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服克拉霉素分散片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组口服清胃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胃黏膜疗效评定的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80%(P〈0.05);胃黏膜组织学疗效评定的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治疗组脾胃湿热证积分为(5.28±1.97)分,低于对照组的(8.95±3.26)分(P〈0.05),治疗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和上腹部疼痛等主要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分别为96.77%、100.00%、97.14%,对照组分别为78.13%、83.33%、8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清除率为57.14%,对照组为60.00%,两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30.43%,低于对照组的56.26%(P〈0.05)。结论: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好,并能杀灭Hp,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宁胃汤治疗,方药组成:白芍20 g,生黄芪20 g,蒲公英20 g,枳壳15 g,党参15 g,半夏15 g,当归15 g,茯苓15 g,延胡索10 g,甘草6 g,三七粉3 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病理疗效有效率为75.9%,观察组的病理疗效有效率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2.4%,观察组有效率为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反酸嗳气、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及食欲不振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腹胀胃痛:对照组出现3例,观察组出现2例。头晕恶心:对照组出现4例,观察组出现1例。脏器功能损伤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观察组未出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OX-2和Gas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OX-2和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病理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益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Hp、抑酸及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藿朴夏苓益胃汤。两组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疗效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组(2.95±1.47)明显少于对照组(6.91±1.65)(P0.05)。Hp阴转率治疗组为46.67%与对照组43.4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藿朴夏苓益胃汤治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及对该证候改善情况。方法选取42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脾胃湿热型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22例使用自拟清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变化。结果经自拟清胃汤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即实验组95.5%,对照组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证候积分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该型证候,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柴夏芩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肝气犯胃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均符合脾胃虚寒型辨证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通络汤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泌素17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胃泌素17、PGI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PGII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通络汤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肯定,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对照组单纯服用三九胃泰颗粒,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组各证型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三九胃泰颗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胃合剂对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清胃合剂,35 mL/次,2次/d;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颗粒,1包/次,3次/d。治疗4周后,基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测量量表""基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初步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基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生存质量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PRO生存质量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PRO生存质量的反流、消化不良、排便、全身状态、心理及社会功能6个维度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合剂可提高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晴清 《广西医学》2004,26(3):346-347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85例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气虚证型 ,观察其与Hp感染的状况。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总感染 4 5 8% ,与脾气虚证组Hp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而与肝胃不和组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由此证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H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Hp在病因学上是相通的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施维舒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胃部疼痛、嗳气、上腹胀满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胆汤联合来曲唑片治疗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免疫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痰湿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7.5%,妊娠率8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雄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抗精子蛋白17抗体和抗顶体蛋白酶抗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联合来曲唑片治疗能够改善痰湿型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疗效,其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患者血清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丹蛇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肠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茵陈丹蛇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44例,口服治疗红霉素肠溶胶囊。两组患者均同时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涂,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茵陈丹蛇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肠胃湿热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液中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清胃祛湿方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7 月—2018 年9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34 例Hp 相关性慢性 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疗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清胃祛湿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证候积分及Hp 根除率,同时检测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胃蛋白酶原(PG)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Hp 根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 Ⅰ水平高 于治疗前,而血清EGF、PG Ⅱ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 Ⅰ水平高于对照组, 血清EGF、PG 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胃祛湿方治疗脾胃虚弱型Hp 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其不仅可以提高HP 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对促进胃部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7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变化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少时间以及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β2-MG,外周血IL-10、IL-17及TGF-β1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儿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辨证治疗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肾功能损伤,改善患儿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肾病(Ⅲ-Ⅳ期)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慢性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调压降脂等干预措施。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d~(-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真武汤加味治疗,1剂·d-1,常规水煮2次温服。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主症评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清中CTGF和HG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畏寒肢冷等症状评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7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4%(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CTGF和HG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肾病(Ⅲ-Ⅳ期)脾肾阳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下调血清中CTGF和HGF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降糖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降糖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体质量指数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率为94.12%(64/68),明显高于对照组80.88%(5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 A1c、2h PG、FPG、TG、TC水平、体质量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降糖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体质量指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筋强腰汤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非药物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筋强腰汤离子导入,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主观评分、肾虚寒湿瘀阻证评分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检测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肾虚寒湿瘀阻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调查简表各指标评分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筋强腰汤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肾虚寒湿瘀阻证,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致炎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汤内服联合复方双金痔疮膏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双金痔疮膏,外敷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汤内服,每天1剂。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痔核表面黏膜改变情况、痔核大小变化情况及肿胀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浆5-羟色胺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坠胀、痔核大小及黏膜表面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血浆5-羟色胺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解毒活血汤内服联合复方双金痔疮膏外敷治疗痔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活络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兼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la(6-keto prostaglandin fla,6-Keto-PGFl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每次30 mg,每天1次,口服;丽珠得乐,每次1袋,每天4次,口服。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服健脾活络汤,每天1剂。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胃镜检查和HP检测;治疗前后血清GAS、EGF、TXB2和6-Keto-PGFla指标;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5);胃镜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1,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上腹胀满、精神疲乏、纳呆食少、黑便和泛吐清水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P阴转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的78.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S和6-Keto-PGFla低于对照组,TXB2和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活络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能进一步促进溃疡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GAS、EGF、TXB2和6-Keto-PGFl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