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除了与遗传相关,家庭因素在其发生、发 展和干预康复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依据DSM-5 的分类标准,综述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与家庭的 关系,总结针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具有实证研究的非传统的家庭心理干预新模式,希望能为其临 床研究和干预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心理弹性的受虐儿童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加工特点。方法使用杨世昌儿童受虐筛查自编问卷从遵义市某小学筛选出90名被试,分为受虐儿童和非受虐儿童,再使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将受虐和非受虐儿童再分别分为高、低心理弹性两组,然后让他们完成点探测任务。结果心理弹性的人际协助可以正向预测受虐儿童对愉快面孔以及愤怒作为无效线索时的反应速度,而家庭支持维度可以正向预测非受虐儿童对愉快面孔的反应速度。结论尽管受虐儿童的家庭支持水平极低,但是家庭环境之外的人际协助可以预测受虐儿童对情绪刺激的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3.
上海心理健康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应用评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总结1993 ̄1994年间的电话求询者资料,发现常见求询问题为情绪问题、恋爱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的求询者,其求询问题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电话心理咨询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经济和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可作为对原有精神卫生防治系统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4.
总结1993~1994年间的电话求询者资料,发现常见求询问题为情绪问题、恋爱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的求询者,其求询问题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电话心理咨询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经济和有效的服务方式之一,可作为对原有精神卫生防治系统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放式叙事疗法在解决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7~15岁)、儿童孤独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南充市阆中金城中心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农村特殊家庭(包括单亲、父母双亡、父母离异、父母服刑、父母丧失劳动力、养父母的家庭等)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量.其中49例为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设为干预组,75例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为期30周开放式叙事心理治疗(以作文结对交流为主),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辅导,随后两组重测上述心理测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表现为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开放式叙事治疗后干预组儿童的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明显减少、自我意识水平有所提高.结论 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开放式叙事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重塑个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农村 3~5 岁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 月,采用横断面调查全国 12 个省 27 个县内农村地区家庭 5 050 名 3~5 岁儿童情绪和行 为异常发生情况,主要应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进行评估,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异常 情况。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13.3%(140/1 046),非留守儿童为 14.7%(590/4 005),两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237,P=0.266)。留守儿童组的同伴交往异常发生率(5.0%,52/1 046)低于非 留守组(7.2%,287/4 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32,P=0.012)。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主要 监护人赞同体罚会增加留守儿童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OR=1.655,95%CI=1.121~2.444)。 结论 3~5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存在差异。赞同体罚会增加留守儿童发生情绪 和行为问题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情绪及儿童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0例孤独症儿童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掷币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接受孤独症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40例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患儿父母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父母焦虑、...  相似文献   

8.
儿童智力低下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儿童智力低下的相关因素。将168例智力低下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发现父母文化程度、生母智力、家庭内关系、母孕期情绪,出生体重,出生时有无窒息及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态度和行为训练与儿童智力低下关系密切。儿童智力低下的因素很多,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与家庭亲密度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分别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亲密度分量表对多级随机抽样的64对双生子进行评定,并分析遗传因素与家庭亲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双生子的家庭亲密度为(6.66±1.91),低于中国常模(P〈0.001)。不同卵性双生子家庭亲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亲密度及高亲密度家庭环境中,儿童少年的行为问题遗传度分别为0.88和0.75,前者的遗传度高于后者。结论双生子家庭亲密度低于非双生子家庭;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遗传因素与家庭亲密度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阆中金城乡中心小学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学生203名,分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A组)、一般家庭留守儿童(B组)和普通家庭儿童(C组),采用儿童孤独量表(CL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和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EPQ)对其人格特征、孤独感、自我意识进行测量。结果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儿童的个性、孤独感与自我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显示,A组的内外向因子分、行为及合群性因子分低于B、C两组,而情绪不稳因子分、孤独感总评分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特殊家庭留守儿童中男性自我意识高于女性,女性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性,行为因子分低于男性(P<0.05);③年龄<10岁的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其合群、幸福、内外向因子分低于年龄>10岁者,而孤独总分和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年龄>10岁者(P<0.05)。结论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其中女性更倾向于情绪问题,男性更倾向于行为问题,年龄越小行为与情绪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11.
四川蒙汉小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儿童家庭问卷》及SCL-90对四川省176名沿海乡蒙族及136名万安乡汉族3-5年级小学生做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被试者由于所处文化背景不同,惯用的应对方式也不同:SCL-90总均分无差异。提示儿童的应对方式受家庭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评价应对方式与心理卫生间关系时,应考虑其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儿童行为问题(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国外报道其检出率已达到5%~30%。随着我国家庭结构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抚养儿童与教育儿童的方式的变化,以及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环境污染的影响等,儿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和家庭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测查初中学生288名。结果:结果有焦虑情绪者30名,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家庭养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情感温暖、理解,母孕期相关。结论:中学生焦虑情绪不容忽视,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重视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除生物学因素外,家庭因素在强迫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心理状况和心理应对机制、亲子互动关系及家庭结构等特征及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儿童颅咽管瘤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疾病,为WHO Ⅰ级,其年发病率约为0.1/10 000,多见于5~14岁儿童,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的10年生存率国内外报道均为90%以上[1].随着其治疗效果的改善,人们发现很多儿童术后出现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总智商下降、记忆障碍、注意力障碍、学习功能障碍、处理速度降低等,很多患儿还会出现情绪调节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障碍会影响到患儿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其就业、婚姻及家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并与以后的发展阶段中的种种问题相关联.它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还可能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的根基,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脑瘫是目前公认儿童致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不仅造成患儿运动、姿势等异常和认知、行为等障碍,还带来极高的家庭及社会经济、照顾负担。调查研究发现,脑瘫患儿照顾者与正常儿童照顾者相比,承担更高的亲职压力,负性情绪水平更高,由此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家庭矛盾及社会退缩。研究已证实,脑瘫患儿今后的发展状况高度取决于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幸福,社会支持有助于帮助照顾者渡过心理危机,更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关注脑瘫患儿照顾者的生存现状,了解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加以积极干预,将是今后康复服务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中生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有焦虑情绪者10.4%,其中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生活事件发生率在6.6%-94.1%之问。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焦虑情绪的生活事件依次为不喜欢上学、被人误会和错怪、升学压力、家庭施加学习压力、家庭内部矛盾。结论初中生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存在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现状.方法 应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成都市5个辖区17所幼儿园的949名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21.3%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情绪问题.其中24.9%的女童有情绪问题,17.3%的男童有情绪问题,女童情绪问题的发生率高于男童(χ2=7.298,P=0.007).女童在情绪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童(t=-2.770,P=0.006).分别有13.0%,19.7%,18.6%,19.2%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品行、多动、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问题,但其发生率均不存在性别差异.男童在同伴交往问题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童(t=2.442,P=0.015),女童在亲社会行为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童(t=2.940,P=0.003).综合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等因素对于学龄前儿童情绪障碍具有61.3%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部分学龄前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及行为问题,女童的情绪问题更多及发生率更高,同伴关系和亲社会性发展更好.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迄今其病因尚无定论。本介绍了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以及家庭和特殊干预策略,以探讨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