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刘苓霜主任医师认为肾癌发病多由肾气不足,水湿不化,湿毒内生,结于腰府;或感受外邪,湿热毒蕴结水道,导致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有形之块,其病位主要在肾,可涉及脾胃、肺、肝、心等脏器,其病机以正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表现在肝肾阴虚,脾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湿、热、毒、瘀互结,治疗当先遵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的原则,扶正以健脾益肾为主,而祛邪则以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3.
刘苓霜主任医师认为肾癌发病多由肾气不足,水湿不化,湿毒内生,结于腰府;或感受外邪,湿热毒蕴结水道,导致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有形之块,其病位主要在肾,可涉及脾胃、肺、肝、心等脏器,其病机以正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表现在肝肾阴虚,脾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湿、热、毒、瘀互结,治疗当先遵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的原则,扶正以健脾益肾为主,而祛邪则以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4.
整理和归纳林毅教授临床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思路与方法。林毅教授认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余毒未清,痰瘀内阻,毒瘀互结。其中正气亏虚为先决条件,余毒未清是关键因素,痰瘀内阻、毒瘀互结为主要病因。针对其病机的临床治疗原则应为"时时扶正,适时祛邪,随证加减"。扶正固本重在补脾肾,养气血;适时投用祛邪之品需根据机体状况、正邪力量对比来确定;临床诊疗中应根据证候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同时根据其转移部位加减用药,平衡调治。  相似文献   

5.
总结张剑勇教授治疗痛风的经验。张剑勇教授认为痛风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互结为标。临床上采用分期分型治疗痛风,痛风急性期大多可辨为湿热蕴结证,辨治时应把握好清热、祛湿、宣通之药的配伍,以祛邪不伤正;痛风缓解期可分为湿热蕴结、痰瘀痹阻、脾虚湿阻、肝肾亏虚4型辨治,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注重调理脾、肝、肾功能。同时,强调应重视舌下络脉望诊的临床诊治意义,并提出活血应贯穿治疗全程,认为痛风与代谢综合征的亚组病症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受损或糖尿病等关系密切;此外,张教授还十分重视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痛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剖析《神农本草经》不老延年药入手,从认识观、治疗观、用药观三方面探讨《本经》所蕴含的抗衰老思想。认识上,通过具体药物反映了衰老临床表现和治疗的方方面面,具有整体性思想;治疗上,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重补脾肾,祛邪重利湿化痰活瘀。治疗效应上尤重生存质量的提高。论药突出个性,同中见异,树立了辨证用药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蒋士卿教授认为肺癌病机为正虚痰瘀,病理因素以痰瘀为多,主张扶正培本、适时祛邪为基本治则,治疗多以益气养血、温肾健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为法,临床处方用药常以千金苇茎汤为主方,辅以肺癌专药金荞麦、炒白芥子、露蜂房等,辨证灵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周次清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次清教授治疗冠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病因病机上认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为病之本,气滞、血瘀、痰阻、寒凝为病之标;在辨证上强调明甄虚实分清标本,着眼整体重视局部;在治疗上主张心绞痛以祛邪为主,心肌梗塞以扶正为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邓老治疗冠心病的医案进行收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医案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聚类分析及相关统计,得出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经验。结果 (:1)通过聚类分型,邓老治疗冠心病的核心用药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法夏、丹参、竹茹、枳壳、桔红、五爪龙、田七末;(2)邓老治疗冠心病用药以益气健脾除痰化瘀为主;(3)80例病案总共使用了药物96种,计910药次,平均每方用药数为11.4种。结论 (:1)邓铁涛教授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特色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五脏相通,心脾相关;痰瘀相关,以痰为主。(2)在治疗上突出了扶正,即以标本兼顾,益气为主,痰瘀为次;心脾相关,调脾护心,重在健脾;痰瘀相关,痰瘀同治,重在调气;痰瘀同治,化痰为主,祛瘀为次。  相似文献   

10.
