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DWI联合Fischer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DWI与Fis-cher评分法诊断的乳腺肿块,计算各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恶性病灶的ADC值较良性病灶降低,但其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较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中的Ⅲ型曲线多考虑为恶性,但良恶性病灶均可出现Ⅱ型曲线。结论:研究显示,DWI联合Fischer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b值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56例肺结节患者(≥6 mm)行常规MRI及EPI-DWI(b=0、500 s/mm2)检查,所有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40例,良性16例.以脊髓为参照物,将病灶在DWI图像上的信号强度(SI)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明显低于脊髓、稍低于脊髓、与脊髓信号相同、稍高于脊髓和明显高于脊髓.同时测量病灶、脊髓和肌肉的SI和ADC值,计算SI病灶/SI脊髓(LSRSI)、SI病灶/SI~ (LMRSI)、ADC病灶/ADC脊髓(LSRADC)和ADC病灶/ADC肌肉 (LMRADC).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良恶性病灶SI评分、ADC值、LSRSI、LMRSI、LSRADC和LMRADC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上述各参数对肺部良恶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①SI评分:恶性肿瘤SI评分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05),以≥3.0分为阈值,SI评分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67.5%、68.8%和67.9%;小细胞肺癌的SI评分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而鳞癌、腺癌和其它类型恶性肿瘤之间S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DC、LSRSI、LMRSI、LSRADC和LMRADC值:良性病变依次为(1.91±0.70)×10-3mm2/s、0.67±0.42、1.27±0.80、0.83±0.27、1.13±0.41,恶性病变依次为(1.42±0.46)×10-3mm2/s、0.90±0.34、1.85±0.92、0.69±0.29和0.82±0.29,恶性病变的ADC、LSRADC和LMR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值分别为0.003、0.034和0.002),LSRSI、LMRSI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值分别为0.022和0.025).③ADC值取1.6×10-3mm2/s时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最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0.0%、75.0%和78.6%).④小细胞肺癌的LSRI、LMRSI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5),腺癌与鳞癌之间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b=500s/mm2)定量参数测量能够有效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ADC值对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但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较小,信号强度评分、相对信号强度值对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磁共振Fischer's评分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共109个病灶)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Fischer's评分法以Fisher评分表及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分级判定良恶性.DWI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界值作为判断良恶性的阈值.结合Fischer's评分结果及DWI对BI-RADS-MRI 4类病变进行亚分类,并根据亚分类结果判定良恶性.分别计算并比较DWI、Fischer's评分法以及Fischer's评分结合DW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1×10-3mm2/s,DW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77.4%、79.8%;Fischer's评分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67.9%、84.4%;Fischer's评分结合DW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81.1%、90.8%.BI-RADS-MRI 4A、4B、4C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20%、85.7%. 结论 Fischer's评分结合DWI能够对BI-RADS-MRI4类病变进行合理的亚分类,并能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且保持了很高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尚柳彤  柴晓玮  贾文霄 《武警医学》2008,19(10):873-87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乳腺疾病患者(33个良性病灶,24个恶性病灶)分别进行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病灶强化的形态特征,测量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类型、峰值时间和早期增强率.结果 多数病灶在磁共振平扫时未被检出,结合增强后的形态特征对乳腺癌的检出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9.7%,准确性为71.9%.良、恶性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峰值时间及早期增强率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1.7%、87.5%和75.0%,特异性分别为87.9%、87.9%和84.8%,准确性分别为89.5%、87.7%和80.7%.联合上述指标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8%,特异性87.9%,准确性为91.2%.结论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峰值时间及早期增强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增强的形态特征,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DWI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术前行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6例乳腺病变,采用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H)WI);测量病变区和对侧正常乳腺腺体的ADC值,应用t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腺体ADC值的差异,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根据BI-RADS MRI将乳腺病变分为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比较ADC值在两组病变中定性诊断效能.结果:236例乳腺病变中,恶性病变ADC值[(1.08±0.32)X 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病变[(1.48±0.35)×102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确定ADC界值为1.25×10-2mm2/s,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2%和77.5%.肿块性病变良、恶性ADC界值为1.1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和81.8%),非肿块性病变良、恶性ADC界值为1.3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72%).绪论:根据ADC界值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对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界值;DWI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非肿块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及DWI检查,b值取50、450、850s/mm2。计算DWI的病灶检出率,比较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肿块样病变和非肿块样病变的ADC值。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上限作为诊断阈值,计算不同b值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DWI对病灶的检出率为95.4%(62/65),包括32例恶性病灶和30例良性病灶;3例导管原位癌未显示。b=50~850s/mm2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3.3%、85.5%、84.8%、86.2%,高于b=50~450s/mm2时的84.4%、80.0%、82.3%、81.8%、82.8%。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样与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MR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但诊断时需结合常规MR扫描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I动态增强(DCE-MRI)技术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资料.采用1.5 TMR行乳腺肿块DWI,对感兴趣区( ROI)求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然后行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第一分钟强化率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分析病变的MR信号、ADC值及TIC,并经统计学处理,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结果 乳腺ADC值分别为:恶性肿块组(0.826±0.064)×10- 3mm2/s,良性病变组(1.214 +0.028)×10- 3mm2/s,正常腺体组(1.403±O.150)×10- mm2/s,经t检验,各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第一分钟强化率良、恶性肿块组分别为(51.44±17.62)%、(68.46±14.7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多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26个良性病灶均表现为类圆形均匀强化,减影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像上未见环状强化或血管纠集,TIC类型分别为Ⅰ型20个,Ⅱ型5个,Ⅲ型1个;24个恶性病变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减影后11个显示环形强化,MIP示12支迂曲的异常血管向肿块聚集,TIC类型分别为Ⅰ型6个,Ⅱ型4个,Ⅲ型14个.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预测,单独使用DWI、DCE-MRI及联合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75%、80%、87.5%,特异性分别为76.92%、88%、92.3%,准确性分别为76%、84%、90%.结论 结合ADC值与TIC,较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可明显提高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MRI扫描对乳腺病变的检出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2007-02-2009-02间43例50枚(恶性=21,良性=29)乳腺病变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检查序列T1WI、T2WI 、STIR(SPAIR)及3DTHRIVE动态增强.根据病灶形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良恶性病变鉴别,并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结果 综合应用各MRI序列病变检出率分别98.00%;对恶性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95%、89.66%、86.00% .结论 MRI增强扫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表现,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6个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表现、血流动力学表现及ADC值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分析有意义的恶性征象,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对于肿块性病变,肿块边缘、内部增强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ADC值及1min增强率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不光滑、毛刺征、内部增强不均匀、廓清型曲线、ADC值<1.15×10-3mm2/s、1min增强率>105%为恶性征象。对于非肿块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ADC值及1min增强率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廓清型曲线、ADC值<1.35×10-3mm2/s、1min增强率>75%为恶性征象。肿块和非肿块性病变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3%、84.6%、91.6%、74.6%、85.1%和82.0%、83.3%、91.1%、69.0%、82.4%。结论 DCE-MRI结合DW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肺病变行屏气弥散加权成像,对比分析良恶性病变在DWI像上信号强度(S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是否存在显著差别。结果 19例恶性病变和14例良性病变在DWI像上的SI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以DWI中SI(病灶)/SI(胸壁)比值大于1.2作为判定恶性病变的标准,则本组病例的灵敏性为79%,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75%,诊断准确率为82%。但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形态学鉴别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