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肇庆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肇庆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肇庆市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10 112例,报告发病率为263.70/10万,死亡病例8例,病死率为0.21/10万;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15 030例,报告发病率为383.6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手足口病以4-7月发病较多,城区或城乡结合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区域.手足口病发病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2010年以EV71为主要流行毒株,2011年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oxA16相继成为优势毒株.2010年重症病例比例与EV71构成比成正相关关系(r=0.573,P<0.01).结论 肇庆市手足口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及年龄的差异,重症病例发生与EV71构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的疫情动态,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09-2010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从哨点医院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疫情高发趋势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城乡结合部一直是高发疫区,但从市区向农村扩散的程度增强;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增大,托幼儿童减少;EV71取代CoxA16成为近期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毒株交替出现,故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9-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病原学分类情况。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咽拭子及肛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结果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每年有1个高峰和1个次高峰。第1个高峰4~8月的病原体为CoxA16、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同时存在,次高峰为11月~次年1月,病原体主要为CoxA16。结论 CoxA16、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广州市近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和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江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 080例,年发病率分别为88.90/10万、185.35/10万、263.66/10万;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蓬江区、鹤山市;2009-2011年共发生13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发病高峰为5-7月;报告5岁以下病例占总数的93.15%(22 430/2408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3:1.结论 江门市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别、年龄差异,预防控制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明确手足口病痛原体主要型别,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疲情三间分布特征;采集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毒株中的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用RD、Hep-2细胞对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湖南省2008年共报告27 133例手足口病病例,死亡11例,报告发病率为42.66/10万;全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广泛分布于全省121个县市区,以散发为主.病例男女性别比1.81:1;以5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9.43%,其中3岁以下(含3岁)4-龄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9.33%.采集了标本的719例病例中,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为42.56%,其中EV71阳性者占总阳性的78.10%,且一般(轻症)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42.11%)与重症和死亡病例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5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28),但一般(轻症)病例中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32.31%)与重症和死亡病例EV71病毒检出阳性率(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2).病例咽拭子、疱疹液、粪便或肛拭子检出的阳性率较高,均在50.00%以上,而脑脊液、血液样本中未检出阳性.59份临床诊断病例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10株,其中EV71型病毒7株,CoxA16型病毒3株.结论 手足口病在湖南省境内常年发生,5~7月是高发时期;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易导致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咽拭子、疱疹液、粪便/肛拭子是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较敏感标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福田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检测和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福田区2011-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2119例,年均发病率为181.64/10万,累计报告重症52例,死亡3例,以EV71感染为主;时间分布上除2015年外均呈双峰流行为主,具有夏秋季高发的特点;地区分布上主要聚集在流动人口密集的老旧城中村;人群分布上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以男童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城中村散居儿童的健康宣教以及社区隔离的指引,并且完善基于实验室检测的的手足口病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宁市邕宁区手足口病病原的分布特征和优势流行病原,分析肠道病毒血清型变化,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哨点医院首次就诊临床诊断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Real-time RT-PCR法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合计检测临床标本132例,阳性标本113例,总阳性率为85.61%.其中2011年阳性率为89.71%,优势病原株是CoxA16型,占73.77%;2012年阳性率为81.25%,优势病原株以EV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分别占40.38%和57.69%.患病儿童以1~3岁儿童为主,占77.27%.结论:南宁市邕宁区2011年手足口病优势病原株是CoxA16型,2012年以EV71型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EV71型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优势病原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1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来自濉溪县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特异性核酸,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51例HFMD患者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8.69%(72/251),EV71阳性率为19.92%(50/251),Cox A16阳性率为6.77%(17/251),其他HEV阳性率为1.99%(5/251)。72例检测阳性病例中,EV71阳性病例50例占69.44%,Cox A16 17例占23.61%,CoxA16在年检测阳性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病毒在每年病原检测比例中都处于较高水平,为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流行高峰主要是每年的3~6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幼儿,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在性别、年龄、流行季节方面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中,病原体主要为以EV71和Cox A16,其中EV71是优势病毒型,应加强1~3岁婴幼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9.
