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59-1261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对HaCaT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含药血清作用于HaCaT,观察不同药物对HaCaT凋亡的影响。实验将生理盐水、制备好的不同浓度的蜈蚣败毒饮浓缩液、甲氨蝶呤片混悬液、复方青黛胶囊混悬液灌服于大鼠后,提取含药血清,同时将培养好的HaCaT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分别予以不同含药血清,通过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HaCaT凋亡的影响。结果:蜈蚣败毒饮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甲氨蝶呤片含药血清、复方青黛胶囊含药血清对HaCaT凋亡均有促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中药高剂量组促进凋亡效果好于中药对照组(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这也许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蜈蚣败毒饮对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分别制备含药血清。设空白组、甲氨蝶呤片组、复方青黛胶囊组为对照组;设蜈蚣败毒饮低、中、高剂量含药组为实验组。研究应用血清药理学技术,采用四唑盐(MTT)比色实验测定蜈蚣败毒饮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中药高剂量组HUVEC增殖率明显低于中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HUVEC增殖率与中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蜈蚣败毒饮可抑制HUVEC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HaCa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核因子-κB(NF-κB)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和蜈蚣败毒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甲氨蝶呤混悬液、复方青黛胶囊混悬液和蜈蚣败毒饮低、中、高剂量浓缩液灌胃,制备相应的药物血清,将其分别作用于HaCaT细胞中培养传代,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药物血清对目的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结果各组药物血清均能够降低HaCaT细胞Bcl-2、NF-κB m RNA的表达,蜈蚣败毒饮高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且蜈蚣败毒饮各剂量组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蜈蚣败毒饮可能通过降低Bcl-2、NF-κB m RNA的表达促进了HaCaT细胞凋亡,调控T细胞相关因子降低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抗银屑病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取雌雄各半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中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浓度蜈蚣败毒饮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青黛丸悬浊液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蜈蚣败毒饮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并测定IL-2含量。结果:阳性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颗粒层细胞均有所增多。蜈蚣败毒饮中、高剂量组颗粒层细胞增多更为明显,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尾部鳞片中颗粒层形成,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蜈蚣败毒饮能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蜈蚣败毒饮高剂量组的效果优于复方青黛丸及各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抗银屑病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银屑病表皮细胞角化不全及降低血清I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影响,探讨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理,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雌化小鼠阴道上皮作为模型,复方青黛丸为阳性对照组,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蜈蚣败毒饮低、中、高剂量组和复方青黛丸组,观察蜈蚣败毒饮对小鼠阴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蜈蚣败毒饮高剂量组表达最弱,生理盐水组表达最强,中药各组表达强度依次是: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正常组未见增强,PCNA阳性细胞低表达。结论:中药蜈蚣败毒饮能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抑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水平,观察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TNF-α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IL-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8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分值,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PASI分值在疗后28天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疗后5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L-8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及血清IL-8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ET-1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分值,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T-1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ET-1的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可降低银屑病患者血清ET-1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蜈蚣败毒饮对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昆明雌性小鼠,腹腔注射己烯雌酚,诱导小鼠处于雌激素周期。灌胃7天,第8天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秋水仙碱,使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停滞于有丝分裂中期,切取阴道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基底细胞中所出现的有丝分裂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和中药各剂量组有丝分裂细胞均有所减少,阳性对照组、中低组、中中组、中高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0.01;中高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能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蜈蚣败毒饮优于复方青黛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影响,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110 ng/mL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但和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一定抑制(P〈0.05)。结论:止消通脉宁能抑制HK-2细胞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分值及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PASI分值在疗后28天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疗后5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候分值在疗后56天改善明显。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寻中药组方祛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以10 ng/mL的KGF刺激HaCaT细胞增殖的方法建立银屑病的细胞模型.用祛银颗粒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生长状态,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48 h祛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药物与模型组比较,对细胞均有抑制作用(P<0.05);祛银颗粒中、高剂量组抑制作用与维A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在细胞合成S期,祛银颗粒高剂量组同期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与维A酸组相近(P>0.05).祛银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分泌的TNF-a降低(P<0.05).结论 祛银颗粒含药血清具有抑制KGF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抑制细胞分泌INF-α,提示抑制表皮增殖和抑制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可能是祛银颗粒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交泰饮对顺铂肾毒性大鼠肾功能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交泰饮对顺铂(DDP)肾毒性大鼠肾功能及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苯那普利对照组及新交泰饮低、高剂量组,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DDP尾静脉注射法复制DDP肾毒性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用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替代DDP尾静脉注射,于第1次注射后开始灌服蒸馏水 模型对照组于造模第1d开始灌服蒸馏水 苯那普利对照组于造模第1d开始灌服苯那普利(1mg/kg) 新交泰饮低、高剂量组于造模第1d开始分别灌服新交泰饮(5、15g生药/kg)。