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消化系肿瘤患者158例,其中肝癌38例,食管癌21例,胃癌56例,结直肠癌36例,胰腺癌7例;消化系良性疾病患者106例,其中肝硬变57例,消化性溃疡49例;正常对照者40例.全部受测对象均空腹抽静脉血,分离血清,-20℃贮存备测.采用RIA法测定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使用国产SN-695型γ计数仪.数据均用()±s表示,以正常()±2s作为上限计算阳性率.结果肝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血清(CA含量均以kU/L表达)CA125(分别为222±116,79±17,135±79,69±23和72±26),CA19-9(237±108,281±132,838±224,252±136和273±146)和CA50含量(25±9,20±7,18±9,18±8和17±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道良性病变组(P<0.01).消化道肿瘤有腹腔及远处转移者,其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CA125,CA19-9,CA50均为较好的肿瘤标记物,有助于诊断消化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及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8例胃良性疾病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B、C组。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上述对象CEA、CA19-9、CA242、CA724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胃癌不同分期患者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观察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预测价值,探讨血清CEA、CA19-9、CA242、CA724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A组CEA、CA19-9、CA242、CA724均显著高于B、C组(P 0. 05),B组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较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胃癌Ⅰ期患者CEA、CA19-9、CA242、CA724显著高于Ⅱ、Ⅲ、Ⅳ期患者(P 0. 05),Ⅱ期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Ⅲ、Ⅳ期者(P 0. 05),Ⅲ期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Ⅳ期者(P 0. 05)。经ROC曲线处理,结果显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对胃癌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07、0. 764、0. 823、0. 816。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联合诊断胃癌灵敏度为94. 05%,特异度为63. 79%。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CA724联合诊断胃癌灵敏度较高,联合检测CEA、CA19-9、CA242及CA724有助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襄阳市中医医院院经胃镜、手术、病理确诊为胃癌的80例患者(胃癌组)以及同期于我院治疗的良性胃病患者60例(良性胃病组)、健康体检人士50例(正常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与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CEA、CA125、CA199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正确率、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胃癌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良性胃病组与正常组(P均0.05);良性胃病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25、CA199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42.5%、38.75%、36.25%,三者对胃癌诊断的特异度均在90%以上;CEA+CA125+CA199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82.12%、88.98%。结论 CEA、CA125、CA199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正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朱勇 《山东医药》2011,51(14):45-4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72-4(CA72-4)、CA199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胃癌前病变、胃良性病变及健康体检者各60例,采用生化比色法检测血清TSGF,采用同位素法检测血清CEA、AFP、CA199、CA72-4。结果胃癌患者血清TSGF、CEA、AFP、CA72-4、CA199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81.1%、阳性预测值为63.1%、阴性预测值为98.6%。结论血清TSGF、CEA、AFP、CA72-4、CA199联合检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及血清中肝肠-钙黏连蛋白(CDH17)、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0例胃癌患者、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检CDH17、CA24-2、CA72-4、CEA 4项指标在血清中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DH17、CA24-2、CA72-4、CEA在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血清CDH17、CA24-2、CA72-4、CEA含量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H17、CA24-2、CA72-4、CE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H17、CA24-2、CA72-4、CE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可以反映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二者水平呈正相关;联合检测CDH17、CA24-2、CA72-4、CEA在胃癌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1.25%,与单项检测胃癌灵敏度和特异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CDH17、CA24-2、CA72-4、CEA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TENP1联合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科确诊的11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108例胃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胃良性疾病组,选取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PTENP1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724、CA19-9、CEA表达水平。结果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胃癌组患者的血清CA724、CA19-9和CEA表达水平升高,血清lncRNA PTENP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724、CA19-9、CEA及lncRNA PTENP1水平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均0.001)。联合检测CA724、CA19-9、CEA及lncRNA PTENP1在区分胃癌与胃良性疾病及健康对照的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88.4%。生存分析显示,CA19-9、CA724和CEA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以及lncRNA PTENP1表达水平较低者的生存时间较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724、CA19-9、CEA和lncRNA PTENP1的表达水平对胃癌具有潜在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A242、CEA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老年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胃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50例为对照1组,选取浅表性胃炎或正常胃黏膜者50例作为对照2组。检测三组观察对象的血清,上午取空腹静脉血10 ml,用离心机分离,然后将分离血清存贮在-90℃的冷冻冰箱进行保存,最后进行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A242、CEA检测。且通过CA724、CA199、CA242、CEA单项及联合检测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分级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和P<0.01);且对照1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P<0.05)。