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治疗肿瘤化疗致恶心呕吐(CINV)等临床症状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期和延迟期CINV的控制率、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化疗1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急性期CINV患者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延迟期CINV患者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第1~5天观察组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第1天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第2~5天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功能领域中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领域中疼痛、呼吸困难、失眠、经济困难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疲乏、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食欲减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1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有效地提高迟发性CINV的控制率,降低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氢化泼尼松联合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的联合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含顺铂30mg/(m2·d)×3d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观察组26例接受氢化泼尼松联合托烷司琼治疗,对照组26例接受托烷司琼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氢化泼尼松联合托烷司琼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单用托烷司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氢化泼尼松联合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方案的联合化疗中能有效地减轻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程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62例接受含顺铂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病人于化疗前使用托烷司琼止吐,对照组30例病人使用昂丹司琼。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完全控制率托烷司琼优于昂丹司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预防含顺铂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预防含顺铂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人选62例接受含顺铂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病人于化疗前使用托烷司琼止吐,对照组30例病人使用昂丹司琼。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完全控制率托烷司琼优于昂丹司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预防含顺铂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延迟性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延迟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接受顺铂联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推注、托烷司琼6 mg静脉滴注,根据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急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86.4%和82.6%,对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0.9%和82.6%,两组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延迟性恶心的有效率为63.6%和34.8%,对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为72.7%和47.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和托烷司琼对急性及延迟性恶心、呕吐均有效,但预防延迟性恶心、呕吐,盐酸帕洛诺司琼的效果优于托烷司琼。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04-106+111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就诊的104例癌症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帕洛诺司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4周期和6周期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化疗4周期恶心反应发生率(78.00%)高于研究组(59.26%),对照组化疗6周期恶心反应发生率(90.00%)高于研究组(75.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4周期呕吐反应发生率(70.00%)高于研究组(59.26%);对照组化疗6周期呕吐反应总发生率(86.00%)高于研究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8.00%)与研究组(9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更好,且未观察到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顺铂剂量分割和常规剂量单次给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一线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为晚期NSCLC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32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其相应病理类型采用含顺铂两药联合方案化疗,其中A组顺铂75 mg/m2(静滴,d1),B组顺铂25 mg/m2(静滴,d1~d3),两组患者均采取CINV的预防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化疗后第2天和第7天判断恶心呕吐程度分级,使用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学会止吐工具来评估患者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缓解情况,均在化疗2个疗程后判断近期疗效。结果:化疗后24 h,B组2、3级恶心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1、2级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4 h,B组恶心缓解率、呕吐缓解率均高于A组(均P<0.05);化疗后7 d,B组1、2级恶心发生率高于A组,而3级恶心发生率低于A组,B组患者1级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患者,而2级及以上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7 d,B组恶心缓解率、呕吐缓解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单次给药,顺铂剂量分割方案能减轻晚期NSCLC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急性CINV的发生率,但对延迟性CINV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的影响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3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糖耐量正常的110例患者纳入正常糖耐量组,将合并T2DM的113例患者纳入T2DM组。随访患者既往接受含铂方案化疗时CINV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CINV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Ⅰ级恶心发生率低于正常糖耐量组,Ⅱ~Ⅲ级恶心发生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组Ⅰ级呕吐发生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Ⅱ~Ⅳ级呕吐发生率低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化疗后24 h内,T2DM组首次发生CINV的患者比例低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结束24 h后,T2DM组首次发生CINV的患者比例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CINV持续时间长于正常糖耐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T2DM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CINV易延迟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呕吐程度较轻,但恶心程度多为中重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顺铂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个月,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分别为4.4个月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多西他赛相当,但末梢神经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由顺铂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 4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于化疗前 1d开始给予国产盐酸托烷司琼或进口盐酸托烷司琼 ,1次 d ,5mg 次 ,连用 6d ,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入选患者全部按试验要求完成现察 ,国产盐酸托烷司琼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方面及发生其它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在控制含顺铂化疗所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含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和对照组(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观察各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防治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1.6%,观察组与对照组防治急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65.0%和5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防治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是75.0%和52.6%,观察组与对照组防治迟发性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32.5%和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顺铂方案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50例含顺铂20 mg/(m^2·d)×5 d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接受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24例接受托烷司琼治疗。