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国骏教授对特发性水肿临床有独到见解,强调心、脾两脏对特发性水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尤以心阳、脾阳为重中之重。治疗倡导以心脾同治为原则,主以温阳健脾,辅以活血利水,根据兼证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2.
叶天士学宗岐黄,善治湿病.温阳祛湿法为一大创建.此法主治脏腑虚寒湿病,随三焦和脏腑之异别进一步细化.上焦证治中,温通心阳分为辛滑温通和诸脏联治,温宣肺阳有寒湿蕴肺证治和肺肾合病证治.中焦证治中,温运太阴有脾阳虚证治和脾阳困证治,通补阳明常法有三,变法有二,脾胃同调则有三种治法.下焦证治中,温厥阴肝有厥阴寒湿证治和厥阴阳明证治,温少阴肾有肾阳虚寒湿证治和脾肾阳虚寒湿证治.  相似文献   

3.
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肝肾综合征(HRS)的经验, 认为HRS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正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病机关键。临证当辨本虚标实, 审轻重缓急,谨守病机, 分期论治。早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中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晚期肝、脾、肾三脏同治, 消补兼施。   相似文献   

4.
开展临证思维研究对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颜乾麟教授辨治糖尿病的临证思维特点在于打破视糖尿病为"虚症",以补肾为主的治疗路线,强调"脾统四脏"之说,早期以清热燥湿为主,中期注重健脾益气,后期辅以温阳活血。  相似文献   

5.
从秋伤于燥、燥先伤上焦华盖、气血津液脏腑定位、燥病必渴、辨治燥证多从肝肺二脏入手等五个方面对喻嘉言辨治燥证的特点进行梳理,并探索其论治规律,感悟其论燥的独特之处与贡献,以期对现今燥证的预防和治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从五脏相关学说试论阳痿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已认识到阳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肝、心、肺、脾(胃)、肾等脏腑系统,但对其辨治多以单脏器为主,对阳痿从肺论治重视不足,且从多脏相关论治未曾有之.认为若能根据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分别从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重新认识五脏的单脏、两脏及三脏与阳痿的关系,在整体的原则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将为中医药治疗阳痿取得某些突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不寐可从六经辨证。太阳辨治:多以太阳经证营卫失调为主,可从桂枝类辨证治疗。阳明辨治:多因阳明腑证胃不和则卧不安,治宜承气汤、栀子豉汤除烦祛热。少阳辨治:少阳枢机不利气机不畅而至失眠,治宜柴胡类和解少阳。太阴辨治:寒湿郁积而致虚火上炎,治宜附子类温阳。少阴辨治:多表现为心肾不交而致失眠的少阳热化证,治宜黄连阿胶汤。厥阴病:多为枢机不利,寒热错杂,治宜乌梅丸等。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进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的诊治方法。而专药专用是根据药之专长,有是病(或症)用是药,它不同于辨证论治之"有是证用是药",药随证变,而是病不变药亦不变,有是病用是药。在某种意义说,是一种与辨证论治相反的用药思路。故临床应使两者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结合方式有以下几种:(1)专药专用治病,辨证论治治证;(2)专药专用解决基本矛盾,辨证论治解决主要矛盾;(3)专药专用治标,辨证论治治本;(4)专药专用治症,辨证论治治证;(5)专药专用治病,辨证论治治人;(6)专药专用祛邪,辨证论治扶正;(7)以西医方法专药专用,以中医方法辨证论治;(8)专药专用治共性,辨证论治治个性;(9)专药专用纠微观之变,辨证论治治宏观之证;(10)专药专用治隐证,辨证论治治显证。  相似文献   

9.
孙一奎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也是温补学派代表医家之一。所著《孙文垣医案》蕴涵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辨治经验。从其医案可以了解到孙一奎临证辨治疾病具有如下规律:元气受病,多从三焦辨治;温补之法,多法益气健脾;气虚发热,多遵甘温除热;痹证论治,多系痰湿相关;补肾固本,多温阳血肉之品。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证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老年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是肝肾亏虚的为病之本,阳亢痰瘀为病之标。由于高年脏气虚衰,本病证候多变,易兼胸痹,中风等并发症,治疗以调肝(疏肝,清肝,凉肝,平肝)健脾,补肾),健脾,补肾(平补阴阳,滋阴潜阳,温阳补阴),化瘀,涤痰为证治大法。  相似文献   

