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药师干预前后眼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7至12月眼科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干预前群体,2018年1至3月为药师干预期,通过多种方法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再选取2018年4至6月围手术期患者分别作为干预后的研究群体。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和疗程合理率。结果干预前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7.26,抗菌药物药占比为12.43%,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27%,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为34.84%,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合理率为46.77%;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分别降至2.84和7.16%;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25.66%,且干预前和干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分别提高至100.00%和98.28%,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药师干预可减少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合理率和疗程合理率,但还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齐秀萍  李小荣  张国如  喻学海 《重庆医学》2018,(11):1528-1530,1533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干预措施在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依照卫生部和外科学会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和使用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核查表.以2016年1-4月使用核查表前的1 199例住院手术患者为干预前组,以2016年5-7月使用核查表后的1 039例住院手术患者为干预后组,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率和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1.3%、17.9%,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合理率分别为71.2%、95.7%,溶媒剂量合理率分别为84.7%、99.8%,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54.6%、80.4%,工类切口维持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22.8%、85.0%,Ⅱ类切口维持用药时间合理率分别为2.1%、74.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组、干预后组患者Ⅰ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06%、0.89%,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11%、0.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0、0.063).结论 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核查表明显提高了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合理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3~8月100份出院病历(非干预组)及2013年3~8月100份出院病历(干预组),对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非干预组的药物选择合理率、有指征使用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非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政策落实有力,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升高、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降低、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合理率显著升高,联合用药情况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干预前2013年1-6月和药师参与干预后2014年1-6月Ⅰ类手术病历,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给药时机、疗程、给药剂量等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明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药学服务和行政干预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抽样法调取干预前(2012年1月~2012年10月)和干预后(2012年12月~2013年9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各100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从干预前的54.4%下降为干预后的48.20%( P <0.05),品种选择合理率从干预前的81.74%上升为干预后的90.19%( P <0.05),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78.49%上升为干预后的89.91%( P <0.05),使用疗程合理率从干预前的42.94%上升为干预后的65.97%( P <0.05),联合用药比率从干预前的3.24%下降为干预后的0( P <0.05)。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措施可行、有效,可以著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在加强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促进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科学化管理。方法:临床药师探寻佐证证据,逐步实施两轮PDCA循环管理以进行阶段性改进,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比例、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指标合理率,评价实施效果。结果:经过两轮干预后,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率。第1轮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率自32.45%提高至82.53%(P<0.05),预防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自65.62%提高至94.13%(P <0.05),预防用药剂量合理率自84.38%提高至96.99%(P<0.05),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自48.43%提高至94.88%(P <0.05),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自50%提高至85.84%(P<0.05),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比例、术中抗菌药物追加给药合理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参与骨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12月(干预前)和2016年4月(干预后)出院的骨科清洁切口手术的所有病例,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管理后(干预后),骨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品种选择和给药时机方面有所改变(P<0.01),用药疗程较干预前明显缩短(P<0.01);干预后病人人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临床药师对骨科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降低病人抗菌药物费用,规范医院合理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杭菌药物的情况,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2年9—12月,干预后2013年1—3月普外科外科手术I类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结果干预后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等方面有了比较大地改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可以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剖析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部分指标,探索更有效可行的操作方案。方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依据相关政策对我院2011年4-12月间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干预、统计分析,重点监测给药时机、手术部位感染、合理率、未用药率。结果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准确率、合理率、未用药率等明显提高,而手术部位感染率没有明显增加。结论把握好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给药时机,减少预防用药,安全性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岳翠丽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8):150-151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2-2013年我院剖宫产病例为调查对象,以2012年病例作为干预前组(100人)、2013年病例作为干预后组(100人),统计分析剖宫产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前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表现为多种药物滥用,干预后抗菌药物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合理率由32.08%提高至84.83%(P< 0.05);给药时机合理率由75%提高至98%(P<0.05);用法用量合理率由15%提高至95%(P<0.01);联合用药率由75%下降至25%(P< 0.01).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有效推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专项整治对规范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化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12月甲状腺、乳腺、疝气3种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患者120例(对照组)和2012年5~12月开展专项整治后的同类手术及切口的患者125例(干预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其合理性.结果 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二联用药率(96.7%、21.5%)均明显高于干预组(20.8%、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选药合理率(12.33%)明显低于干预组(85.19%),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8.42 d)少于对照组(11.3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1.3%)稍高于干预组(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专项整治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明显改善,应继续深化抗菌药专项整治,促进抗菌药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药物使用、抗生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干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干预重点科室、医院的AUD及Ⅰ类切口手术抗生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生物的预防使用比例由49.64%降至34.01%.用药指证合格率由61.15%提高到88.89%.品种选择合格率由48.92%提高到83.70%,用药时机合格率由29.50%提高到49.63%.术后用药时间合格率由30.22%提高到73.33%.抗生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由8.63%提高到48.15%.全院AUD由60.33DDDs降至43.17DDDs.结论 临床药师对抗生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是有效的,促进了抗生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前后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I类切口手术病历763份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药学干预前420份,药学干预后343份。结果药学干预前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77.1%,药学干预后使用率下降至48.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药学干预后在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药物选择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有一定的提高。结论药学干预后,本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类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活动管理成效。方法选取I类切口手术病例1142份,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选择正确率,用药时机、用药时间合理率,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0.42%下降至22.28%,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由54.97%增加至98.16%,使用时机合理率由81.15%增加至99.0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合理率由37.43%增加至92.1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由(2.91±0.56)d减少至(1.53±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任保红 《医学综述》2012,(18):3143-3144
目的评价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现状,通过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在外科围术期的合理应用。方法以本院308例在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实施的清洁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和干预组(184例),对照组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用药,干预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用药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我院在围术期的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经干预后,术前对照组用药率为30.65%,干预组为68.48%;术后药物联用对照组为38.71%,干预组为2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导致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需加强,并广泛宣传,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达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取干预措施前后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方法从该院2011年3~5月归档的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100份病历作为非干预组,另抽取100份病历为干预组。制订统一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进行调查,分别从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开始用药时机及用药疗程等方面对纳入的每份病历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干预后,该院血管介入手术预防用药合理率由干预前的6%上升至干预后的99%(P<0.01),在用药时机、品种选择、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均显著提高,而抗菌药物使用率、费用及使用强度(AUD)等均显著降低。结论该院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干预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张岩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1975-1977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实施干预前2011年4-9月和干预后2011年10月-2012年3月的一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干预,一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21.40%,在药物选择、给药时机、术后给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指标方面不合理比例分别下降了45.89%、49.81%、45.15%、20.40%、13.16%。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明显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并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与不足,为进一步深化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出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12月(专项整治前)和2013年10~12月(专项整治后)我院I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病历各200份,分析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用药情况。结果通过专项整治,我院I类切VI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8.5%降为7.0%,药物选择、给药时机、溶媒选择、单次剂量的合理率分别由47.72%、10.66%、52.38%、41.12%升至78.57%、57.14%、100.00%、7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存在用药疗程合理率无明显提高等问题。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普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普外科手术中甲状腺、乳腺及疝修补术3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干预前使用率是55.98%,干预后是8.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占总药品费比例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手术部位均无感染.结论 普外科甲状腺、乳腺及疝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节约资源,且不会导致切口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研究,调研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2011年1~6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和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住院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等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MTP模式实施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58%,联合用药比例由49%降至5%,品种选择合理率由30%升至9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15%升至89%;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平均抗菌药费用降低.结论 采用MTP模式干预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