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和对全程免后低/无应答者的再免疫效果。[方法]2009年,在威海市3个市(区)抽取7~12月龄儿童1 102名,按"0,1,6"程序接种3剂次5μg啤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HepB-SC),对其中低/无应答者分别按上述程序再次接种不同种类和剂量的乙肝疫苗,检测调查对象血清抗-HBs水平,观察变化情况。[结果]检测儿童1 102名,3剂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为98.19%(正常应答率为84.66%、低应答率为13.52%),无应答率为1.81%;GMC为800.94mIU/ml。检测再免疫的低/无应答儿童127名(17名无应答、110名低应答),抗-HBs的GMC,再免疫前为45.72mIU/ml,1剂次再免疫后为1 373.50mIU/ml(P<0.01);3剂次再免疫后检测其中100名(14名无应答、86名低应答),抗-HBs的GMC上升为1 763.33mIU/ml,与1剂次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现行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低/无应答者按相同免疫程序再次接种3针后,抗-HBs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943名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沈红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5):68-68,70
为了解2-6岁儿童接受国定0、1、6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的免疫效果,为儿童乙肝疫苗加强针接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2005-2006年对临安市锦城街道20所幼儿园943名儿童在“六一”体检时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对部分阴性者加强注射乙肝疫苗后抗.HBs获得情况进行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流腮疫苗)在预防腮腺炎的流行和减少疾病的共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10月-1997年6月我们对本单位幼儿园160名儿童进行了接种流腮疫苗后学龄前期发病情况的追踪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择本单位幼儿园1993年9月入托的2-3岁幼儿160名,男84名,女76名,首次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接种率达100%。接种部位均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每人剂量0.5ml。接种后发病情况由幼儿园医务室与校医院儿科医生密切协作监测和治疗。2结果21发病动态该年龄组幼儿接种疫苗后1-3年无1例发病患儿,接种…  相似文献   

4.
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对控制乙肝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市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1980~1985年人口平均发病率391.99/10万,其中学龄前儿童(0~6岁)的发病专率为1221.81/10万,分型疫情报告统计乙肝占71.84%。为控制学龄前儿童的乙肝发病率和感染率,我们从1986年1月起在市区全面实施新生儿和入幼儿园新生(3~4岁)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免疫对象及调查方法市区全部新生儿按0、1、6程序于出生24h内在产房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出生半年内完成全程3次免疫。从1986年起入幼儿园新生(除HBsAg 阳性者外)按上述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于完成全程基免后3年全部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免疫前后均用RIA法同时检测HBsAg、抗-HBs 和抗-HBc,所用试剂盒均由中国同位素公司北方免疫试剂研  相似文献   

5.
选择126名中学生,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皮内接种0.1ml疫苗,60天后按常规程序接种;对照组只按常规程序接种;另两组为2—1─1和3—1程序组.研究结果表明,4组在接种后第7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94%:3.33%、20.00%和15.63%;第14天分别为100%、66.67%、63.33%、和75.00%。实验组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第28天时4个组的抗体阳性率十分接近。4个组的抗体水平也存在同样趋势。提示:小剂量疫苗可加速常规免疫程序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美国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应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立消化情报交换所(NDDIC)宣布了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程序和方案、暴露后的预防措施.甲型肝炎疫苗接种按年龄分3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按年龄等因素分5组,并将接种程序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选择126名中学生,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皮内接种0.1ml疫苗,60天后按常规程序接种;对照组只按常规程序接种;另两组为2-1-1和3-1程序组。研究结果表明,4组在接种后第7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94%、3.33%、20.00%和15.63%;第14天分别为100%、66.67%、63.33%和75.00%。实验组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第28天时4个组的抗体阳性率十分接近。4个组的抗体  相似文献   

8.
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国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5μg/支×3按0、1、2程序对134名新生儿(母亲产前HBsAg(+)47名,HBsAg(-)87名)免疫接种,免后观察12个月。结果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均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免后T  相似文献   

9.
贵阳铁路分局于1988年开展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1992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于1996年3月对分局内部分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分局所辖部分幼儿园学前班5~7岁儿童242人,分为两组,I组为1岁内按0、1、6个月程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国家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人国家儿童计划免疫,1997年实行儿童出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了了解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交通局幼儿园3~5岁儿童完成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后的免疫状态,笔者于2003年5月-2007年5月,在这两所幼儿园采集3~5岁已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儿童血液,进行乙肝疫苗免疫状况纵向观察。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的免疫效果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 ,乙肝疫苗的成功使用功不可没[1] 。有关乙肝疫苗初免后免疫效果已经肯定 ,调查报告、分析也较多。但近年来对加强免疫的时间、免疫效果的研究 ,特别是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用于加强接种的免疫效果观察 ,国内报道较少 ,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幼儿园 36~ 6 0月龄出生时已严格按 0、 1、 6程序全程接种 (初免 ) 3针基因乙肝疫苗 (5μg深圳维康公司生产 )的儿童 4 0 0名 ,采静脉血 3ml,检测HBsAg、抗 -HBc及抗 -HBs滴度 ,并根据 (3~ 5岁 )年龄段加…  相似文献   

