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咳停糖浆是由麻黄、黄芩、金银花等十几味中药经提取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散寒宣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麻黄所含有效成分,与其功效直接相关。因此本实验建立了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RP-HPLC法同时测定其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的方法,以控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甘肃不同采收期人工种植及野生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进行分析,为甘肃麻黄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una C18(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V(乙腈):V(0.2%磷酸水溶液)=4:9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甘肃不同产区、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月份的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含量不同、比例不同。草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含量比在1.14:1-7.83:1之间,1年生中麻黄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含量比镇远为0.60:1,古浪为0.16:1。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总含量均以9月中旬采收品为最高。结论对甘肃麻黄进行了生物碱组分分析,将对甘肃麻黄药材的质量评价及标准化种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麻黄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冒风寒,肺气不宣的喘咳症及水肿有表证的治疗。麻黄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及伪麻黄碱,为确定麻黄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以麻黄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麻黄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黄芩苷的非酸碱提取纯化工艺. 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黄芩苷,以HP 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以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和5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逐步考察黄芩苷在提取、吸附、洗脱时的转移率. 结果: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为50%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经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以70%乙醇洗脱. 结论:本实验优选非酸碱方法提取纯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减少黄芩苷的破坏,减少酸碱对环境的污染,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急咳停颗粒为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芩、柴胡、蜜炙麻黄等10多味中药经特殊工艺加适量赋形剂研制而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降气的功能,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等症的治疗。为了较全面控制制剂质量,除方中君药有定量指标外,本实验旨在再增加一味药的含量测定指标,麻黄为方中佐药,具有一定的功效,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因此选为测定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麻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为阐明麻黄在葛根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中的作用积累实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小鼠模型,以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潜伏期为主要观测指标,考察麻黄碱(Ephedrine)与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的镇痛作用。通过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 AMP)和钙离子(Ca2+)的含量以及子宫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抑制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机制。结果麻黄碱中剂量组(6 mg/kg),高剂量组(12 mg/kg)和伪麻黄碱中剂量组(6 mg/kg),高剂量组(12 mg/kg)均能显著抑制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麻黄碱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扭体反应潜伏期;麻黄碱中、高剂量组和伪麻黄碱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血清c AMP含量,降低Ca2+的含量;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下调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剂量依赖性地缓解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疼痛反应,其发挥镇痛作用可能与参与调节Ca2+水平和抗炎作用有关,为进一步阐明麻黄在葛根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含黄芩苷的注射剂中突发性污染的热原去除工艺。方法 采用动态浊度法和HPLC法检测不同浓度活性炭及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使用前后黄芩苷药液中细菌内毒素及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计算细菌内毒素去除率和黄芩苷回收率。结果 在热原突发污染情况下,测得0.10%,0.50%,1.00% 3种浓度活性炭对黄芩苷药液的细菌内毒素去除率分别为80.2%,91.7%和95.6%,同时黄芩苷回收率分别为90.8%,73.1%和51.3%;黄芩苷药液经5和10 kDa相对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的细菌内毒素去除效率均接近100%,黄芩苷回收率分别为52.6%和94.3%。结论 该实验明确了各种浓度活性炭都不能有效去除黄芩苷类药液的热原且对黄芩苷吸附率很高,而超滤法对黄芩苷药液热原的去除效果较好且成分回收率也很高,为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中去除热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黄英咳喘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黄芩、罂粟壳、甘草、杏仁和薄荷脑;HPLC法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TLC能较好地检出黄芩苷、盐酸罂粟壳碱、可待因、甘草酸铵、苦杏仁苷和薄荷脑。盐酸伪麻黄碱在0.36~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2%;盐酸麻黄碱在0.06~3.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现有黄芩苷提取工艺中的水提、酸沉、水洗、醇洗各参数进行优化,为今后黄芩苷的提取和纯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水提、酸沉、水洗、醇洗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黄芩苷收率高,质量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芩苷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黄芩苷提取纯化的关键因素,优选黄芩苷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采用醇提酸沉淀法提取纯化黄芩苷,并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纯化黄芩苷的最佳试验条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生药粒度≤40目,20倍量6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优选的最佳纯化工艺为:溶剂倍量为1∶6,酸沉时pH=2,保温温度为80℃,酸沉时乙醇浓度为40%。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野生型和栽培型土三七总酚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张家口产野生型和人工栽培型土三七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并分析两者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以0.6%FeCl3-0.9%K2[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720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总酚酸分析的线性范围为0.228μg·mL^-1-1.14μ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6.6%,RSD为1.9%(n=6)。野生型土三七中总酚酸含量为78.3mg·g^-1,RSD为5.5%(n=5)。人工栽培型土三七中总酚酸含量为82.4mg·g^-1,RSD为2.5%(n=5)。