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通过推出“七大卫生工程”,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与2006年相比,全市市级医院门诊人次平均医药费用下降2.34%,每住院床日平均医药费用降低1.52%,每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降低2.35%。[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浙江省精神病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浙江省内所有独立设置的20所精神病医院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提取样本医院2007年~2009年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数据。结果浙江省精神病医院总收入年均增加13.09%,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平均52.40%)高于医疗收入(43.66%),均次收费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涨幅显著高于同期物价指数,在包括与不包括财政补助时,业务收支亏损率分别为10%、75%。结论浙江省精神病医院收入结构不合理,病人医疗负担加重,认为应建立政府财政长效保障机制,发挥财政补偿主渠道作用,建立医药费用控制的综合管理机制,加强收入结构调整,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有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3.
4月19日《新京报》报道,近8年来,我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都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就此指出,各级各类医院要杜绝不合理收费,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增加群众负担。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药领域专利保护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和战备、救灾的重要物资,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医药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产业.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5.
药品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费用不断增长,1979 ̄2002年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4%,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2.04%,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从1978年的3.04%上升为2002年的5.42%,达到了5684.63亿元,人均卫生费用由1979年的11.45元增长为2002年的442.5元,增长了将近38倍[1]。药品费用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镇江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后有关业务量与次均费用变化情况,文章对镇江市改革前后有关业务量与次均费用的变化情况与扬州市进行了对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镇江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后,城市医院业务量上升速度快于扬州市,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人数增长速度快于扬州?镇江市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慢于扬州市,但绝对数值高于扬州市?文章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寻找出路     
2004年7月1日,有着近20年历史的 北京同仁堂营养保健品厂停止了旗下经 营多年的"养荣雀斑膏"的生产,其原因 是未通过GMP认证。据称,该产品未通 过GMP的认证,是因为"改造所需的巨额 费用与销售额不成正比",停产是"一个理 智的选择"。 制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 际化产业之一,属于世界贸易增长最快 的朝阳产业。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 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80年代为8.5%, 90年代为7.5%,预计2001-2010年间仍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在医疗费用上涨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1998年来,中国内地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中国人均GDP增长只有10%,而医疗费用增长已经平均达到了14%。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医疗费用的增长与医务人员的相关性,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医疗服务费用包括门诊医药费用和住院医药费用。本文根据对上海县1980年至1990年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莘庄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反映上海县1980年以来医疗费用变化趋势和现状,分析上海县居民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及费用的水平与变动,为有效控制医药费用过速增长、合理组织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费用的增长,在医疗费用中,药品占总费用的35%-40%,检查费用和治疗费用(包括材料费用),占总费用的45%- 50%,医疗费用的增长,主要是这两大项的增长。现具体分析如下。1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1.1药品价格的上涨由于医药原材料的涨价等多种原因,使药品价格不断上涨,如:治感冒的常用药本来价格便宜,商家将广告费用也加在其中,而人们往往相信广告,对其购买欲增加,医院也为了迎合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省医疗机构总体用药情况和药品费用情况,对控制医药费用不断增长,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提出合理建议。方法:抽样调查全省医疗机构单位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省各级医疗机构52%的药品来源于省内药品经营企业,省内药品经营企业65%的药品销往医疗机构。2009年与2008年相比较,人均门诊费用、人均门诊药品费用分别增加14.78%、15.84%;人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药品费用分别增加14.34%、11.94%。结论:我省医药费用呈现增长趋势,有效降低药品费用对降低全省医药费用至关重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降低药品费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罗艳丰  杨福  李婧 《中外医疗》2012,31(33):90-91
