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大民心肌缺止再灌注损伤(IRI)时氟自由基(OFR)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112只,制作心肌IRI模型,设青、老年纪;各组分设缺血1小时,再灌注3、6、12和24小时时相点,用免疫组化法测ICAW—1蛋白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中性粗细胞(PMNs)漫润数,用硫代巴比妥醛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用黄嘌呤过氯化物酶法测定超氯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TC染色法测定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IR时,青、老年纪ICAM—1蛋白质表达、PMNs浸润、心肌梗死范围、MDA含量均明显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但MDA、SOD达峰、谷值的时间早于ICAM—1表达及PMNs浸润的峰值。这些指标老年纪变化更明显。结论 心肌缺止再灌注时,OFR的增加促进了ICAM—1表达的上调,继之激活PMN,产生大量的OFR使心肌损伤加重。这种变化在老年大鼠中表现尤为显著,可能是导致其损伤较青年组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来观测ICAM-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以了解缺血预处理对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心脏缺血/再灌注组(IR,n=20),预处理组(IPC,n=20)及假缺血组(Sham,n=20),术毕抽血5ml,查血清SOD,MDA,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CAM-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结果:再灌注2hIR组血清MDA较Sham组及IPC组有明显升高(P<0.01),IR组血清SOD较Sham组及IPC组有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2h后,IR组心肌ICAM-1mRNA表达较IPC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有效的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同时对于心肌ICAM-1mRNA表达具有下调作用,且后者有可能是前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生物膜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及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灌注组(I/R)、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造成缺血,再灌2h后分别取出小肠、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Ca^2 -Mg^2 -ATPase的含量。结果 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小肠、肝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SOD、GSH-PX、Ca^2 -Mg^2 -ATPase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而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时给药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工生物膜能减少大鼠脂质过氧化,改善ATPase功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及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牛磺酸对大鼠缺血心肌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关系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心肌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2 -ATPase活性及MDA(丙二醛)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在心肌中的表达量。结果: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可致心肌线粒体MDA含量升高,SOD和Ca^2 -ATPase活性下降;缺血心肌Bax蛋白表达呈显著升高;牛磺酸能明显减少缺血心肌线粒体MDA的生成,降低心肌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导致的心肌缺血损伤与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糖舒在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损伤中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50mg/kg)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脂糖舒(0.5g/kg和1.0g/kg)灌胃,连续8周,并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Na^+-K^+-ATPase)和Ca^2+-Mg^2+-ATP酶(Ca^2+-Mg^2+-ATPase)的活性。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糖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SOD、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两脂糖舒组血糖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而SOD、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③与脂糖舒1组比较,脂糖舒2组除Ca^2+-Mg^2+-ATPase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血糖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和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自由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组织酶的活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体外循环(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酯酶A2(PLA2)和ATPase活性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猫CPB模型的基础上,比较IP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PB中心肌组织PLA2及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Ca^2 -ATPase活性。结果 IPC处理组可明显减轻CPB中缺血再灌注导致的PLA2活性升高和ATPase活性下降。结论 IPC可能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期间的Ca^2 超载及抑制细胞膜磷脂水解而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兔未成熟心肌摄钙功能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悟  李彤  杨景学  金峰  李庆  别良峰 《医学争鸣》2003,24(3):206-209