结论:野生型土三七和人工栽培型土三七中总酚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控制青川栀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川栀子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 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0:10:0.03:0.06),流速:0.6ml·min^-1温度:25℃,波长:210nm测定青川栀子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在0.1-3.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质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2954.8829+452850.9603M,1=0.9996,n=7;三批青川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O.257±0.003866)mg·g^-1,RSD=1.501%,n=4;(0.271±0.000758836)mg·g^-1,RSD=0.281,n=4;(0.274±0.00372424)mg·g^-1,RSD=1.357,n=4;精密度试验RSD%=1.754,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3.493,在3.5h测定熊果酸的含量是稳定的;重现性试验RSD%=0.9051、平均回收率10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青川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选取肺脾两虚型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健脾化痰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主要临床症状、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特别是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PEF%均显著升高(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FEV1%亦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mMR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6MWD明显延长(P0.01),且较对照组亦明显延长(P0.01);两组患者的CAT问卷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Ⅲ级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与黄连功能对应的5种药效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应的5种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讨饮片配伍、复方、剂型与药效组分的相关性,为新药的研发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单味药、药对和复方及其制剂对应的方法制备样品并进行对照,采用RP-HPLC法测定黄连5种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与黄连功能对应的药效组分是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丁、盐酸小檗碱,其含量依次为2.18±0.37、8.81±0.55、18.57±0.35、7.50±0.12、38.41±1.26mg·g-1。结论:黄连药效组分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丁-盐酸小檗碱,其清热解毒组分是1∶3.2∶4.88∶2.72∶12.85;其清热燥湿组分是1∶2.84∶4.62∶2.32∶11.3;其清热泻火组分是1∶4.21∶6.76∶3.39∶16.87;且各药效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连的功能与配伍和剂型相关,黄连的功能物质是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并探讨肺岩宁方对肺癌干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将分离出的SP+肺癌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生理盐水)、单纯化疗(空白血清+DDP组)、肺岩宁方组(肺岩宁方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综合治疗组(肺岩宁方含药血清+DDP),予体外药物干预后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及SP+肺癌干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分离的SP+、CD24+IGF-1R+、CD133+细胞具有肺癌干细胞特性,分离的β-catenin蛋白完整;综合治疗组诱导SP+干细胞凋亡优于其他组,各组凋亡率分别为综合治疗组79.2%、肺岩宁方组21.3%、DDP组33.7%、对照组0.3%。结论:本课题组已掌握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的技术,中药肺岩宁方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诱导肺癌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  刘永  黄伟 《河北医学》2010,16(2):132-13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心”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液的基础上另建1条静脉通道,治疗组予左卡尼汀3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具体包括:维生素C150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E50mg/d,每日1次,口服泛癸利酮(辅酶Q10)1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4d。于伤后12h和1,2,3,4,5d抽取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eTnI)的含量。并于滴注前及滴注后1,2,3,5,7d同法抽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伤后12h给药组、对照组患者血清中CK—MB,LDH,cTnI含量均达峰值,分别为52±20U/L,5.9±1.3μmol·s^-1·L^-1,(0.274±0.231)g/L和(91±31)L/L,(8.5±1.8)μmol·s^-1·L^-1,(0.584±0.192)μg/L,随治疗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在伤后2d或3d内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地防治“休克心”损害,对心肌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肺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结果黄芩苷在7.5~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3.482x+0.6447,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8%。结论该方法方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安肺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果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青果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在0.03%0.391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8%,RSD为1.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作为青果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对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鼻咽癌治疗前行螺旋CT动态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计算鼻咽癌和未受侵犯的翼外肌的灌注数据。患者均接受放疗,外照射至放疗剂量DT50Gy时行鼻咽部CT复查,分别测量治疗前和外照射放疗剂量DT50Gy时肿瘤最大截面积,观察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功能参数与肿瘤消退率(Rs0-50)的关系。结果:52例鼻咽癌的BF、BV、MTF和PS分别为(385.79±39.08)ml·min^-1·100g^-1,(14.49±16.29)ml/100g,(3.34±1.5)S和(65.13±10.02)ml·min^-1·100g^-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F、BV、MTT、PS和肿瘤面积与Rs0-50均无相关关系(P〉0.05)。将Rs0-50≤0.75定为放疗低敏感组,〉0.75为高敏感组,放疗高敏感组的BV和BF均显著高于放疗低敏感组(P〈0.01),而Ps明显低于放疗高敏感组(P〈0.01)。结论:鼻咽肿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BV、BF能预测其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防风通圣丸中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Aichrom Bond-AQ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水-磷酸-三乙胺(3∶97∶0.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5℃;流速:0.80 m L·min^-1。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016-0.244μg范围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7%(RSD=1.4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麻黄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