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静脉复合麻醉是我院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由于两种麻醉药物的影响使患者术中血压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一些并发症的先兆,因此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6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血压变化的检测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笔者1997年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期间,通过监测血压、脉搏,并ECG连续监测下应用普鲁卡因静脉麻醉(PIC),维持麻醉中发现血压、脉搏增高增快者30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8岁。体重43~6...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分析151例老年病人硬外麻醉对血压的影响,表明:(1)麻醉后血压和脉搏均有显著下降(P〈0.01);(2)麻醉药首剂在15mL以上较14mL以下麻醉后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1);(3)腹部手术比下肢手术后血压下降更显著(P〈0.01)。作者指出,老年病人施行硬膜外麻醉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同时严密观察其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对血压、脉搏,呼吸、SPO2、心电图进行连续监测,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广泛应用于胸科特别是上腹部手术的麻醉 ,这种复合麻醉方法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阻滞或全麻可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抑制应激反应 ,使麻醉更平稳 ,但由于硬膜外麻醉对交感神经的阻滞 ,加剧了循环的变化 ,血流动力学仍波动较大 ,为此 ,我科试用了全麻复合硬膜外镇痛的麻醉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32~ 6 5岁 ,ASA ~ 级。手术种类 :胆总管切开取石、胃大切、脾切除术等。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7.
8.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术中监测病人BP、HR.ECO、SP02结果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在手术中的各个时点MAP和HR的变化与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可减轻病人应激反应.循环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0例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患者血浆心钠素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麻醉后1小时、2小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经放免测定无显著性差异,与MAP也无关系。说明麻醉中药物、病种、手术方法及术中体液对血浆ANF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老年人胸腔手术时脑电功率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胞腔手术时数量化脑电图与麻醉深度的关系。方法 30例老年人胸腔手术,均为连续硬膜外复合静吸全麻,根据吸入异氟醚浓度不同分为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0.6(Ⅰ组)和MAC1.0(Ⅱ组)两组,观察术前、诱导前、插管后、切皮进胸探查、进胞后30,60min以及术毕时循环和脑电图边缘频率(SEF)、中位频率(MF)、比率(δR)和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 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拔管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舞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血压与心率(HR)变化及麻醉前、气腹后30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气腹后30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观察组患者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ΔHR、ΔSBP、Δ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拔管血压及心率变化,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与全麻条件下行子宫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 16例不孕症病人,随机分为I组(硬膜外麻组,n=8)和Ⅱ组(全麻组,n=8)。观察两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切皮前及切皮后60min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同时观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两组病人血ET在切皮前及切皮后60min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无显著变化。结论 子宫腹腔镜术在完善的硬膜外与全身麻醉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双侧肱动脉无创血压( NIBP)与桡动脉有创动脉压( IBP)的关系。方法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82例,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测量双侧无创血压及有创血压,根据有创收缩压值( ISBP)大小分为A组( ISBP≤90mmHg)、B组(90mmHg<ISBP≤120mmHg)、C组(120mmHg<ISBP≤150mmHg)和D组(ISBP>150mmHg)。对各组数值进行差异分析,并对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值做线性相关分析。结果4组患者双侧无创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有创收缩压低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B、C、D组有创收缩压高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且随着血压升高差值呈逐渐增高趋势;A、D组有创舒张压与双侧无创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有创舒张压低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有创收缩压与同侧袖带收缩压显著相关(r=0.940,P<0.01),有创舒张压与同侧袖带舒张压显著相关(r=0.925,P<0.01)。结论全麻平卧位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显著相关,在一定血压范围内,可通过无创血压对有创血压进行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糖尿患者围术期的血糖变化 ,笔者观察了 40例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施行腹部手术的 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 2 7例 ,女 1 3例 ,平均年龄为 47.5岁 ,体重 50~ 70 kg,术前血糖控制在8mmol/L左右。 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 :2 0例 (其中男 1 3例 ,女7例 ) ,硬膜外麻醉组 :2 0例 (其中男 1 4例 ,女 6例 )。1 .2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组 :咪唑安定 0 .1~0 .2 mg/kg,芬太尼 5~ 8μg/kg,万可松 0 .0 8mg/kg,司可林 2 mg/kg快速诱导后 ,气管插管 ,接麻醉… 相似文献
17.
18.
抗肿瘤药物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胃肠道及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特别为人们所关注,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报道尚少。现将我院2006年42例化疗患者的血压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对2002-01-01/2006-06-30在我院治疗的65yr以上,明显患有或曾经因冠心病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别设置为A组(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B组(单纯全身麻醉)各30例,观察全麻诱导、术中和术后病人的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ECG的变化特别是ST段的变化。
结果A组病人在术前诱导、术中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要比B组病人明显减少(P〈0.05)。
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身麻醉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时,防治术中血压骤升骤降。方法:无选择的嗜铬细胞瘤12例。入院时血压为22-30kPa,所有病例术前口服酚苄明、心动过速者,给予心得安减慢心率,同时补充血容量。手术前血压为16-20kPa。连续硬膜外阻滞的穿刺点为胸11-腰1棘突间隙,向头端置管3-4cm,分次注入1:2:1局麻药混合液,麻醉平面控制在胸5以下。全身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诱导药为硫喷妥钠,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行机械通气,手术开始前给予芬太尼。术中加用少量异丙酚,使病人处于睡眠状态,肿瘤切除后则停用,探查肿瘤时,收缩压升高大于4kPa时,静滴0.1%硝普钠,当收缩压下降达到术前水平或稍代,则减慢硝普钠滴速或停用,术中心电图、电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桡动脉测压监测。结果:12例病人手术过程中探查肿瘤时,收缩压上升≤3kPa6例,≤4kPa3例,≤4.5kPa3例,平均升高3.4kPa,而单纯用一种麻醉方法者,收缩压上升≤3kPa2例,≤4kPa3例,≤5kPa5例,≤6kPa2例,平均升高4.7kPa。分离肿瘤过程中收缩压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kPa,切除肿瘤后收缩压无明显下降。其它监测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结论:从本组有限病例来看,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嗜铬细胞瘤切除时、有助于术中很好的控制血压。避免了严重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