目的:从亚细胞水平研究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摄钙功能,及其mRNA表达.方法:将48只兔随机分为4组,进行Langendorff灌注.组I:幼兔,单纯灌注30min;组Ⅱ:幼免,灌注30min,停搏60min,再灌注30min。组Ⅲ和组IV为成免,处理分别同组I和组Ⅱ,进行对照.测定各组心功能、冠状动脉流出液血气,单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肌浆网钙离子—三磷酸腺苦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SR Ca^2 -ATPase)活性,肌浆网^45Ca^2 摄取,并用斑点杂交(dot blot)检测SR Ca^2 —ATPase mRNA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成熟与末成熟心肌均发生钙超载(P>0.05).成熟心肌SR Ca^24—ATPase活性,SR ^45Ca^2 摄取初始量,SR^45Ca^2 摄取最大量明显减弱,SR Ca^2 —ATPase mRNA表达明显上调,未成熟心肌则变化不明显,两相比差异显(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未成熟心肌SR Ca^2 —ATPase活性恢复率,SR ^45Ca^2 摄取恢复率,明显高于成熟心肌,SR Ca^2 —ATPase mRNA表达上调明显低于成熟心肌.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机制不同于成熟心肌:SR钙摄取功能在钙超载损伤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植酸钠对饮食所致高脂血症大鼠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周龄的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正常饮食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模型对照组)、高脂饮食+100mg/kg植酸钠(高剂量植酸钠组)、高脂饮食+50mg/kg植酸钠(低剂量植酸钠组)。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氧化应激、心肌瘦素、心肌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显著提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水平,降低心肌Na^+,K^+-ATPase、Ca^2,Mg^2+-ATPase和瘦素水平;高剂量或低剂量植酸钠组均可显著升高血清SOD、GSH—Px、CAT抗氧化酶水平,增高心肌Na^+,K^+-ATPase、Ca^2+,Mg^2+-ATPase水平,降低MDA含量,但对血脂水平无显著影响。高剂量植酸钠组还可显著增加心肌瘦素水平。结论植酸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至少包括抗氧化作用和增加心肌细胞的瘦素表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芯芭抗氧化自由基及对怠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小鼠肝组织匀浆,观察芯芭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怠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了芯芭对肾缺血存灌注后MDA、SOD以及肾组织Na^ ,K^ 一ATP酶和Ca^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使用芯芭后,与对照组比较,MDA明显下降,SOD,Na^ ,K^ 一ATP酶和Ca^ —ATP酶活性显著上升。结论:芯芭有较强的抗氮化作用,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MHIP)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比较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MHIP组小肠组织湿干重比、Ca^2 .Mg^2 .ATPase含量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酸(MDA)活力、总抗氧化(TAX)能力的变化,并观察各组肠组织超微结构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湿干重比值增高、LDH、MDA含量极明显上升(P<0.01),Ca^ 2.Mg^2 .ATPase、SOD活性及TAX能力明显下降,Bcl-2和Bax蛋白表达密度值明显增高(P<0.01);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及MHIP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小肠湿干重比值减小、LDH、MDA含量明显下降,Ca^2 -Mg^2 .ATPase、SOD活性及TAX能力明显上升,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增高,Bax蛋白表达光密度值降低(P<0.01,P<0.05),Bcl.2/Bax光密度比值明显增高。结论 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关系。方法:56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P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高氧液灌注组(HBO组)。分别取缺血危险区心肌,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的表达;检测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HBO组、IR组SOD活性均较P组降低(均P〈0.05);MDA含量则较P组增加(均P〈0.05)。HBO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组明显减小(P〈0.05)。ICAM-1的表达,IR组比HBO、P组都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高氧液处理可下调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CAM-1的表达,使SOD活性升高,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吗啡肽-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内吗啡肽-1后处理组(EM50组)、内吗啡肽-1+渥曼青霉素后处理组(EM50+Wort组)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后处理组(Wort组)。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期间动态监测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等生化指标,RT-PCR检测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磷酸化Akt蛋白和总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M50组心率和血压有所增高(339.94±26.65 vs 284.01±34.99;75.02±14.45 vs 55.83±20.98,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丙二醛含量或活性下降(P<0.0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132.77±8.25 vs 84.10±12.42,P<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较高(0.61± 0.06 vs 0.38±0.04,P<0.05),Bax基因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1.70±0.39 vs 3.78±0.71;0.30±0.08 vs 0.53±0.07,P< 0.05),Bcl-2基因的表达量升高(1.20±0.44 vs 0.55±0.25,P<0.05);与EM50组比较,EM50+Wort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丙二醛含量或活性增加(P<0.0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P<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Bax基因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EM-1后处理可调节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对EM-1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发挥一定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表没食子酸酯(EGCG)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丹参(SM,100mg/kg)组,EGCG1(10mg/kg)组和EGCG2(20mg/kg)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ATP酶活性和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IR组大鼠心肌MDA及血浆LDH明显升高,SOD及ATP酶活性则显著降低(P<0.01);EGCG和SM均能显著,降低MDA与LDH,明显增加SOD与ATP酶活性(与IR组比,P<0.01),并且EGCG(20mg/kg),降低MDA与LDH的作用较SM(100mg/kg)更明显(P<0.05)。