2011~2015年合肥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11 ~2015年合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手足口病发病资料来自2011~ 2015年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病原学检测数据来自监测点和现场调查采样,统计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对粪便标本采用RT-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196.11/10万,发病高峰在4~6月,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发病人数的94.45%;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优势株,感染机体引起重症手足口病风险较大.进化树分析表明合肥市EV71属于C4a亚型.幼儿园健康儿童病毒携带率6.80%,均为其它肠道病毒.结论 合肥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EV71是优势株,为C4a亚型,与中国大陆优势毒株流行趋势一致.在做好全面防控的同时,应重点做好5岁以下儿童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开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开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县2009-2013年共发生手足口病3 753例,年均发病率为61.05/10万,主要集中在4-7月,男女性别比为1.60∶1。5岁以下病例占总报告数的94.33%。实验室诊断病例265例,其中EV71型95例、CoxA16型63例,其他肠道病毒107例。结论开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地区以及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的肛拭子标本从哨点医院获得,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疫情暴发月份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市区病例构成从2008年下半年的48.32%逐步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35.09%,农村地区则从2008年的11.95%逐步升至24.67%,城乡结合部相对稳定在40.30%左右;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病例数构成比从2008年下半年的60.04%增至2011年的68.92%,托幼儿童则从2008年的38.09%降至2011年的28.27%,学生病例2009年以来相对稳定在2.55%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结论 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不断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型别的毒株交替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09年重庆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患儿粪便标本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相关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以了解新分离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将47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标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RD)进行分离培养,采用EV、EV71、Cox A16特异性引物对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上清进行PCR鉴定,同时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形态,将鉴定的病毒基因组分为4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PCR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 在47例HFMD患儿临床标本接种RD细胞培养中,有7份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RT-PCR检测有3份呈EV特异性引物及EV71特异性引物阳性,而所有标本Cox A16特异性引物检测为阴性,EV71特异性引物的PCR产物测序结果证实为EV71病毒,同时用电镜观察形态病毒感染的RD细胞,为圆形无包膜病毒颗粒,证实所分离病毒为EV71.测序获得的3株EV71病毒基因组全长分别为7 409、7 406 nt和7 404 nt,其VP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Blast分析表明重庆毒株Chongqing-2-09-China(GQ994990.1)、Chongqing-3-09-China (GQ994991.1)均与安徽阜阳2008年分离的3株EV71毒株同源性较高,重庆毒株Chongqing1-09-China (GQ994989.1)与2005年台湾分离984 polyprotein、1235 polyprotein序列毒株同源性最高,进化分析表明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 新分离的重庆EV71毒株基因组序列符合肠道病毒特征,与国内2008年安徽阜阳及台湾2005年分离的EV71病毒可能具有相同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深圳市南山区2012-2014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的新特点,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山区手足口病例周分布和112例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2012-2014年南山区手足口病流行每年存在两个高峰,约第17-27周(5-7月)出现全年第一个发病高峰,约第36-40周(9-10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病例人群男性多于女性(1.33∶1),1~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8.6%,病例大多伴发热,出现手、足、口、臀等部位典型的皮疹,在由手足口病引起的并发症中以神经系统为主,占72.3%.在EV71型引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病毒中,2012和2013年占20.0%,2014年占43.5%.结论 南山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在不同年度的流行时间存在一定差异.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中,2014年较上两年有较大上升.因此,需加强手足口病监测,有效预防手足口病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肇庆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肇庆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71例,无死亡病例.2011-2012年的病例报告时间较集中,男女性别比为2∶1,发病以1-3岁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和高要两个地区.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81.87%(140/171),其中EV71病毒106份、其他肠道病毒29份、CoxA 16病毒5份.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流行具有周期性,主要由EV71病毒引起,需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做好乡镇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以来清远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清城区石角镇共有手足口病1 601例,聚集性疫情2起,发生在本镇的两间幼儿园。2012年出现重症5例,死亡1例。2009-2012年病例数分别为80、458、541和522例。2010年发病率为633.78/10万,较2009年上升了572.50%。5-6月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91.88%。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76%。临床诊断病例1 589例(99.25%),实验室诊断12例(0.75%)。结论由于幼托机构传染病管理存在漏洞,导致了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特别是5-6月份,5岁以下婴幼儿的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例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0年5月至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全市各大医院的99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脑脊液、咽拭子、粪便等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在检测的682份EV阳性标本中,EV71阳性率偏高,为总数的48.9%,而CA16阳性率较低,为总数的5.71%;在99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占62.12%,女性患者相对较少,占37.88%;0~4岁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占所有患者的92.99%;5~7月的夏季为手足口病感染的高峰期,其阳性率占98.9%。结论惠州市2010年5月~12月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为主,0~4岁的男性儿童是感染肠道病毒的高危人群,5~7月的夏季较为高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2010--2012年五华县哨点监测医院诊治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总肠道病毒(Ev)、EV71和CoxA16核酸。结果共采集152例病例粪便标本,EV阳性115例,阳性率75.66%,不同年份E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3.03%、18.42%和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流行优势株为EV71,2011—2012年流行优势株为其他肠道病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种型别的肠道病毒全年交替变更流行。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株发生动态改变。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研究,掌握毒株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