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霖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463-1465
目的:探讨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Giemsa染色及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08例胃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HP感染阳性率和COX-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0%和50.5%;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到上皮内瘤变的进展过程中,HP感染阳性率与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在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各组病变中HP感染阳性率与COX-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和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HP感染与COX-2蛋白阳性表达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纤维胃镜获得1502例胃粘膜活检材料,经MB染色进行胃幽门弯曲菌(HP)检测,发现HP感染者711例,占47.3%;并将标本行HE染色做组织检查及分类。通过两者对比研究,发现HP与胃炎有关,与不典型增生关系密切;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HP检出率相近,随萎缩性胃炎加重HP检出率下降;胃溃疡HP阳性率较低,胃癌最低,且仅存在于非溃疡及非癌的组织区域,说明HP仅引起早期胃粘膜改变。还发现新胃螺旋菌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66例经排除了肠道蛔虫症、肝、胆、胰及腹外科疾病的非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采用三种方法检测HP:免疫印迹法、^13C-UBT及组织学染色找菌。所有病例均进行胃窦粘膜活检检查。结果:胃镜所见:政党例(7.58%),慢性胃炎61例(92.42%),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9例(13.64%),合并食管炎1例(1.52%),合并胆汁返流5例(7.58%),合并胃粘膜脱垂1例(1.52%),合并消化性溃疡8例(12.12%),HP阳性率33.33%。66例均进行了病理学检查,观察到胃炎症状与HP感染相关,66例中胃窦粘膜活检正常3例,Giemsa染色找菌HP全部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轻度37例,Giemsa染色HP阳性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重度26例,Giemsa染色阳性16例。结论:儿童再发性腹痛多数存在器质性病变,并与HP感染有关,对经排除肠道蛔虫症、肝、胆、胰及腹外科疾病的非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再发性腹痛患儿,尤其血清HP-IgG抗体或(及)^13C-BUT检测阳性者,为进一步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且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作比较。结果Instant CHEK^TM-H.pylori法检测阳性率为81.40%,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2.09%,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Instant CHEK^TM-H.pylori法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基本相符,表明Instant CHEKfM-H.PY-lori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杨燕  赵海玲 《北京医学》2001,23(2):86-87
目的 评价临床各种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手段的可靠性与参照性。方法 对2000例具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13C尿素啦气试验,并与胃镜下胃粘膜改变、胃粘膜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及Giemsa染色、血HP-IgG相对照。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13C尿素呼气试验与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均无显著性差异。与特异性抗体检测有显著性差异,与胃镜下胃粘膜病变的检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13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小儿HP感染中具有安全性及可靠性。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与^13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及唾液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用唾液标本无创伤检测胃幽门螺杆菌(HP)。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步检测122例住院患者,并与常用检测方法对照。结果:唾液中HP阳性者6例,其胃粘膜PCR法、Giemsa染色法及尿素酶试验均同时阳性。胃粘膜PCR法HP阳性率为62.3%,显著高于Giemsa染色法49.2%,但低于尿素酶法的75.0%(P<0.05)。胃粘膜PCR法及Giemsa法所见,组织学胃粘膜炎症程度与HP检出的级次间有双向序列关系(P<0.005)。各种疾病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检出率最高。结论:唾液HP可能是口—口传播的传染源;唾液PCR法有望成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测HP的新方法;无条件进行HP检测的单位,可根据胃粘膜炎症程度先行决定是否予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几种胃粘膜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进而探讨HP在这几种胃粘膜疾病中感染率不同的原因。方法:选择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几种胃粘膜相关疾病的病例,分别胃镜活检取材,做快速尿素酶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有显性差异,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无显性差异,胆汁返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明显降低。结论:(1)HP感染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加重,胃癌时下降。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的HP感染率低。(2)胃内环境的改变影响HP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茵(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3种检测方法的差别及临床价值。方法 6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同时行胃黏膜病理切片Giernsa染色、^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检测HP感染。^13C-UBT、RUT检出HP的阳性率与病理切片Giemsa染色的检出HP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慢性胃炎患者HP检测阳性率分另4是Giernsa染色67.5%、^13C-UBT60%、RUT60%。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检测阳性率分另4是Giemsa染色81.8%、^13C-UBT72.7%和RUT 68,1%。各检测方法HP检出阳性率之间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13C-UBT和RUT诊断现症感染准确性分析为90.3%、90.3%,敏感性分另4是94.7%、92.3%,特异性分别是83.3%、87.0%,阳性预测值分另4是90%、92.3%,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9%、87.0%。^13C-UBT和RUT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3C-UBT是一种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高、无创性、无放射性的HP感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HP与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水平,采用14C呼气试验、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HP.