以上各组均每日1次灌胃,每次用药容积均按1mL/100g计算,连续6周。测定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苯那普利对照组及新交泰饮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BUN、Cr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 新交泰饮低、高剂量组肾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与苯那普利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交泰饮可有效改善DDP肾毒性大鼠肾功能,抑制肾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及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对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并分为7组:空白血清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组,3组分别+LPA组,卡托普利含药血清+LPA组。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结果空白血清+LPA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组较空白血清组0D值升高(P〈0.05),S期指数升高(P〈0.01)。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血塞通胶囊含药血清+LPA组较卡托普利含药血清+LPA组0D值降低(P〉0.05,P〈0.01);S期指数升高(P〈0.01,P〉0.05)。结论LPA、血府逐瘀胶囊对体外培养的VSMC有促增殖作用,血塞通胶囊无促增殖作用。血府逐瘀胶囊、血塞通胶囊对LPA诱导的VSMC增殖有拮抗作用,血塞通胶囊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部分与抑制DNA合成、阻止细胞进入S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方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悬浮培养乳腺癌MCF-7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中药灌胃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实验设计为空白对照组,无药血清模型组、中药等效量组、中药1倍量组、中药2倍量组共5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中药含药血清等效剂量组、中药1倍剂量组和中药2倍剂量组对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无药血清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无药血清组比较,扶正消瘤方含药血清组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结论:扶正消瘤方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益肺饮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小鼠分为2组,分别灌胃益肺饮和0. 9%氯化钠注射液,获得5%、10%、15%、20%的益肺饮含药血清和10%无药血清。A549细胞进行培养后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照组加入10%无药血清,空白对照组加入10%胎牛血清。采用CCK-8法观察各组血清对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益肺饮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 0. 05),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递增而增强,5%含药血清组与20%含药血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含药血清组凋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 0. 05);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组内比较,5%、10%、15%各浓度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15%与20%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肺饮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蜈蚣败毒饮药物血清对银屑病病理状态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影响,为临床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及Jurkat E6-1 T淋巴细胞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三组,中药组、生理盐水一组及生理盐水二组各10只,中药组大鼠灌胃蜈蚣败毒饮,每次2ml,每天2次,生理盐水一、二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天,末次给药后将大鼠断颈处死,细胞分组:观察组为Jurkat T淋巴细胞+Iono+中药物大鼠血清+PDB,对照组为生理盐水一组大鼠血清+Jurkat T淋巴细胞+Iono+PDB,正常组为生理盐水二组大鼠血清+Jurkat T淋巴细胞;CCK-8比色法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活性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的标志物CD69表达状况,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所产生Th1类细胞因子(TNF-α、IL-2、INF-γ状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血清经过Iono及PDN活化以后其T淋巴活性较正常组升高,说明细胞模型成功活化,观察组T淋巴细胞活性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大鼠血清CD69表达率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大鼠血清TNF-α-IL-2及INF-γ含量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病理状态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及释放的炎症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芪红合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鉴定为EPCs。加入各实验血清组培养液培养EP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24h、48h、72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PCs生长情况,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EPCs的吸光度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芪红合剂合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EPCs增殖明显(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在同一作用时间,低剂量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的增殖明显(P〈0.05)。在同一剂量组中,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的增殖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于72h达到高峰(P〈0.05)。结论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温清饮对HaCa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检测温清饮对Ha-Ca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温清饮对HaCaT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最小抑制浓度为5 mg/mL,呈现剂量依赖的关系.温清饮影响HaCaT细胞FLG基因的表达,经温清饮处理48 h后的HaCaT细胞其FLG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温清饮对HaCaT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上调HaCaT细胞FLG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骨增生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蛋白(OPG)和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抗骨增生胶囊大鼠血清。取乳鼠颅骨,利用复合胶原蛋白酶反复消化,离心,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抗骨增生胶囊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噻唑蓝(MTT)法检测中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OPG和RANKL蛋白表达。结果成骨细胞经抗骨增生胶囊含药血清作用后,细胞的生长呈现不同程度的增殖,中、高剂量中药组在24、48、72 h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低剂量中药组在24、48 h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作用较强(P0.05)。除低剂量组培养24 h外,低、中、高剂量中药组培养24、48、72 h后,ALP分泌均呈不同程度增加,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成骨细胞经过抗骨增生胶囊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作用72 h后,对比值进行统计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PG表达明显升高(P0.01),RANKL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骨增生胶囊含药血清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分化,从而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