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背景:目前常用的椎间融合方法较多,有自体骨块、同种异体骨及钛合金为主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等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患者16例,均置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0-24个月,腰痛均明显减轻,末次随访时腰痛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内固定出现松动、断钉等情况;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移位及下沉。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能够重建腰椎稳定性,提供置入后的即刻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后路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患腰椎滑脱症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aby fusion)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按meyerding分类,Ⅰ度2例,Ⅱ度3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年3个月,平均2年8个月,32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4例仍有劳累时轻度腰部及臀部疼痛,1例骶尾部褥疮致切口感染,经后期处理愈合,1例椎间融合器移位,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后融合。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二者起到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详细了解,全面掌握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术的技术特点,才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 腰椎滑脱症临床较多见,部分重症患者需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2000年1月~2003年1月,作者使用SF脊柱内固定器(江苏武进第3医疗器械厂)加多孔螺纹钛合金融合器(TFC)治疗腰椎滑脱症1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稳定及滑脱症患者39例,对比治疗前后JOA29分评分,随访观察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8~20个月,JOA29分评分达到23.89±1.98,病变椎间隙高度与L1~2间隙比值增加为1.15±0.07,椎间孔上下直径与L1~2椎间孔比值增加为1.2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例滑脱完全复位,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U-Spine椎弓根钉棒系统螺钉设计理念独特,应用简便,提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同时行神经周围充分减压,椎间cage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选择18例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手术,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客观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8~48个月,完全复位14例,部分复位4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需进行充分减压,椎弓根钉复位提供良好的固定作用。椎间单纯植骨与使用椎间融合器一样有较高的融合率,并且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RF系统复位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8月至2006年3月间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和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56例平均随访32个月(7~54个月),术前与术后的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优良率98%,融合率100%。并发症有硬脊膜损伤致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根损伤,无断钉、棒现象。结论: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能克服单纯使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22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钉棒复位椎间融合器固定对22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术前以及术后应用腰功能评分以及视觉疼痛评分,患者在术后进行手术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患者术前腰功能评分与视觉疼痛评分分别为22.5±17.6分与6.3±2.4分,术后对患者随访为47.3±21.3分与2.2±1.9分(P<0.01)。在全部2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90.9%)对手术效果满意。患者腰椎滑脱在术前为27.5%,术后为3.5%(P<0.01)。患者腰椎的前凸自术前的平均12.2°改善为18.1°(P<0.01)。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与器械有关的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治疗腰椎前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本院54例腰椎前滑脱症患者采取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有效率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总有效率为87.0%,平均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滑脱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RF-Ⅱ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技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中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腰椎滑脱患者60例,分成A、B、C组,分别进行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自体骨植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比较其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年各组患者腰椎滑脱均获完全复位,未出现固定螺钉松动、拔出、断裂及腰椎再滑脱现象。椎体融合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Nak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滑脱患者因合理选择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多数情况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发生Cage移位需再次手术翻修,但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也常不确切。目的:分析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Cage移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4-01/2010-01进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后发生Cage移位的16例患者及由外院转入的4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变节段内置入Cage的数目、Cage的置入深度、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程度、椎弓根钉系统的稳定性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病变节段使用单枚Cage融合9例,使用双Cage融合11例。Cage置入深度不足者12例,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不佳者10例、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未恢复者8例,椎弓根钉置入位置错误者2例,椎弓根钉螺帽松动者4例。结果说明Cage的设计、选择、初始置入位置,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配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的情况可能影响Cage在宿主体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多数情况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患者发生Cage移位需再次手术翻修,但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也常不确切。目的:分析影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后Cage移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4-01/2010-01进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后发生Cage移位的16例患者及由外院转入的4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变节段内置入Cage的数目、Cage的置入深度、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程度、椎弓根钉系统的稳定性及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与结论:病变节段使用单枚Cage融合9例,使用双Cage融合11例。Cage置入深度不足者12例,Cage与椎体终板贴合不佳者10例、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未恢复者8例,椎弓根钉置入位置错误者2例,椎弓根钉螺帽松动者4例。结果说明Cage的设计、选择、初始置入位置,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配合应用椎弓根钉系统的情况可能影响Cage在宿主体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椎间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滑脱症,观察其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状况,并与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病例。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滑脱症,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并且椎间植骨融合可能是进一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融合治疗是腰椎滑脱症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椎间关节之间发生骨性结合,从建立和维持比较坚强脊柱稳定性.腰椎滑脱症常用的融合方式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虽然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后具有临床疗效良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但在临床上对于腰椎滑脱的最佳融合方式仍存争议.目的:对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修复成人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年至2014年3月)、PubMed(2000年至2014年3月)、Springerlink(2000年至2014年3月),并采用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文献检索语言只限制为英文.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高质量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en 5.2.0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疗效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经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2篇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4篇高质量队列研究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患者治疗后下腰部末次目测类比评分[WMD=0.32,95%置信区间(-0.89,1.52),P=0.60]、下肢末次目测类比评分[WMD=-0.24,95%置信区间(-0.49,0.02),P=0.07]、腰痛ODI评分[WMD=4.18,95%置信区间(-0.30,8.65),P=0.07]、治疗后满意率[OR=0.86,95%置信区间(0.46,1.62),P=0.65]和治疗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OR=-0.88,95%置信区间(0.44,1.78),P=0.7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疗效基本相同.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组[OR=0.29,95%置信区间(0.15,0.55),P=0.000 1];后外侧融合组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椎间融合组[OR=-2.58,95%置信区间(1.12,5.95),P=0.03].两个融合组患者治疗后下腰部及下肢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椎间融合组的融合率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PLIF技术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4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均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35例,双节段滑脱13例。结果:48例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32例间歇性跛行、28例下肢放射痛消失,6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87.5%。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术后9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1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5.8%。结论:应用PLIF技术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腰椎滑脱症是造成腰腿痛的常见病,其手术治疗一直是骨科医师探讨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4年月10月采用后路GSS内固定系统内固定结合后路椎间融合器椎问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系统(divided reducible fixed system,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行DRF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棘突、椎板骨碎块,通过后路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例大部分缓解。21例完全复位,2例部分复位。术后4~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23例患者均获得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滑脱症前路椎间副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滑脱症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治疗的1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病人均行后路减压复位,前路腹腔镜下BAK植骨融合术.结果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411ml(241~680),平均手术时间355min(260~445),平均伤口引流130ml(50~210),平均住院时间11d(7~15),与后路组(对照组)进行t检验,平均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腹腔镜组患者中术后随访3月~2年(平均10.2月),14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Ⅰ°滑脱6例完全复位,Ⅱ°4例复位,Ⅲ°2例复位,除1例并发全身纵隔皮下气肿外,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腰椎滑脱症前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目的:归纳总结前路椎间融合器的种类、前路腰椎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及内固定器械种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1月)。以"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1月)。文献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67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9篇文献进行分析。近年来,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在临床应用方面及椎间融合器自外形到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椎间融合率不断提高;多种内固定器械开始用于临床以增强前路融合的稳定性;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展,使手术趋向微创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或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DS)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DS合并LSS患者161例,分为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单侧组)90例和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双侧组)71例.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Ouroboros椎间融合系统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到2009年7月我院应用Ouroboros椎间融合系统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1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5例,女12例,对所有病例进行1~2年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滑脱率、Oswestly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测量和评估,并观察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全部达到复位或基本复位.随访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显示椎间高度、复位无明显丢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腰椎CT显示椎间融合满意,末次随访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治愈13例、有效4例.结论采用充分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Ouroboros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融合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