目的探讨控制门诊医疗费用增长、有效缓解"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昆明市2008—2011年门诊诊疗人次与门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①门诊诊疗人次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7.1%。②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平均增长速度为7.12%,门诊病人人均药费平均增长速度为5.41%,门诊病人人均检查治疗费的增长速度为5.18%。3项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昆明市同期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平均增长速(14.90%,14.85%)。结论①医改后,尤其是农村新农合的实行,有病就医的比例越来越高;②医改的成效逐渐显现,昆明市的医药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东疆某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概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 H 地区2006-2010年的人口、经济、部分卫生情况指标进行调查。结果2006-2010年,H 地区总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1.36%,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呈现负增长,为-1.72%;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2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9.64%,但2010年卫生事业费用占 GDP 比重和占财政支持比例分别为2.83%和11.79%,均呈下降趋势;2010年婴儿死亡率接近全国水平(13.1%),孕产妇死亡率年均增长率为-56.93%;新农合参合率、住院补偿支出占基金支出总额的比例、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比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8%、6.19%和14.81%;村卫生室数年均增长率为0.16%,标准化村卫生室年均增长率为4.87%,2006年标准化村卫生室有105所,占村卫生室的68.18%,2010年为127所,占村卫生室的81.94%。结论H 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尚可,但卫生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较少,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不到位,今后应加大卫生费事业用的投入,并进一步做好妇幼、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3年化学医药工业仍呈持续增长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重点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6.7%,利润总额增长37.4%,所统计的16项经济指标中,除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和产成品分别下降1.7%和5.7%以外,其他指标均为增长。医药工业的增长、医药商业销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院院长》2011,(11):18-18
卫生部日前公布的《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19.603亿元,占GDP的4.9%。以“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为总目标之一的新医改已进入收官年,但公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医院门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和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同比分别上涨了9.7%和9.0%。  相似文献   

16.
论缩短平均住院日对医院内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光 《中国医院》2002,6(11):9-11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院平均住院日约为31天,1996年以后降至12天~13天。由于平均住院日的缩短,2000年住院患者比1991年增加了234.8%。2000年住院患者平均医疗费用比1991年增加了110.3%,同年住院医疗收入比1991年增加6倍。住院患者平均医疗费用的增加主要表现在90年代初期,1991年~1994年间每年收治的患者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每年住院医疗收入的增加主要与住院患者平均费用的增加有关。1995年后住院患者平均费用非常稳定,2000年住院患者平均医疗费用仅比1994年增加了0.3%,住院医疗收入的增加主要与收治的患者数量增加有关。缩短平均住院日可明显提高医院内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遏制住院患者平均医疗费用增长的同时明显增加了医院的医疗收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北疆及东疆两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概况。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6-2010年新疆 C 地区和 H 地区的人口发展、财政、卫生事业费用、部分健康指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2006-2010年,C 地区和 H 地区农村人口数增长率分别为4.22%和-0.38%;两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都呈现负增长现象;C 地区和 H 地区的卫生事业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13%和20.39%;C 地区婴儿死亡率年均增长率为-68.50%,H 地区婴儿死亡率虽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21%,两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4.75%和-56.93%,两地区慢性病患病率均未进行统计;H 地区的新农合参合率、住院补偿支出占基金支出总额的比例、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比例增长率(7.48%、6.19%、14.81%)高于 C 地区(2.58%、4.34%、11.90%),且 C 地区新农合医疗受益人次数年均增长率为-6.36%。结论两地区农村人口所占总人口数比例逐渐减少,卫生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较少,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不到位,今后应加大卫生事业费用的投入,并进一步做好妇幼、慢性病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安徽医学》2008,29(4):I0002-I0002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和人民赋于我们每位卫生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多年来,池州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思维为指导,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取得床位使用率122%,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和每床日平均费用、平均出院人次费用处全市最低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肾病患者医疗费用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医疗改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成年肾病患者2012—2017年门诊及住院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次均花费和人均花费的时间趋势,并探究医疗花费变化的原因。结果: 肾病患者年均花费在2012—2017年间出现较快上涨。门诊和住院的花费上涨由不同原因导致,其中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而住院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次均花费的增加。住院花费上涨贡献最大的类别为药品和耗材,其中药品类费用上涨贡献最大,2017年次均12 524元,占当年平均次均总花费的32.4%;耗材类次均9 215元,占比23.9%。结论: 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主要来源于肾病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药物类和耗材类费用的增长是导致住院医疗总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治疗类费用以及医疗服务费在总花费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组令人心里透不过气来的数字:“近8年来,中国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门诊费用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都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2003年,主要由于经济原因,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29.6%的患者应住院而不住院。”看病贵问题的症结何在?不妨从患者医疗费用增加的元凶之一药价虚高问题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