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2年Lunberg[1]提出了"检验危急值"的概念,所谓检验危急值(Panic Value),是一种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如果不恰当地给予有效的治疗,患者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而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Panic Value"也被称为"Critical Value".  相似文献   

2.
危急值报告涉及实验室、信息科、护理部、临床医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危急值项目的选择、报告范围和时限的确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改进和优化,是临床实验室高效准确的提供报告单,保障患者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良好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检验危急值及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临床检验危急值发生频率、科室分布情况等,并分析改进策略。结果:(1)该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检验样本1555166例,危急值项目9790例,发生率为0.63%,其中前5名的为PLT、WBC、CTnI、K、Ca,占总发生率的17.01%、13.44%、10.48%、9.33%、6.99%;(2)危急值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占比为21.00%,其次为重症医学科、肾病学科,占比为11.29%、8.64%。结论:通过分析医院危急值数据,不断实施改进策略,有益于对患者进行最合适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挖掘检验危急值数据中隐藏的规律,通过临床联系和评估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探索、评估适合医院特点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结果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14%;经过临床评估查实、统计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和咨询临床专家,检验科修改了PO2、GLU、PT、APTT的危急值范围;新增了新生儿K+、GLU、BiLi和AKT、MYO、CTnl,同时删除了AMY等危急项目,并报医务科批准和执行.结论 定期分析评估、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使检验危急值报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检验科的服务意识和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危急值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危急值报告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系统在LIS系统端增加了反馈模块设计,引入移动电子病历,新增管理端功能。系统优化后,危急值处理率有所提高。优化后系统为进一步提升危急值管理环节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方兴 《医院管理论坛》2014,(1):26-27,50
目的查找和分析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方法对201O年1月-2012年12月间各项目危急值报告、标本的科室分布、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各危急值项目三年来的报告例数大多呈增长态势。报告最多的前五个项目依次为:血K、血糖、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培养。危急值标本出现最多的前5位科室为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科、血液科、肿瘤科,报告例数占总数的61.8%。危急值记录率、危急值记录合格率最低的二个科室分别为急诊科和门诊,均不足80.0%。临床科室危急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记录不及时不规范。结论应加强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业务培训和考核,持续改进危急值的报告和临床规范应用是增强诊断和治疗针对性、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阐述医院检验危急值预警防控系统的设立及运行模式,通过科学遴选预警项目、构建信息化平台、建立临床反馈机制等措施,优化系统流程设计.分析评价预警防控系统的运行效果,指出系统紧贴临床实际,缩短检验结果的周转时间,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在实验室危急值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PDCA质量管理小组,将我院实验室自2013年1~12月所有检验危急值为改进前组(A组),2014年1~12月检验危急值为改进后组(B组),A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B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两组在各科室登记总数、临床处理规范数、病程记录分析数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实验室危急值,明显提高了临床危急值处理规范率,使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处理,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和检验工作者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识,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联系。方法:制定检验项目的危急值范围,认真执行检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结果: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增加了临床对检验的理解和信任,使一些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医患矛盾。结论:检验人员需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加强与临床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危急值信息化管理提升医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方法 通过“鱼骨图”找出危急值弊端产生原因,并对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的危急值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t检验评估危急值信息系统应用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2018-2019年不同阶段危急值30分钟内处置率比较,P<0.0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防范医疗纠纷、医疗过错的前提.出现危急值,临床医生若能及时得到信息,给予干预措施或治疗,或可挽救患者生命.根据实验室验证及经相关科室专家两轮讨论,江苏省某三甲医院修订制定了检验科“危急值”以及心电图、B超、放射科等科室的危急预警范围.人工模式、短信模式和电子病历系统的“报警”模式同步进行,这样能充分保证“危急”值的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2.
张超 《医疗卫生装备》2013,(11):107-108,111
在现有的HIS、LIS、EMR、NIS、短信平台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反馈流程和系统结构,开发了检验危急值系统,弥补了传统报告方式的缺陷,实现了危急值实时报告和数据整合,并且提出了系统实施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检验为切入点,解决了患者危急值警示信息的及时送达问题,加快了医疗的介入速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通过回顾性督查、调查访谈、模拟患者及现场环节追踪的模式对我院现状进行调研,以项目化管理会议的形式对常见和潜在问题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危急值管理中的对策,从提高认识、执行流程、项目维护、完善登记和处置、减少漏报、加强临床医技间沟通和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董杰  金莉子  曾莉容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20-1621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心内科的应用与管理。方法 2009年4月我科开始试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并逐渐完善、修订心内科危急值项目与范围,理顺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登记报告危急值项目,统计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半年我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心内科急危重症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区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由2009年的86.37%提高到2011年上半年的91.9%。结论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落实与科学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危急值通常是指检验结果高度异常,也被称为“Panic Value”。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说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1]。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地干预措施或治疗,就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急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被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医院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利用HIS和LIS的资源研发危急值报告系统,既提高了我院管理管理水平,又降低了医疗风险,应用中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1危急界限值现在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开始制定了具有"危急界限值"(critical value)意义的试验项目,如果患者标本中这些试验的结果极不正常,则表明患者可能处于有生命危急状态,此时如果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患者的生命有可能得到挽救。所以负责治疗患者的医生能立刻得到有关试验危急值的通知,并开始采取抢救生命的治疗措施,是非常  相似文献   

18.
利用Eclipse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用Java语言开发了医院检验危急值发布平台,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检验实验室信息系统、移动运营商短信业务系统网络信道的无缝链接。危急值发布平台可实现向医护工作站桌面发布危急值警示信息,向开单医生、门诊患者发布手机短信。其应用使危急值发布更方便、快捷和准确,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崔菲菲  万振 《医疗装备》2013,26(1):20-22
检验结果存在危急值是患者处于危险状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医生及时得到患者的危急值信息并做出有效地治疗,才能极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简要介绍了医院检验危急值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流程,详细介绍了检验危急值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强化了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对于医生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总结肿瘤专科医院危急值报告的项目、临界值、时效性。为进一步规范肿瘤专科医院的危急值报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贵州省肿瘤医院2013年度危急值报告以及回访的统计,与临床意义、参考文献、标准和指南进行对照。结果危急值报告所占比例高的临床科室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科(14.42%)、血液科(11.87%)、淋巴瘤科(9.32%)。检验项目中前三位的是WBC(22.95%)、PLT(22.29%)、K+(11.41%)。全院各科室平均处理时间为19 min,处理效率位于前三位的是淋巴瘤科(99.80%)、胸部肿瘤科(99.77%)、ICU科(99.67%)。结论通过危急值报告及回访发现;检验项目方面主要集中在WBC、PLT、K+等项目上。在科室处理等方面差距不大,表现为处理时间除内二以外均30 min,处理率均95%为相关数据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