高、中分化组胃癌患者CA724、CA199、CA242阳性率均优于低分化组(P<0.05)。各组CEA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Ⅰ和Ⅱ期胃癌患者4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水平明显低于Ⅳ期(P<0.05)。Ⅰ和Ⅱ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Ⅳ期(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A242、CEA的水平异常升高或可提示有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生,它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38例胃良性疾病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8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TNFR-Ⅰ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胃癌及胃良性疾病者活检组织中sTNFR-Ⅰ的浓度.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TNFR-Ⅰ为2.36±0.78 ng/ml,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者(0.82±0.28 ng/ml)和健康体检者(0.78±0.27ng/ml),P<0.001.胃癌组织中sTNFR-Ⅰ为2.52±0.86 ng/ml,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胃黏膜组织(0.86±0.33ng/m1),P<0.001.胃癌按Ⅰ~Ⅳ级分期的不同,sTNFR-Ⅰ在血清和组织中逐渐增高,且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均P<0.01;其中Ⅰ期(12例)、Ⅱ期(14例)、Ⅲ期(25例)术后血清sTNFR-Ⅰ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各自P<0.01;而Ⅳ期患者(15例)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且有所增高;手术切除组(53例,根治或姑息切术)术后sTNFR-Ⅰ明显降低(P<0.001),而探查者或胃空肠吻合术者(13例)术后血清sTNFR-Ⅰ反而增高.结论动态观察血清及组织中sTNFR-Ⅰ的变化可作为胃癌的诊断:手术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CA242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相关抗原CA199、CA724和CA242水平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63例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A242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CAGD)、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与胃癌恶性程度、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A242水平均明显高于CAGD与正常对照组(P均<0.01),血清CA199、CA724和CA242的阳性率与胃癌恶性程度、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性.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CA199、CA724和CA242水平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晶 《山东医药》2002,42(21):47-47
20 0 0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1月 ,我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T)检测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 CA12 5水平 ,旨在探讨血清癌抗原 12 5 (CA12 5 )测定在卵巢肿瘤诊断、鉴别诊断 ,以及卵巢癌术后化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临床资料 :对照组为健康女性 35例 ,平均年龄 (4 7.5 3±7.6 )岁。患者组为卵巢肿瘤患者 10 8例 ,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 ,其中肿瘤良性 6 6例、恶性 42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4 0 .2 3± 10 .46 )岁和 (4 7.40± 12 .48)岁。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及化疗后再次复发 2 2例 ,平均年龄 (4 8.34±11.6 7)岁。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以肺淋巴管癌病(PLC)为首诊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PLC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2016年以PLC为首诊的胃癌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和胸部CT表现。结果 15例患者纳入分析,男女性别比例为1:2.75;平均年龄42±13岁(20~67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咳嗽、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13例患者行肿瘤标记物检查,其中100%的患者CA724升高(13/13),53.8%的患者CA199升高(7/13),53.8%的患者CA242升高(7/13);胸部高分辨CT表现以结节样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100%),其他病变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6.67%),双侧胸腔积液(60%)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86.67%);胃镜活检病理提示12例为低分化腺癌,3例为胃印戒细胞癌。结论胃癌伴PLC多发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尤其缺乏消化道症状,胸部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原发胃癌病理多见于低分化腺癌,结合CA724等血清肿瘤标记物,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以慢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06-2018-06期间以慢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癌患者与性别、年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肿瘤标志物、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①72例中,胃癌39例(54.2%),结直肠癌33例(45.8%)。39例胃癌患者中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6±11.5)岁;3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4±13.0)岁。②χ~2检验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中以慢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与非慢性贫血者的年龄、CT表现、肿瘤分期、大便潜血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直肠癌患者中以慢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与非慢性贫血患者在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大便潜血、血清CEA、血清CA199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胃癌患者中,年龄≥60岁、CT阳性、Ⅲ/IV期、大便潜血阳性的慢性贫血风险高;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右半结肠、肿瘤直径≥5 cm、大便潜血阳性、血清CEA阴性、血清CA199阴性的慢性贫血风险高。[结论]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胃癌患者年龄、CT表现、肿瘤分期、大便潜血是发生慢性贫血的危险因素,无明显消化道症状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大便潜血、肿瘤标志物是慢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当患者合并高危因素时应考虑到消化道恶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13.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CA50和CEA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胃恶性和良性病变血清人类结肠癌抗原 CA50和 CEA 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3例健康对照和86例胃部疾病(胃癌34例,胃溃疡27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患者血清 CA50和 CEA 含量,胃癌包括窦部27例,体部3例和底部9例,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21例,上皮癌4例和未分类9例;胃溃疡包括窦部18例,体部3例和底部9例;萎缩性胃炎均伴有肠上皮化生。