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汉族人群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西南地区汉族人群215例(其中OSAHS组116例,健康对照组9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研究对象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瘦素(LEP)、真胰岛素(TI),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颈围(NC)、腰围(WC)。结果 OSAHS组116例中,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GG、AA、GA的基因型频率表达分别为0.854、0.017、0.129,G等位基因频率为0.918;A等位基因频率为0.082。对照组中,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GG、AA、GA的基因型频率表达分别为0.840、0.020、0.14;G等位基因频率为0.90;A等位基因频率为0.10。两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4,P0.05)。Gln223Arg基因多态性的GG基因型OSAHS患者与(GA+AA)基因型OSAHS患者BMI、WC、N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及轻、中、重度OSAHS组血清LEP、TI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型Gln223Arg多态性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但与西南地区汉族人群OSAHS的发病无关;OSAHS患者Gln223Arg多态性与LEP、TI无关。OSAHS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留取185例哮喘患者和207例健康人的空腹外周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瘦素浓度,提取白细胞DNA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哮喘组与健康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等位基因A和G频率分布具有差异性,哮喘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组(2=6.173,P=0.013,OR=1.697,95%CI 1.115~2.585);哮喘组与健康组基因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其中GG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较高,为GA+AA基因型的1.895倍(2=7.283,P=0.007,OR=1.895,95%CI 1.187~3.024);GG基因型血浆瘦素[(2.56±1.47)ng/m L]显著高于GA+AA基因型[(2.16±1.66)ng/m L]。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位点多态性和哮喘的发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通过高瘦素血症诱导哮喘的发病,是哮喘的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瘦素受体第223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瘦素水平及HCV感染的关系。方法慢性HCV感染者66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4例,HCV相关肝硬化10例,HCV相关肝癌2例;正常对照8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确定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分析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清瘦素水平及临床资料的关联性。结果慢性HCV感染者与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χ2检验,χ2=0.451,P=0.796)。慢性丙型肝炎组、HCV相关肝硬化组、HCV相关肝癌与正常对照组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χ2检验,χ2=1.881,P=0.930)。慢性HCV感染组(χ2检验,χ2=0.846,P=0.655)和对照组(χ2检验,χ2=1.595,P=0.451)不同性别间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差异未见显著性。病例组瘦素受体基因的第223位密码子的AG基因型(4.067±3.687)ng/mL和GG基因型(5.667±3.641)ng/mL等位基因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和感染后的结局无相关性。HC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的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影响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5例脑梗死病人和256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根据腹围标准将两组均分成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腹型肥胖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和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1.779,P<0.01),等位基因差异亦有显著性(OR=1.956,95%CI1.527~2.506,χ2=28.51,P<0.0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而与腹型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汉人瘦素受体基因G1n223Arg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肥胖的关系。方法359例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汉人及66例白种人运用PCR-RFLP方法(MspI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瘦素受体基因Gin223Arg变异的基因型。结果中国人中GG、GA及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9,0.200及0.011;G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89及0.111,与本研究组中白种人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2.98×10-16,3.46×10-18)。在中国人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间该基因变异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369,0.344)。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在中国人肥胖的发病中可能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18例武汉地区汉人的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的基因型(包括160例正常对照者及肥胖合并糖尿病254例,非肥胖糖尿病患者182例,单纯肥胖者122例).结果 比较肥胖合并糖尿病不同性别,不同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的频率发现, 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与男性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相关,A等位基因与男性BMI(P=0.031)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该基因变异是肥胖男性合并糖尿病的独立风险因子(P=0.036).携带"A"等位基因的男性肥胖合并糖尿病发生的比数比(OR)为2.711(95%可信限为1.216、5.129).结论 瘦素受体基因Gln 223Arg变异与肥胖男性合并糖尿病及BMI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了相互间无亲缘关系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28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基因型(其中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333例,非糖尿病健康对照395例)。结果 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年龄、性别、BMI和腰围等因素调整后,GG基因型的携带仍然能够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结论 Lepr基因第6外显子Gln223Arg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T2DM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67例,健康体检者216例,均进行血压、动态血压、生化指标、胰岛素检查。