11.
贾静  马小娜  郝秀芳 《中医学报》2021,36(5):964-967
胞络为络脉之一,胞络为病亦分虚实。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生分为胞络虚损和胞络不通两方面。因胞络空虚,无血可充,导致胞宫失养为病者当属虚;因寒、热、湿、毒外邪入侵及金刃等不内外因导致胞络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络脉不通而无法将气血输送至胞宫者当属实。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应以通络为主,根据虚实不同,可分为扶正通络和祛邪通络。扶正通络重视补肾,治疗时阴阳同补,使肾中阴阳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常选用熟地、骨碎补、续断、川牛膝、巴戟天等;祛邪通络以活血贯穿始终,在应用当归、鸡血藤等活血中药的同时,应用川芎等行气类药物以助活血之力,调理络中气血,同时选用路路通、桂枝等辛温通络之品标本兼治,共奏行气活血通络之功。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中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400例中风急症病人1:2的配对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中医病类、证类诊断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缺血性中风被诊断为中经络者占90.49%,属气虚血瘀证者占29.28%;出血性中风被诊断为中脏腑者占55.64%,属阴虚阳亢证者占41.94%。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缺血性中风多为中经络,以气虚血瘀证居多;出血性中风多表现为中脏腑,以阴虚阳亢证常见。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对王凤荣教授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冠心病与五脏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因脏而异:心肺气虚,血行乏力,气血运行不畅;心阳不足,温通失职,痰瘀搏结,痹阻心脉;脾胃虚弱,水湿聚而成痰,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或心脾两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肝气郁结,气机郁滞,痰浊血瘀内阻心胸;肾虚本亏,阴阳不足,心脉失养,甚或水饮凌心。冠心病病变类型与五脏有密切关系,甚至出现多脏同病的特点。从冠心病与五脏相关的角度,完善与充实了中医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系统研究的薄弱与不足,并确定了以整体调治为原则,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即各种原因导致胸中阳气虚衰,不能温煦、推动血液,同时寒、痰、饮等阴邪趁虚侵袭,痹阻心脉的本虚标实之证。李军教授在心绞痛的治疗上强调要顾护阳气、通利血脉,并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若患者处于心绞痛的发作期,表现为邪实偏盛,血脉不通之标实证,当以祛邪疏通为要,针对性地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散寒通脉、通腑降浊等治疗,在患者心绞痛得到缓解的阶段,则以益气、温阳、滋阴等治本之法为主。  相似文献   

15.
王新  菅广峰  王诗源 《中医学报》2021,36(4):739-742
中医病证的病因病机并非单一,常表现为多种病因复合致病,多种病机混杂兼见,与其对应的治则治法也应主次分明、多管齐下。治疗复合病因引起的病症,亦当用复合治法。若外感病邪气杂合而至,当杂而治之;若内外同病,当表里同治;若阴阳寒热错杂,当寒法与温法并用;若邪有所附,当攻其所合与祛除邪气并用;若虚实夹杂,当分清因果,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痛""胸痹"范畴,病发于心,但与脏腑亏损,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沈舒文教授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从而导致气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气滞、痰浊、血瘀内生为患。治疗当补虚疗脏损与祛邪通心脉相兼顾,在标本虚实的动态变化中重建脏腑气血阴阳之平衡。  相似文献   

17.
痤疮的病因病机是人体汗出后受到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导致腠理闭塞,玄府不通,阳气郁滞,气化失司,久之痰湿、瘀血、郁火等病理产物内生,痰瘀相互胶着,阳气内郁于上焦,形成痤疮结节或囊肿。治疗上要从根本入手,该温则温,该补则补,熟练掌握温热药的种类、用量、配伍及病机虚实,活用辛温发散法、温补气血法、温阳潜纳法,达到平衡机体阴阳及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伯礼教授基于烟雾病脑底代偿血管网脆弱且易破裂出血的疾病特点,将“以平为期”思想贯穿治疗始终,择药以“平和”为善,组方以“中和”为贵。辨治法效中风,重视“瘀、痰、亢、虚”之四端,其虽会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总体病机演变本于正虚不足,重于痰瘀胶结,危于肝阳暴亢。临证擅于气血合治,以益气活血、理气行血为先,慎用破血逐瘀之品;治痰重在辨舌,以把握用药层次、分度,因势利导以分消其势;若久病入络、窠囊难除,酌以虫类之品通达络脉;在重镇潜阳的同时,兼顾疏、柔两法,形神并调,遂肝性而不悖;先后天以涵养、颐养为主,固护胃气以助药力发挥。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绵长,病位在心,常累及肺、脾、肾、肝四脏,心肾虚衰为本,阴阳亏虚损及肺、脾、肝三脏,水饮、瘀血、痰湿等邪聚结为标实,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阴助阳、活血通脉基础上进行辩证施治。首辩病位,以心为本关联五脏,有机分析心与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以及临床证候出现的规律,调理相关各脏的功能,次辨标本分虚实,权衡缓急,辨明阴阳,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颤证的发生与肾阳密切相关,阳虚生风,根在肾阳;诸邪阻络,痰瘀为甚,加重病情发展.治以温阳息风,并活血化瘀、益气化痰,且不忘调养预后、顾护脾胃.临床常用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甘温助少火,黄芪、党参、白术、葛根、丹参益气活血,鸡内金健脾护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