观察患者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延迟期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及无呕吐发作率。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延迟期呕吐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延迟期无呕吐发作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便秘、腹部不适,症状轻微,患者耐受。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顺铂化疗所致的急性期、延迟期呕吐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大肠癌化疗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线大肠癌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前30 min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采用针刺穴位治疗。观察周期为5 d。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消化道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持续天数及追加止吐药剂量。结果:化疗第1天,两组患者的呕吐、恶心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2天至第5天,两组患者的呕吐、恶心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呕吐、恶心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患者的呕吐持续天数及追加止吐药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呕吐持续天数及追加止吐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能有效缓解大肠癌化疗患者的胃肠道毒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蒋梅  周岱翰  郭然  张晶  张琦璐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51-2056
背景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中药穴位贴敷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防治CINV方面可发挥一定疗效,研究穴位贴敷预防CINV,对于提高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预防CINV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5-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共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姜橘暖胃膏组75例,对照组65例(剔除首次化疗前确认不能继续参与研究者)。后续过程中姜橘暖胃膏组脱落1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在化疗时接受常规预防CINV方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姜橘暖胃膏组在常规预防方案的基础上加予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化疗第1~5天每日记录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及相关不良反应,于化疗第5天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姜橘暖胃膏组急性期CINV的有效控制率(ORR)与对照组比较(98.5%比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姜橘暖胃膏组延迟期CINV的ORR高于对照组(100.0%比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姜橘暖胃膏组第2~4天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橘暖胃膏组患者第1~5天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橘暖胃膏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P<0.05),主要体现在疲乏和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方面(P<0.05)。两组解救治疗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橘暖胃膏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延迟性CINV有效,并能缓解疲乏及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总体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DPN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阴活血柔肝汤口服配合针刺干预,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活血柔肝汤联合针刺治疗阴虚血瘀型DPN,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缪永辉 《当代医学》2011,17(36):8-9
目的 探讨单用托烷司琼不同给药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12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①对照组(control组)、②切皮前用药组(A组)、③切皮前和缝皮后联合用药组(B组)和④缝皮后用药组(C组).分别记录术中以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化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CINV)是化疗当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在含有顺铂的化疗方案中,其发生率几乎达到100.0%,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持续的消化道反应特别是迟发性恶心呕吐而对化疗产生恐惧,甚至中断治疗,或即使坚持治疗,也因为控制不良的呕吐、进食差而发生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使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目前,根据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和激素的联合使用来治疗,随着5-HT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等止吐药物的广泛应用,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但迟发性恶心呕吐仍未得到良好的控制。中医学认为本病乃正气亏虚、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故多采用扶正祛邪、降逆止呕之法来治疗,临床疗效明确。其中中医外治法因其副作用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针刺、艾灸及脐疗等方法来治疗该病。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道疾病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调整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国内外研究者对针刺等疗法的机制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大量研究,推荐针灸等外治法作为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补充替代疗法,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李娜  熊娇  嫣静  王瑞雪  付立仙 《重庆医学》2018,(12):1635-1638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洛铂在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实施新辅助化疗的58例LACC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9例患者(A组)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新辅助化疗方案,29例患者(B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根治性宫颈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预后.结果 A组患者的缓解率82.76%,总有效率100.00%;B组患者的缓解率68.97%、总有效率96.5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上皮癌抗原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过程中,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7.24%、6.90%,B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8.28%、3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A组总生存率为68.97%,B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为62.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5,P=0.581);两组患者的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1,P=0.537).结论 紫杉醇联合洛铂在LAC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中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体针缪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50例。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情志调护;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维溴铵片50 mg口服,3次/d;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缪刺法治疗。治疗6 w后采用胃肠症状评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针刺组、西药组、空白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80.00%、5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西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刺法结合匹维溴铵能够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结合护理干预防治胃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化疗前给予托烷司琼及甲氧氯普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埋籽及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籽结合护理干预能更加有效的缓解胃癌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并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