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行DNA多态性分析,电泳并测序判断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基因型。结果检测到AA、GG、AG 3种基因型。代谢综合征组携带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携带A等位基因发生代谢综合征和发生血压节律呈非杓型的风险分别是携带G等位基因的3.302倍( P=0.000;95% C I:2.432~4.483)和2.506倍( P=0.000;95% C I:1.566~4.008)。A A基因型患者具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空腹胰岛素水平,血脂紊乱更严重,腰围更大,胰岛素抵抗指数更高。携带 A等位基因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各项动态血压指标较高。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大,动态血压指标较高,并且更倾向于非杓型的血压节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和Pro1019Pro多态性位点(SN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HTN)的关系。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经WTO诊断标准诊断的310例T2DM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T2DM无HTN组(150例)和T2DM合并HTN组(160例),应用PCR检测Gln223Arg和Pro1019Pro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状况,了解T2DM合并HTN与Gln223Arg、Pro1019Pro位点基因型的相关性,并测定Hb A1c、血脂等生化指标,监测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HTN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BMI、年龄、性别、LDL-C、TC、TGPro1019Pro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n223Arg在T2DM合并HTN组A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A显著高于T2DM合并(AA基因频率31.3%比16.7%,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是50.6%比38.3%,均P0.05);Pro1019Pro位点上AA、GA和GG基因型在HTN组和NHTN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3%、43.8%、40.0%和15.3%、50.7%、34%,等位基因A、G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是40.7%、59.3%和38.1%、61.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1n223Arg基因AA型,糖化血红蛋白、吸烟、冠心病、是T2DM合并HT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 A1c、冠心病、吸烟是T2DM患者合并HTN危险因素;T2DM患者合并HTN与LEPR基因Gln223Arg位点的变异有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病与LEPR基因Pro1019Pro位点的变异与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L-13(Arg130Gln)、IL-4(-589C/T)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广东惠州地区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34例广东籍哮喘患儿(哮喘组)及30例健康对照儿童(对照组)进行IL-13(Arg130Gln)、IL-4(-589C/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IL-13(Arg130Gln)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与对照组IL-4(-589C/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3(Arg130 Gln)基因型AA及AG致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对危险度要高于基因型GG(P<0.05)。结论 IL-13(Arg130Gl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广东惠州地区儿童哮喘发生存在相关性,并且基因型AA及AG对哮喘发生相对易感。  相似文献   

11.
唐利飞  刘敏杰 《浙江医学》2017,39(13):1077-1079,1083
目的探讨瘦素与瘦素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内异组,并选取同期行输卵管结扎术的32例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采取两组患者的血清、腹腔液(PF)和腹膜组织(PI)。内异组患者切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取囊肿组织(OE),并吸取囊肿液(EF)。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PI和OE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F及EF中的瘦素水平。结果两组PI中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内异组OE中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水平均较PI中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两组血清及PF中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内异组EF中瘦素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及PF中瘦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内异组患者OE与EF、PI与PF、OE与PF的瘦素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OE中瘦素与瘦素受体、EF瘦素与OE瘦素受体、PI中瘦素与瘦素受体、PF瘦素与PI瘦素受体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PF瘦素与OE瘦素受体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瘦素通过与瘦素受体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Lep)和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R)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子痫前期38例(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6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20例(对照组)胎盘组织中Lep和LR的表达及定量。结果①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Lep表达灰度(46.506±3.332)较对照组(27.516±3.08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3,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②LR在对照组、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00,P>0.05)。结论Lep通过其受体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作用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p)及其受体(LpR)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125例肝炎患者根据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炎诊断标准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Lp、LpR、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水平。15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组间血清Lp和LN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0、1.502,P=0.353、0.194),血清LpR、HA、PC-Ⅲ和C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1、12.982、2.616、16.684,P=0.020、0.000、0.028、0.000)。