生”,即源于此。湖南人民  相似文献   

9.
<正> 一、作者及《药鉴》内容简介《药鉴》一书,明代杜文燮编著。杜氏为宛陵仙源(今安徽省太平县)名医。该书写成于明代万历26年(公元1598年)。书分二卷。卷一近似总论。内容首先以赋文体裁,简要介绍244种常用药主要功用。然后列叙药物的性味阴阳,归经、炮制及药性反畏等用药纲要。并又撰《病症标本论》、《五郁主病》、《六气主病》和《病机赋》等专文,阐述有关病因病机和诊治法则,这些内容,均有助于临证正确掌握制方用药。卷二为各论。较详细地叙述了1370多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用以补充药赋之不足。既选录了前人本草的记载,又增加了自己的心得。特别是在药物的配伍应用方面,反映出作者的独特见解。本书流传不广、至  相似文献   

10.
《银海精微补》是清代眼科专著,4卷,赵双璧(字公瑶,号景陵)著。赵氏为清代景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他以籍为号。是书于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由奉天府安东街刊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所见“阴阳”一词的涵义分析,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阴阳”一词在上述四大经典中的全部义项,并以注家释义作为语证。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是对《黄帝内经》的医经思维和《汤液经法》的经方思维继承与融合,其中"伤寒"之名及时间医学的观点均源于《黄帝内经》。但近代部分中医名家否定《伤寒杂病论》序文的真实性,继而否定《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密切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句仗、语法之争;(2)声韵、引文之辨;(3)浑说、详说之论;(4)余、我之论。  相似文献   

13.
杂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杂病论》还是《伤寒卒病论》,迄今并未解决。从现存仲景书来由、杂卒疑案缘起、两宋前仲景书名演变、杂病源流、杂卒文字学、杂卒逻辑学等方面对杂卒疑案作了全面考证发现,宋代学者字讹说从各方面看都不能成立,仲景书原名应是《伤寒卒病论》。并对中医疾病体系的发展作了扼要的逻辑说明。  相似文献   

14.
浅析"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伤寒杂病论》条文为依据,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传、未盛防盛、已盛防逆、病愈防复等多方面来讨论"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心主血脉、主藏神,为形神并重之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心悸的证治体现了形神同调的思想.从调形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形为先,将心悸的主要病理因素归为水饮和痰浊,治疗上以蠲饮涤痰为法,形和则神昌;从调神的角度而言,仲景以调神为上,善用桂枝配甘草以辛甘化阳、养心安神,因其既可平冲悸以调神,亦可通血脉以调形,神安则形全.从形神同...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是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性著作,张仲景在书中对于黄疸做了详细的论述,确立了黄疸治疗大法,以及相应的治黄名方,在仲景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辨治思路中始终贯穿着整体观和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是中华文化培育的杰出精英,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体现的和善相诚的仁爱精神、包容共赢的汇通精神、务实求真的实践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不朽结晶,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必将对弘扬中医药学术,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兴  杜晓刚 《中医学报》2020,35(2):232-235
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主要症状为发热,同时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其他证候类型的一类疾病群。这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包括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各类疾病。通过文献梳理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奠定了中医外感热病学理论基础。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便是第二个里程碑。明清时期温热病学说的成熟则为第三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为《温病条辨》。这期间中医对于外感热病诊断和治疗一直在不断完善,从刚开始认为其病因为"伤寒之类也",到论述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的区别,从六经辨证的出现、完善到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从《黄帝内经》《伤寒论》时出具系统化的伤寒治疗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独立成科。中医学基本思想为辨证论治,近年来各种亚型流感频发,中医可以在明确致病因素前采用对症治疗,解决了西医治疗的后发性缺点,在疾病的初起阶段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若根据现存可靠的文字史料,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在预防思想,六经辨证,等方面与秦汉医药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发展的轨 ,从而为当前研究中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伤寒杂病论》对秦汉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若根据现存可靠的文字史料 ,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在预防思想、六经辨证、汤方辨证、杂病内容等方面与秦汉医药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发展的轨迹 ,从而为当前研究中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