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陈旧性胸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行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占83%(15/18),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未见钢板、螺栓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应用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plate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具有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无需行石膏固定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无神经损伤型爆裂骨折治疗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对照研究的方法来比较、评估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段前中柱骨折。方法:1999年3月~2002年7月本院收治胸腰段(T11-L2)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段前中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A)、保守组(B)共同34例,获随访28例。其中手术组11例,保守组17例,随访比较2年。结果:通过受伤椎体及神经系统观察提示:保守组(B)无良好复位,手术组(A)复位良好,差异显著;保守组(B)后期多出现神经症状,手术组(A)无神经症状出现,有显著差异。结论: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段前中柱骨折应早期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胸腰段骨折前、后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胸腰段骨折前、后路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胸腰段骨折脊柱重建手术治疗患者,其中行前路手术15例(前路组),行后路手术15例(后路组)。随访15-5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分级和ASIA评分,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s角)的纠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前路组术后平均2周下床活动,胸腰椎(Cobb’s角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分别为(24.6±7.6)°、(1.8±7.3)°、(1.1 ±7.2)°,术前与术后及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得到矫正并骨性融合,截瘫者神经功能平均提高1.35级。后路组术后平均1个月下床活动,胸腰椎Cobb’s角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分别为(23.5±7.6)°、(2.0±7.3)°、(5.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截瘫者神经功能平均提高1.2级。结论:胸腰段骨折经胸膜外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重建术可有效地纠正脊柱骨折后畸形,并维持矫正度,改善神经功能,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F钉治疗胸腰段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应用后正中入路AF钉内固定,同时行椎板减压,横突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结果:手术治疗32例,经6~24个月的随访,26例神经功能有1级以上恢复,锥体前缘高度术前为50%,术后为8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F钉治疗胸腰段骨折并发脊髓损伤能取得较好疗效,但须注意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手术对胸腰段椎体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复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伴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的资料,按手 术距离受伤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伤后72 h 内手术者为A 组;≥ 72 h 者为B 组。A 组40 例,年龄21 ~ 62 岁, T11 3 例,T12 10 例,L1 15 例,L2 12 例。B 组39 例,年龄20 ~ 69 岁,T11 2 例,T12 9 例,L1 16 例,L2 12 例。比 较两组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及矫形效果。结果 随访24 ~ 47 个月,平均(31.3±9.8)个月。两组均无术后 感染、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的发生。A 组40 例中15 例进行椎管内减压(37.5%),B 组39 例中 33 例进行椎管内减压(84.6%)(P <0.05)。术前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术后两组间ASIA 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比较, A 组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均高于B 组(P <0.05);术前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及伤椎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椎体高度的恢复、矫形效果高于B 组。 结论 对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伤后72 h 内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和矫形效果,72 h 内手术利于进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椎管内减压。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GSS)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合并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30例,同时行关节突及其外侧横突根部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郝世渊  郭宏斌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50-1550
我院从2000-2005年收治胸腰椎骨折78例,其中23例合并脊髓损伤,均于入院后急诊手术,采用全椎板减压AF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建凯  丘德赞  平国兴 《广东医学》1999,20(10):795-796
目的 探讨RF系统手术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1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使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椎管探查,并通过探查骨窗进一步复位减压管,术后植管融合伤椎,并进行6个月-1a的随访。结果 椎管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椎体形态及生理前凸恢复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RF系统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配合经后外侧椎管彻底减压,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是  相似文献   

9.