正常对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组的血清LpR水平分别为(58.21±26.88)、(80.14±26.35)、(58.72±20.95)、(63.29±21.92)、(87.35±21.70)和(80.03±29.50)μg/L,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慢性肝炎轻度组明显低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组(P值均<0.05),慢性肝炎中度组明显低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5)。血清LpR水平与HA水平呈正相关(r=0.217,P=0.012),但与PC-Ⅲ及CⅣ水平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不同程度肝炎间血清Lp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清LpR水平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急性肝炎由于肝功能明显异常,故LpR水平亦明显升高。可联合检测血清LpR、HA、PC-Ⅲ及CⅣ水平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其中LpR与H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瘦素及其受体系统在女性生殖器官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瘦素 (leptin)及其受体 (Ob R)、瘦素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质在女性生殖器官的表达 ,探讨瘦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瘦素、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瘦素长受体 (Ob Rb)、磷酸化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转录活化因子STAT3(p STAT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剂 3(SOCS3)、活化的STAT3蛋白质抑制剂 (PIAS3)在正常妇女子宫内膜 ( 39例 ,增殖期 2 4例 ,分泌期 15例 )、子宫颈和阴道及输卵管 ( 3例 )的表达。结果  ( 1)瘦素、Ob RbmRNA及其蛋白质在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均呈阳性表达。 ( 2 )Ob Rb蛋白质在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 3例弱阳性 ,3例阳性 ,9例强阳性 ;在增殖期子宫内膜的表达为 2例阴性 ,19例弱阳性 ,3例阳性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瘦素蛋白质在不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 3)瘦素及受体蛋白质在子宫颈、阴道、输卵管的上皮 (包括腺体 )均有表达。 ( 4)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质SOCS3、PIAS3在子宫内膜和子宫颈的腺上皮、输卵管的纤毛上皮呈阳性表达 ,p STAT3表达极弱或不表达。结论 瘦素可能通过受体系统 ,与生殖器官间有广泛联系 ,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陈晓燕  常志文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2):1087-1090
目的 :探讨瘦素 ( Lp)及可溶性瘦素受体 ( s LR)影响因素及在人体生理和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37例健康青年体重指数 ( BMI)、腰臀比 ( WHR)、睾酮、皮质醇、游离甲状腺激素 ( F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FT3)、促甲状腺激素 ( TSH)、Lp及 s LR。结果 :男性 Lp明显低于女性 ,s LR明显升高。 L p与睾酮、FT4 、BMI、s L R呈负相关 ,与皮质醇呈正相关 ,与 FT3、TSH、WHR无显著性相关 ;s L R水平与睾酮、WHR、BMI呈正相关 ,与皮质醇、L p呈负相关 ,与 FT3、FT4 、TSH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L p和 s LR在体内呈反向调节 ,其循环水平受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等因素的影响 ,并与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代谢密切相关 ,共同参与机体生理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K Fujioka  J Patane  J Lubina  D Lau 《JAMA》1999,282(16):1517-1518
  相似文献   

17.
刘亚莉  钟延清  朱运龙  迟素敏 《医学争鸣》2007,28(19):1750-1752
目的:观察Leptin受体(OB-R)在大鼠GH3细胞中的表达,研究Leptin对GH3细胞leptin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Leptin受体3种亚型在大鼠GH3细胞中的表达,半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的变化. 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大鼠GH3细胞上有Leptin受体3种亚型的表达,包括通用型受体OB-R,短型受体OB-Ra及长型受体OB-Rb,且leptin可上调大鼠GH3细胞Leptin受体mRNA的表达,其受体OB-Ra和OB-Rb mRNA表达分别增加至(154±11)%和(188±9)%. 结论:Leptin可能通过其在GH3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直接调控GH3细胞的功能,影响GH3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瘦素(leptin)是1994年鉴定的由肥胖基因(ob基因)编码的产物,是一种具有14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它主要由脂肪细胞表达,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或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的瘦素受体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其受体后机制是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主要活化JAK2-STAT3途径,其功能主要是抑制食欲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可使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和自愿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可溶性血清瘦素受体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症和中轻症组血清瘦素水平均升高(P<0.001或P<0.05)、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均降低(P均<0.005);且重症组与中轻症组相比,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将患者按性别分组:与各自正常对照组相比,男性和女性病例组血清瘦素均明显升高(P均<0.05)、可溶性瘦素受体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和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天疱疮患者瘦素与可溶性瘦素受体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可能在起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瘦素和瘦素受体在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和瘦素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EnVison法检测8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特点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
间的关系。结果瘦素和瘦素受体在肝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56.8%和35.8%。二者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r=0.236, P=
0.034)。瘦素受体表达与肿瘤直径和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清AFP值、HBsAg状态、肿瘤分化
程度、有无癌栓和有无肝硬化无关(P>0.05)。瘦素表达与上述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P>0.05)。结论瘦素受体的过表达
可能对原发性肝癌具有抑制作用,瘦素和瘦素受体相结合发挥功能时主要取决于瘦素受体的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