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应用保心方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心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结型)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病,其主要类型是心绞痛。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跟随导师期间,深悟导师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在治本的基础上,采取痰瘀同治的原则,运用祛痰化瘀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伯礼教授基于多年中医临床实践,发扬张仲景“血不利则为水”论点,提出“水不行亦可为瘀”之痰瘀学说,认为痰瘀相生相伍,共为阴邪,重浊黏滞,胶结为患,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痰瘀学说指导临床治疗,提出:痰瘀不自生,生必有故殒。正虚为其本,气机方为因。治痰不忘消瘀,治瘀不忘祛痰的治疗原则,具有重要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继承潘智敏教授治疗痰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跟师查房、门诊抄方、教学面授、整理分析病例等[方法],归纳总结潘智敏教授对痰证的病机认识和临床治疗中用药特色。[结果]潘智敏教授认为在痰证的形成与发展中,痰浊与气滞、湿阻、瘀血等因素有着相生、相兼为病的胶着关系。治疗中运用"五积理论",立方始终以利水化湿积、祛痰积、化瘀积为主,临床中每获良效。[结论]潘智敏教授对痰证的病理病机有深入的研究,治疗始终抓住气滞、湿阻、瘀血相兼为病及发病链条的关系,组方灵活,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多中心、精细化的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和健康人的临床生化指标,探究其临床生化基础。[方法]从全国7家临床研究中心共入组受试者82例,脱失4例,最终入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丹蒌片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分别检测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黏附分子、炎症介质、金属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共7类28项指标,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0、8、12周水平,健康人检测第0周水平。[结果]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关性较大,通过丹蒌方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论]丹蒌方干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机制与调节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炎症因子、凝血功能、金属蛋白酶有关,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吴立文教授认为在引起眩晕的诸多因素中,痰瘀占有重要地位,痰浊必致瘀血,瘀血多夹痰浊。在辨证时,要识别痰瘀的主要特征,辨明痰瘀的主次轻重、兼夹证候,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在治疗痰瘀互结所致眩晕时,根据痰瘀互阻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组方用药,同时结合调理脏腑和气机,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痰瘀交阻与许多疑难重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阳气之失于条达畅通是痰瘀同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机制之一。通阳法不失为除化痰、活血之外治疗痰瘀同病的又一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介绍邓高丕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邓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邓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思路,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及用药特点,最后分析典型案例一则进一步验证。[结果]邓教授重视胞宫生理,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导,肝郁气滞、脾虚痰湿、瘀血内停,阻滞于冲任、胞宫,从而致病。临证以补肾调肝为主,运脾导痰、活血化瘀为辅,同时顺应冲任阴阳消长变化调经。以补肾填精为法,选药平而不腻;注重扶脾调肝,凸显岭南特色;破痰行滞、通瘀活血,中病即止。所举典型病例辨为肾虚血瘀证,邓教授治以行气导滞、活血通经、补肾疏肝、导痰散结,并结合周期疗法,标本同治,疗效确切。[结论]邓高丕教授以虚郁痰瘀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消长变化规律以调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肉芽肿性乳腺炎属中医"粉刺性乳痈""乳漏"范畴,发病主要影响肝、脾、冲任等脏腑及经络。陈震霖教授主要从事乳房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认为从痰、瘀论治肉芽肿性乳腺炎对其病因、病机、治疗等均有指导意义。陈教授依据痰、瘀致病,以燥湿化痰、疏肝解郁、补血化瘀为治则,自拟疏肝消痈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种以累及肺间质为主、以炎性病变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而痰瘀贯穿了疾病的始终。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可谓同源异物,两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特点直接影响ILD病机演变。本文论述了痰瘀相关理论、肺系疾病与痰瘀密切关系及其病机演变,并将其病机演变过程归纳为津停生痰、由痰及瘀、痰瘀互结三个阶段。临床可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西医诊断,对痰瘀关系进行辨证判读。体现在ILD治疗原则中,则为早期化痰为主,后期祛瘀为先,以期达到抑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