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膝关节熏洗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3周末,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观察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治疗1、2、3周末,两组VAS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下降(P<0.05),两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末,两组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可以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双侧KOA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按热敏灸操作步骤区分热敏灸组(治疗组)和常规艾灸组(对照组),每组30例,以双侧犊鼻、阳陵泉、鹤顶6穴为施灸部位,每穴灸疗时间大约15 min,每日1次,连续6 d为1个小疗程,小疗程间隔1 d,总疗程为4个小疗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总疗程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在总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以不良反应指标的分级评定方法来评价其配合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在总疗程后关节疼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以上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常规艾灸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无创无毒副作用,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肿胀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osteocalcin,BGP)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膝关节肿胀评分、WOMAC评分、血清bFGF、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血清OPG、BGP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膝关节肿胀评分、WOMAC评分、血清bFGF、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血清OPG、BG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治疗KOA可改善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有效抑制血清bFGF、TNF-α水平,促进血清OPG、BGP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热敏灸联合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近2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85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3例,给予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92例联合热敏灸方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优(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P 0.05)。结论热敏灸联合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并调节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42例被确诊的单侧中重度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价患者膝关节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隔物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DP)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明确该疗法的临床作用特点与优势,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KOA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中药外敷联合TDP治疗,对照组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膝骨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及国际上公认的五种评分表(VAS疼痛评分表、Lequesne指数评分表、WOMAC骨关节炎评分量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WHO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并对该疗法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膝骨关节炎症状积分、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AC量表积分、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膝骨关节炎症状积分、VAS评分、Lequesne评分、WOMAC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ysholm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隔物外敷联合TDP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隔物外敷联合TDP疗法能有效缓解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安全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8-1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进行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检测两组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41%(P0.05);治疗后,研究组关节液中IL-1β、TNF-α、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有效调节关节液中IL-1β、TNF-α、PGE-2表达,阻断骨关节炎病理发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6):493-495
目的探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积液型KOA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积液抽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膝疼痛,以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患膝功能,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4/60)、78.33%(47/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871,P<0.05)。结论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KOA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火-热敏灸与单纯雷火灸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条施以热敏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雷火灸条悬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周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疼痛VAS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VAS评分及WOMAC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WOMAC疼痛评分、WOMAC身体功能评分、WOMAC总分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后4周,两组WOMAC僵硬评分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身体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WOMAC身体功能评分、WOMAC总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96.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热敏灸较单纯雷火灸治疗KOA在短期内疗效更优,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热敏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作用,但耗时长而大多只针对局部,对整体调整不足;联合对刺法可以起到更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热敏灸结合对刺法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观察其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的热敏灸。 方法 所有的受试者均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门诊,将合格受试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灸的方法,为在患侧膝周以内外膝眼为主的穴位进行热敏灸。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加对刺的方法,先采用对刺的针刺法,选取患侧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太溪4对穴位,留针30 min。针刺后再进行热敏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周六和周日休息,观察3周。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和可视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 结果 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在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以及改善功能活动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而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更可起到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的热敏灸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雷火灸联合刺络放血疗法,雷火灸1次/d,刺络放血1次/2 d,共治疗2 w。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次/d,5次后休息2 d,连续治疗2 w,通过WOMAC评分及VA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疼痛、僵直、日常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减低,与治疗前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对照组的各项评分也均减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只有疼痛、日常活动度评分及总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僵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疼痛、僵直、日常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常规针刺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透灸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透灸法。两组治疗结束后对总体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ell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7.8%,治疗组有效率9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透灸法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温针灸疗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益胃健骨汤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均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刀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胃健骨汤,每日1剂,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评分和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y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和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刀联合益胃健骨汤内服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并调节MMP-3、IL-1β、TNF-α等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脊通督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调脊通督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评分(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量表系统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及PR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PPI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脊通督针法取穴简便,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动力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动力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m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晕针情况,而试验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动力灸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联合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手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后的Lysholm和Kujala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总分分别为(80.93±4.21)、(74.29士4.48)分,观察组患者跛行、关节绞索、承受重量、疼痛、不稳定、上下楼、关节肿痛、下蹲起立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Kujala评分总分分别为(76.48土6.54)、(68.34±6.22)分,观察组患者跛行、步行距离、承受重量、下蹲、上下楼、跳跃、跑步、膝关节疼痛、长时间屈膝、髌股异常活动、膝前肿胀、膝关节曲弯受限、大腿肌肉萎缩的髌骨Kujal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联合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手术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髌股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KOA的病人138例(均为单膝),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单纯关节镜下清扫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关节镜下清扫术结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不同分期KOA病人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所有病人治疗2个月后,不同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KOA病人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2组对应的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病人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Ⅰ级和Ⅱ级病人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ysholm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Ⅲ级、Ⅳ级病人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康复训练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清理术能明显改善KOA病人膝关节功能并减轻其疼痛,术后结合康复训练能进一步减轻Ⅰ级和Ⅱ级病人的痛感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预防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8例行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关节康复治疗(TDP灯照射+被动关节器行关节训练+股四头肌舒缩及踝泵运动等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主穴取委中、内膝眼、外膝眼和足三里等)辅以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以术后3 d至14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ADL评分等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对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ADL评分等的改善更为显著,除关节活动度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雷火灸辅以推拿手法治疗能有效预防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田海英 《当代医学》2022,28(2):53-56
目的 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接受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温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部活动度、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人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腰椎牵引,观察组行双人定位斜扳法。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JOA评分为(18.84±6.62)分,观察组为(25.08±5.52)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为(4.06±1.05)分,观察组为(2.24±1.02)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人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