结果与正常人比较,胃癌血清 CA50(112.67±38.36 kU/L vs 16.26±6.14 kU/L,P<0.01)和 CEA(10.28±3.76μg/L vs 3.12±1.03 μg/L,P<0.01)明显升高;CA50(>22 kU/L)阳性率在胃癌是53.0%(18/34),CEA(>5 μg/L)阳性率是55.8%(19/34);CA50和 CEA 升高呈正相关(r=0.648,P<0.01)。胃癌手术后(n=21),血清 CA50(46.4±25.9 kU/L,P<0.01)和 CEA(6.85±2.43μg/L,P<0.01)有明显下降。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血清 CAS0(P<0.05)轻度升高,而 CEA 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 CAS0和 CEA 升高可作为诊断晚期胃癌的指标,胃癌手术后血清 CA50和 CEA 明显降低,提示联合测定血清CA50和 CEA 对晚期胃癌的诊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NA)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50例)和健康对照者(5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血清总miRNA-223(miR-223),在建立了稳定、敏感的血清miR-223绝对定量检测方法(qRT-PCR)的基础上,检测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223表达水平。分析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223表达差异及血清中miR-223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23的表达水平为(5.17±1.91)f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0.87±0.39)fmol/L],P0.01;同时miR-223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miR-223对胃癌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曲线下面积0.814);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23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等无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223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探讨这几种肿瘤标志物(TM)单独与联用时对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65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38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M的水平,计算各指标的平均水平并比较不同TM单独及联合使用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胃癌组CA125、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采用单项TM诊断胃癌时,灵敏度最高的为CA19-9,特异度最高的为CEA,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为CA19-9;采用不同TM的组合诊断胃癌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的为CA19-9与CEA组成的组合。结论:血清TM的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选择适当的TM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胚胎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胃癌组为78例胃癌患者,良性病变组为78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对照组为78例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A72-4、CA19-9、CEA水平,对比各组CA72-4、CA19-9、CEA阳性率差异,分析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CA72-4、CA19-9、CEA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CA72-4、CA19-9、CEA阳性率分别为30.77%、25.64%、52.56%,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72-4、CA19-9、CEA单项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均较低,特异度较高,三项联合诊断胃癌的特异度稍有降低,但敏感度显著提高。[结论]血清CA72-4、CA19-9、CE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在胃癌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9-9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老年胃癌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非胃癌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两组CA19-9及CEA水平,分别计算CA19-9、CEA单独及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胃癌组CA19-9及CEA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2.35±36.71)U/L、(17.15±7.1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6.65±18.26)U/L及(3.58±2.64)μg/L〕(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加重、肿瘤分化级别的减低,CA19-9、CEA的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CA19-9单独检测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5.8%、93.1%,而CEA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0.0%、90.3%,二者联合检测时为84.7%、86.1%,准确性为85.4%。结论血清CEA、CA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在消化系癌症中的应用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310例消化系癌症患者(肝癌52例,食管癌36例,胰腺癌50例,胆道癌35例,胃癌74例,肠癌63例)及50例对照组消化系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CA72-4水平.结果:CA72-4在肝癌组阳性率为21.15%,食管癌组27.78%,胰腺癌组36.00%,胆道癌组37.14%,胃癌组51.35%,肠癌组61.90%.各消化系癌症组血清CA72-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A72-4在消化系癌症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尤其是胃癌和肠癌,同时对鉴别消化系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应加大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53例胰腺癌(PC)、68例慢性胰腺炎(CP)、51例高危人群(high risk person,HR)的血清样本,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A50、MUCA、KL-6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CA19-9水平.分析它们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C组、CP组、HR组及对照组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753±548)、(135 ±93)、(105±55)及(99±50)U/ml,P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以>232 U/ml为界,KL-6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以>244 U/ml为界,鉴别诊断PC与CP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1%.KL-6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高于CA19-9、CA50及MUC4.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血清KL-6≤300 U/ml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9.3±1.2)个月,较KL-6>300 U/ml患者平均生存期(4.6±0.7)个月显著延长(P=0.006).结论 KL-6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血清学指标,且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CA199及CEA联合检查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29例胃癌、41例胆囊及胆管癌、12例胰腺癌及20例结肠癌患者血清CA199及CEA含量,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所有恶性肿瘤的血清CA199及CE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血清CA199及CEA检测是消化系统肿瘤良好的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