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海燕  韦炳华 《中国药事》2013,(10):1103-110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2年上报的241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大类,其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其次是心脑血管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ADR累计的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坚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所收集的20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3月所收集的36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主导地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的76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涉及药物品种33个,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占36.84%);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导致的ADR比例最多(占7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6.58%).结论:应高度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合理用药教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19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赛成 《安徽医药》2007,11(10):958-959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及时收集、报告ADR,分析导致ADR的因素,有助于人们对药物的认识,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以下对2006年我院的ADR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以供临床参考。1资料与方法1.1 ADR资料来源门诊病人退药时药师询问并记录其ADR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215例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物分布、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5例ADR报告共涉及78种药物,抗菌药物导致ADR最高(55.13%);静脉滴注引起ADR占78.60%;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52.56%)为主;严重的ADR有22例(10.23%)。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减少ADR的主要措施,同时医师、护士、药师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8-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上报的22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ADR报告中60岁以上年龄段构成比最高;静脉给药的ADR占58.52%,是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86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4.10%,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总例数的37.12%,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0.
万宏 《中国药房》2014,(19):1823-1824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襄阳市中医医院近2年中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ADR中,女性患者较多,以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为常见;诱发ADR前5位的中药剂型全部是注射剂。结论:应加强中药ADR监测,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文九芳 《医药导报》2012,31(4):539-541
目的 研究和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6月上报424份ADR报告进行分析. 结果42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15,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ADR以>60岁年龄段最多,占31.37%;静脉滴注导致的ADR最多,占86.08%;涉及的药物品种中,由抗微生物药品导致的ADR最多,占42.92%;其次为抗肿瘤药,占9.2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26%. 结论 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ADR的报告、监测和分析评价,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份发生的10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8.8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比例最大,占70.19%;累及器官/系统方面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62.16%。结论:抗感染药物应用及静脉滴注用药是产生ADR的主要因素。临床应加强ADR高发生率品种的监管,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强化ADR的监测报告,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上报的86例报告,分别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物分布、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报告共涉及46种药物,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为64例(74.4%);抗精神药物导致ADR最高(77.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4.7%)为主;严重的ADR 8例(9.3%)。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减少ADR的主要措施,同时医师、护士、药师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收集整理的15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共69例占43.40%;静脉滴注方式引起ADR 99例占62.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普遍,共81例占50.94%.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特别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过程,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余知妍 《海峡药学》2022,(6):146-149
目的 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我院2018~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共20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ADR发生比例高于男性,50岁以上患者易发生ADR,抗肿瘤药和抗感染药最容易引起ADR,ADR所致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在胃肠道系统。结论 ADR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型,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韩杰霞 《北方药学》2016,(7):186-188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保障临床用药合理与安全.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179例儿童ADR报告.结果:179例ADR报告中静脉输液致ADR发生率最高,占96.65%;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4.75%.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应针对性加强我院ADR检测及上报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7~2009年我院48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2007~2009年医院上报的48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于各个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中ADR病例占27.20%;ADR病例男女比例为1∶1.43;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ADR为主,占75.2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数的38.91%;中成药引起的ADR占总数的35.6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系统最常见,占30.94%。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2018年某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441例ADR报告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441例ADR报告中,一般ADR居多(385例,87.30%);男性患者(229例,51.93%)略高于女性患者(212例,48.07%);发生ADR最多的药品为中药注射剂105例(23.81%),其次为抗脑血管病用药87例(19.73%);静脉滴注是发生ADR的主要给药途径362例(82.09%);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296例次(58.97%)和全身性损害78例次(15.54%)。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临床药师应加强相关培训与ADR数据分析,并及时反馈临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ADR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408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锦  毛晨梅 《安徽医药》2017,21(6):1150-1153
目的 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2014年408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08例ADR中,严重不良反应11例,其中9例均通过静脉给药引起,另外1例是检查前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引起,1例是双氯芬酸栓肛塞退烧中发生.10岁以下儿童发生ADR较多,共390例(95.59%);抗感染药物发生ADR最多,共226例(55.39%);静脉途径最易引起ADR,共341例(83.5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为常见,共345例(84.56%). 结论 应注意儿童用药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史等,加强ADR监测,有效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集到的113例ADR进行汇总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占95.58%;发生ADR的前3位药品种类分别为: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循环系统用药;ADR发生频率最高的前3位药品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洛美沙星、掊丙酯;ADR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症状为最常见。结论:应加强静脉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及循环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观察用药过程发生的ADR,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