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组30例、西药厄贝沙坦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董俊平  霍曼 《中医学报》2019,34(6):1304-1308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影响。方法: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芪益肾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血脂水平,胰岛功能,肾功能及I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肾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GF-1、IGF-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9,(6):1304-1308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影响。方法: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芪益肾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糖、血脂水平,胰岛功能,肾功能及I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肾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GF-1、IGF-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肾康水丸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Ⅲ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DN基础治疗(包括合理膳食、优质蛋白饮食及采取个体化降糖、降压方案治疗等),治疗组给予DN基础治疗联合糖肾康水丸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血清胱抑素C(Cys-C)、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改善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46.67%,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尿频量多有泡沫、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hPG、Cys-C、m ALB和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且2组的安全性指标也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糖肾康水丸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部分恢复受损的肾脏功能,调节血糖水平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5.
施进宝  黄宝英  郑瑞平  刘芳  蔡奕奇 《西部医学》2014,45(4):13-14,17
目的观察参芪丹糖肾消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用苯那普利或厄贝沙坦减少蛋白尿),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不用苯那普利或厄贝沙坦减少蛋白尿),加用参芪丹糖肾消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及血糖、肾功能和血生化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总有效率、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丹糖肾消方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Ⅲ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口服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口服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方,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结果:两组临床及中医症候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UAE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饮食、运动等健康教育,并予西药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同时口服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和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CV-FPG),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SDBG和CV FP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FPG、SDBG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口渴多饮、乏力倦怠、多食易饥、五心烦热和肢体麻木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血糖波动,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亏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脾肾亏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片口服,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变化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通络方能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金芪玉泉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82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均给予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芪玉泉方,治疗周期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谱、血压、肾功能、尿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C)、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有效率60.97%,对照组有效率29.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C、PCX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金芪玉泉方能通过保护足细胞功能显著减少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巧凡 《海南医学》2013,24(17):2569-2570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其就诊先后次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对照组54例只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对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更能明显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能改善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气阴两虚、瘀毒互结证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损伤的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肾病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瘀毒互结证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渴通痹方在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对患者血糖及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的80例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通痹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及体征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及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通痹方在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相关症候积分,利于疾病好转及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汤加味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夹瘀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DN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依据指南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解毒汤加味;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肾功能、气阴两虚夹瘀证单项指标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血尿素氮、血肌酐、气阴两虚夹瘀证各项指标评分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养筋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筋解毒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6.96±2.756)分,总有效率为87.50%(42/48),均高于对照组的(4.47±3.427)分、60.42%(2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筋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养筋解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养筋解毒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疗效、综合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疗效和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筋解毒汤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阴两虚兼湿热瘀血证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泄浊方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评价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泄浊方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亚临床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血管重构的作用及对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98例2型糖尿病亚临床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蛭降糖胶囊,每次5粒,3次·d-1。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气阴两虚夹瘀证主症评分、颈部动脉指标及血管重构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GF-β1和NF-κB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阴两虚夹瘀证主症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重构发生率及负性重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TGF-β1和NF-κ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颈动脉IMT,缩小斑块,降低血管重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GF-β1和NF-κ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芪二仙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应用加味参芪二仙汤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观察滋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证属气阴两虚夹瘀的疗效.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气阴两虚夹瘀证9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服用滋阴益气活血中药.对照组45倒肌注弥可保、VitB1,进行临床症状、疗效对比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改善,治疗组时肢体麻木、疼痛、手足不温、舌质紫暗或瘀斑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饮食运动疗法并配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口服长效消心痛20mg,每日2次,心绞痛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记录用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1月后观察血糖、心电图、心绞痛发作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3.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