同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佳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86例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脊髓前方后方均有压迫,且前方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者,可行后路减压固定,再行前路胸膜外、腹膜外伤椎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钉杆或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86例胸腰段三柱骨折的病人治疗前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42例、D级36例,治疗后8例B级3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C级的42例,2例恢复至D级,40例恢复至E级,36例D级全部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后,若病情充许,均佩戴胸腰段支具下地活动。结论: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患者,脊髓前方压迫骨折块突入椎管大于或等于50%、不全截瘫或合并脱位患者,均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短节段前后固定、减压、植骨(或用钛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许多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操作复杂、危险性较高,且治疗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指征,选择性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Z—plata钢板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共治疗2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取前路减压、椎间植骨Z-plata钢板内固定,对其后凸畸形的矫正,椎体高度的恢复,截瘫的康复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8~20mo,平均12mo,骨折均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术前不全性截瘫患者14例大部分功能恢复,按Frankal分级:Ⅳ级11例,Ⅲ级6例Ⅱ级3例。2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但无明显腰痛,并恢复排尿功能,2例无神经原性损伤患者术后无腰痛,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选择合理的内固定能很好的改善脊髓功能,减少腰痛等并发症,而对于完全性截瘫患者手术能达到稳定脊柱的目的并能减少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胸腰段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一般指T12-L1或T12—L2段脊椎,约50%以上的脊柱骨折是位于该水平。脊柱骨折好发于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区域,而胸腰段脊柱在结构上的以下特点,构成了其损伤发生率高的内在因素:(1)其上为较固定的胸椎,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转换点,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于此。(2)胸椎生理后突,腰椎生理前突,胸腰段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应力易集中于此。  相似文献   

12.
雷正民  王栋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3):F0003-F0003
自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我们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4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8~64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处坠落伤20例,重物砸伤3例。病变椎体:T112例,T1210例,L118例,L210例,L32例,L42例。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13.
马兴福  张维新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420-1421
我们从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8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RF、AF、GSS-2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2例椎体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伤椎椎体高度比术前平均为45%,术后恢复到95%,Cobb’s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恢复到5;°1例2处椎体骨折患者,上位椎体高度恢复差,术前为35%,术后为40%。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0月~2005年3月间,应用该方法治疗28倒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全瘫及不全瘫病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岁~55岁,CT检查本组病例均存在外伤性椎管狭窄。24例病人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Profile及Z—plate钢板内固定术;4例应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Mossmaimi钉棒系统。选用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采评价病人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了解脊髓减压、植骨块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8例中22例病人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评分明显恢复(P〈0.05),椎体高度恢复且稳定。2例出现脑脊液漏,8天~14天伤口自行愈合。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及椎管狭窄病例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骨性压迫,符合损伤病理。植骨固定不仅恢复椎体高度,而且可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奈件。因此,本组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非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体会(附48例报告)陈明周辉招张安兵(铁十一局三处医院外科十堰442012)关键词骨折,脊柱胸椎腰椎中图法分类号R683.2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若处理不当,重者可造成终身残废,轻者遗留长期病痛。我院从198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11例,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结果 平均随访6个月,11例均固定坚固,无断钉断棒及松动发生,骨折均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GSS—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可实施三维矫正固定并可定量调节复位,固定坚固。椎体的复位控制在伤椎原有高度的90%左右,可减少伤椎椎体内的空隙,有利于骨折愈合,增加前柱、中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86例,A组44例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B组42例采用后路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术。结果:随访10~36月,X线检查示内固定位置良好,伤椎内及椎板间植骨充分,均达到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及脊柱序列恢复满意,术后1周、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Cobb’s角(度)得到明显改善。但手术前后伤椎体前后缘高度比、Cobb’s角相比较,B组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短节段USS骨折内固定术及伤椎内植骨为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经Wih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2011年9月_2013年8月收治胸腰段的椎体骨折22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6岁。骨折类型依据骨折形态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骨折压缩超过1/3,需要行后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术但不需要后路减压治疗。胸12骨折6例,腰1骨折13例,腰2骨折3例。本组病例随机应用经常规手术入路和经Wihse人路2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手术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经Wihse人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常规入路组,手术时间少于经常规入路组,术后切口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经常规入路组。结论经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不需要后路椎管减压的椎体骨折,其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接近正常,术中减少椎旁肌肉的剥离,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术后手术切口疼痛减轻,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0月 ̄2005年3月间,应用该方法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全瘫及不全瘫病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岁 ̄55岁。CT检查本组病例均存在外伤性椎管狭窄。24例病人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Profile及Z-plate钢板内固定术;4例应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Mossmaimi钉棒系统。选用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来评价病人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了解脊髓减压、植骨块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8例中22例病人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评分明显恢复(P<0.05),椎体高度恢复且稳定。2例出现脑脊液漏,8天 ̄14天伤口自行愈合。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及椎管狭窄病例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骨性压迫,符合损伤病理。植骨固定不仅恢复椎体高度,而且可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本组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