12.
儿童出生后按照 0、 1、 6的方法接种乙肝疫苗 ,从而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已经在我国广泛推广。近 2 0年的实践表明 ,此项措施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对儿童预防注射乙肝疫苗后 ,对其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的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自 2 0 0 2年 2月~ 2 0 0 3年 9月 ,辖区内的儿童2 4 6 8名准备入幼儿园或寄宿学前班进行体检 ,年龄 1.5~ 6岁 ,出生后均按 0、 1、 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按照《河北省托幼机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儿童入园体检项目进行检查 ,化验项目含乙肝表面抗原 ( HBs Ag)及肝功能 ,向家长讲明抽取静脉…  相似文献   

13.
1998年至今我们对11025名入保儿童严格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了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麻疹等疫苗的接种,共148例儿童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率为1.34%。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立消化情报交换所(NDDIC)宣布了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程序和方案,暴露后的预防措施,甲型肝炎疫苗接种按年龄分3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按年龄等因素分5组,并将接种程序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我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1997年9月,按统一方法,随机抽取7岁儿童进行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容量比例概率抽样调查方法,在全县范围内抽取210名1990年出生的7周岁儿童为对象,查阅接种卡、证记录,并询问接种情况.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儿童免疫程序》和《关于停止卡介苗复种的通知》要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观察刘玉春,刘勇1996年4月我们对聊城市古楼办事处新兴幼儿园及育苗幼儿园538名儿童进行了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生产,剂量1ml/人份、批...  相似文献   

17.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不同加强程序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106.5TCID50/ml)不同加强程序的免疫效果,并探讨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优化免疫方案,于1993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选择264名经事先检测(ELISA法)抗-HAV-IgG抗体阴性的儿童,按4种不同加强程序,即在接种1针后的6个月、12个月、3年、6年接种第2针.每次接种后1个月采集血清标本,观察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第 1针后1个月抗-HAV-IgG抗体阳转率为92.2%~100.0%,GMT为1∶3.17~1∶5.15(ELISA法);按4种不同加强程序接种第2针后,抗-HAV-IgG抗体阳转率都达100.0%,GMT都增长>4倍;其中0、6个月与0、12个月加强程序GMT最高,达1∶34.43~1∶35.12(ELISA法)或3 069mIU/ml~3 133mIU/ml(Abbott EIA法).甲肝减毒活疫苗加强接种后抗体GMT有大幅度提高,其中0、6个月或0、12个月程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乙型肝炎疫苗(HBV)纳入计划免疫的儿童免疫程序进行了研究,探索了HBV与现行程序中的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性。在顺德县三个乡镇进行了现场试验,对180名新生儿分为三组,按三种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并检测免前、免后血清学抗体。结果各组不同程序的抗-HBs、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TOPV)和卡介苗(BCG)抗体的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无显著的差别;HBV纳入计划免疫程序后,第3针与麻疹疫苗(MV)同时接种免疫应答良好。表明HBV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是可行的,血清学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rrjk》2017,(2)
目的: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对阴性儿童再次免疫效果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长顺县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健康儿童120名(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均为出生医院)作为本次监测对象;按照"0、1、6"免疫程序接种3剂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其对于阴性、弱阳性儿童分别使用乙肝疫苗再次接种3剂;采集监测对象静脉血液,分离出血清,采用化学发光为例子免疫的方法对HBs滴度进行检测,评价疫苗的实际接种效果。结果:长顺县120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中,抗-HBs阳性102例,阳性率为85%;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2.97%,县级医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90.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7,P0.05);儿童出生时父母HBeAg阳性,其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阳性率为45.45%;18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者,6名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剂次,12名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3剂次,30天后再次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其阳性率为88.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p0.05)。结论:长顺县按国家免疫程序继续接种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父母HBsAg呈阴性与出生于县级以上医院新生儿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适龄儿童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或灭活疫苗(IPV)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在两个地区招募3月龄儿童,按3-4-5月龄免疫程序单独接种DTaP-Hib,或联合接种OPV、IPV,观察接种后0-28d不良事件,检测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28d血清百日咳毒素(PT)、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HA)、白喉毒素(DT)、破伤风毒素(TT)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抗体,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抗体阳转率。结果 在3 416名(接种20 334剂次)DTaP-Hib与脊灰疫苗联合接种和508名(接种1 408剂次)DTaP-Hib单独接种的受试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2‰、17.05‰(95%CI:6.43‰-8.82‰、15.27‰-18.83‰);在25名DTaP-Hib与OPV联合接种、97名DTaP-Hib与IPV联合接种、22名DTaP-Hib单独接种的受试者中,免疫后PT抗体阳转率均为100%(95%CI:86.28%-100%、96.27%-100%、84.56%-100%),FHA抗体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