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位停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对2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合并不孕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异位停配合腹腔镜手术)104例和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109例。治疗组术后给予异位停中药汤剂口服,连续用2个疗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其他药物干预。结果:用药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随访1年,两组半年内妊娠数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3个月内妊娠数、1年内妊娠数及总妊娠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术后配合异住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术后半年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异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0例给予内异胶囊口服.对照组108例给予丹那唑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R82.00%、对照组56.4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痛经程度均明显减轻,痛经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P〈0.01)。结论:内异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使用红藤方治疗,西药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分析两组患者在每个周期内的身体症状改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西药对照组为85.9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痛经症状的改善中药治疗组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安全性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方能改善子宫内膜的病理状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张煜  陈慧 《中医药导报》2013,(11):128-12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改善及心理状况影响效果。方法:将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病灶根治术及西医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全程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情况及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痛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痛经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仍痛经的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口服中药制剂及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结果:中药制剂治疗痛经症状有效率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能够缓解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痛经症状且效果比西药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单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33-13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患者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炎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患者痛经、不规则腹痛、盆腔包块复发情况;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术前、术后1d、术后3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痛经、不规则腹痛、盆腔包块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方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痛经、不规则腹痛、盆腔包块复发情况,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还可以改善患者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口服中药,对照组于术后1周内皮下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对患者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增加趋势,能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60例,并与开腹手术组60例作对照。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抗感染,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妊娠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能完成剖腹手术所能进行的手术操作并达到相应疗效,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对于不孕患者可达到与剖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冲降逆活血通络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疗效和血清CA125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予以内异方煎剂口服,整个月经周期连续服用,连服用三个月经周期。采用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痛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服药后患者血清CA125降低明显,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经症状也明显缓解,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冲降逆化瘀通络法能较为有效的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妈富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随机给予妈富隆、孕三烯酮和达那唑治疗。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经过妈富隆、孕三烯酮、达那唑药物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缓解,但组间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妈富隆不良反应最少。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100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100例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组,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35缓解率35%。加服中药观察组,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89缓解率89%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好,痛经缓解率增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到200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后应用内美通和诺雷得的症状缓解率、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术后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内美通组和诺雷得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9.58%和92.9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O.05);妊娠率分别为52.38%和79.49%,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5);复发率分别为18.75%和5.2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诺雷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10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2.5%72.9.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6%及15.1%(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吴述   《江西中医药》2013,(12):35-3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从多角度阐明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经腹腔镜术后诊断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后排卵前予丹术消异方治疗,排卵后予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术后不追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受孕率、流产率、复发率及血清8-iso-PGF2α与GSH-Px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受孕率、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复发率、8-iso-PGF2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8例,行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单行腹腔镜手术。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8%,术后受孕率为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3.3%和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受孕率。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术后散结镇痛胶囊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散结镇痛胶囊和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停药后对复发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145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组和孕三烯酮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和复发率,妊娠率。结果各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0.01),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在腹腔镜术后加用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组方治疗内异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70例和西药组70例,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药方剂“消异汤”加米非司酮口服,西药组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5.7%,严重痛经患者服用中西药后痛经程度评分2.13与服用西药者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异汤加服米非司酮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9.
祛异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药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机理及疗效结果。方法: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服用祛异康;对照组10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在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或结节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80·0%;在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症状及缩小包块上,观察组的疗效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异康可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缩小盆腔内膜异位病灶,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的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莪棱胶囊防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3例,治疗组经腹腔镜或剖腹行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术前3月、术后7天应用莪棱胶囊治疗;对照组经腹腔镜或剖腹行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术前不用药,术后7天开始服用丹哪唑胶囊。结果:术后1年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痛经程度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血清E2、P、PRL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对血清E2、PRL值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莪棱胶囊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症状、降低囊肿近期复发率,其机制可能通过对患者的血流状态和性激素水平的调节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