结论:EGCG通过抑制脂过氧化反应和提高心肌SOD与ATP酶活性,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滇南小耳猪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5),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缺血后处理组(IPC组,n=5).用球囊封堵冠脉建立猪闭胸式心肌梗死模型,术中监测心电及血压,测定缺血前、再灌注2 h及24 h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再灌注72 h采用2,3,5氯化三苯基氯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24 h 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再灌注2 h,24 h 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力明显增加(P<0.05);(2)假手术组未发生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塞的面积分别是(23.26±3.13)%,(10.89±2.02)%,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塞面积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猪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提高抗氧化物质SOD活性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大鼠心肌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织间液钙离子浓度,比较IR前后心肌胞膜钠钙交换体(NCX)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对钙超载的意义。方法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和对照组,以微透析技术连续收集心肌组织间液标本,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钙离子浓度。IR组通过结扎(20min)后松解(60min)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结束时收取左心室缺血区和右心室心肌行NCX mRNA定量PCR检测,实验前后采血检测血钙和肌钙蛋白T(cTnT)。对照组免除结扎、松解前降支,其余操作与IR组一致。结果 IR组血浆cTnT浓度显著升高[对照组vs IR组,ng/mL:(1.62±0.60)vs.(4.29±2.22),P=0.031]。IR组心肌组织间液钙离子浓度在缺血期无明显变化,再灌注20min显著下降,心肌析出液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vs.IR组,ng/mL:(224±31)vs.(136±39),P=0.002]。血浆Ca2+浓度实验前后无显著差异。心肌细胞膜NCX mRNA表达水平在组间和组内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组织间液钙离子浓度在缺血期无明显变化,再灌注期迅速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与胞膜NCX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于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大鼠离体缺血 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和心功能测定程序记录左心室压力波形并作各项参数分析 ,同时检测不同时刻冠状静脉流出液中的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并作冠脉流量和心肌含水百分比测定。结果 研究发现NAC能够显著改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 ,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舒张性 ,减轻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程度 (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 ,但心肌含水量、冠状动脉流量、冠脉流出液中SOD活性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提示NAC的心肌保护作用与加强GSH的抗氧化能力和自身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NAC能够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和CO含量可能对发生了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丹  孙品兰  罗明军  黄春  张乐星  谭祥惠 《重庆医学》2012,41(5):461-462,465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Z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ZG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引起心肌缺血,放松丝线给予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ZG低、中、高剂量组,于末次灌胃1h后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于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IL-1β、Ca2+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ZG 3个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和SOD活性升高,IL-1β、Ca2+和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G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钙超载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对内吗啡肽-1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5组(n=9/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内吗啡肽-1后处理组(EM50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剂苍 术苷后处理组(Atr组)和内吗啡肽-1+苍术苷后处理组(EM50+Atr组)。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经颈动脉插管至左 心室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浆,检测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I、 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细胞色素C等生化指标,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采用Evans blue 和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S 组比较,IR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M50组心率和血压有所增高(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 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细胞色素C含量或活性下降(P<0.0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P< 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EM50组 比较,EM50+Atr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细 胞色素C含量或活性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 表达量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内吗啡肽-1后处理可能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线粒体中Cyt-C 的释放,下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