结果:HP阳性25例中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胃溃疡1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例,iNOS/β-actin峰面积比值为1.35±0.55.HP阴性26例中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7例,胃溃疡1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6例,iNOS/β-actin峰面积比值为0.88±0.37.两者iNOS/β-actin峰面积比值比较,t=3.512,P<0.01.结论: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增强,iNOS活性增高,NO量增加是HP致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72例胃粘膜活检中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胃粘膜活检中印戒细胞癌的诊断率。方法 对72例胃粘膜活检中印戒细胞癌进行胃镜、病理特征分析,并作HP检查,部分病例作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72例胃镜检查诊断胃癌65例,7例仅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溃疡而误诊,病理活检首次确诊64例,3例癌疑经连续切片多张证实,5例活检阴性的可疑病例,经2-3次胃镜复查再次活检确诊,2例切片中癌细胞少,散在分布而漏诊,HP感染阳性率52.8%,7例AB/PAS染色细胞内阳性率100%,15例CEA免疫组化阳性率100%。结论 胃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取材要充分,多点活检,尽量取到深处组织,一次活检阴性,短期内复查,不易确诊时作AB/PAS染色和CEA免疫组化染色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不同菌株对胃粘膜的粘附能力与粘附特征 ,并结合Hp的其他毒力因子探讨Hp的粘附能力在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 10株Hp对 4个 6~ 8月龄流产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粘附试验。结果 :Hp不同菌株对胎儿胃粘膜的粘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 ,平均每个组织片粘附数量 5 1~370 0 ;同一株Hp对不同胎儿胃相同部位及同一胃不同部位粘膜组织粘附数量差别很大 ,但菌株来源患者的胃粘膜组织病理变化均为中度以上。结论 :Hp对胃粘膜的粘附数量不仅取决于细菌自身分泌的粘附素数量和种类 ,也决定于不同机体分泌的相应粘附素受体的种类和数量 ;在致病性中 ,粘附固然是首要条件 ,但并非引起胃粘膜病变的唯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 研究目的探讨 HP 在胃内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胃粘膜急慢性炎细胞浸润间的关系。研究设计用组织学染色法检测HP,HE 染色法作病理学诊断,作半定量分析,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研究单位一附院内科山西医学院研究对象慢性胃炎患者72例,年龄27~74岁,平均46.5岁,均为门诊胃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 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 16 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 ;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 6 8例 ,阳性率为 37.8% ,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 ,16 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胃炎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WarthinStarry(WS)银染色与Grams染色在组织学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HE染色法判断所选组织的病理分型并进行分组;用WS银染色法结合Grams染色法判断所选组织HP的感染状况,比较两种不同染色方法的染色结果。结果WS银染色结果阳性率为85.5%,Grams染色结果阳性率为87.74%,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S银染色与Grams染色在组织学诊断HP感染中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别,Grams染色可用于胃组织石蜡切片中HP感染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Gastroendoscopic biopsy specimens from 366 patients were stained with HE, Warthin-Starrys or Giemsa and mucin histochemical methods. Positive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 was 73.8% in chronic gastritis. Positive rates of HP in gastric ulcer disease were 88.2%, 91.9%, and 11.1% at the near and distant mucosa of ulcer and in duodenitis, respectively. Positive rates of HP in duodenal ulcer disease were 81.5%, 24.6% and 7.2% at the pyloric-antral area and at the near and distant mucosa of duodenal ulcer,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HP in active inflamm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inactive inflammation (P < 0.05). The HP almost lived in the neutral muci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ear and distant mucosa of ulcer (P > 0.05). HP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gastritis, and it might aggravate the peptic ulcer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中CDX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正常的胃粘膜8例、浅表性胃炎11例、萎缩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应用Warthin-Starry硝酸银染色检测H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X2蛋白。结果 8例正常胃粘膜内未检测出HP,CDX2蛋白无表达。HP在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7.78%、63.33%,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8.18%(P〈0.01,P〈0.05)。CDX2蛋白在浅表性胃炎组无表达,在肠上皮化生组的阳性率为83.33%,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P〈0.01)。CDX2蛋白在肠上皮化生组HP阳性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1)。结论 HP感染、CDX2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粘膜肠化有关,HP引起胃粘膜肠化的途径之一可能是启动CDX2基因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7.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乙醇中性红法、ELISA法和改良Giemsa法对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检测的价值。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 14 8例 ,取胃窦活检粘膜行乙醇中性红染色、改良Giemsa染色检测Hp ,另留取血清行ELISA法检测Hp IgG。结果 :乙醇中性红法、ELISA法和改良Giemsa法的Hp检出率分别为 4 8.6 %、6 3.5 % ,6 2 .8% ,以ELISA法和改良Giemsa法同时阳性为Hp诊断标准 ,乙醇中性红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73.0 3%和 88.14 % ,ELISA法分别为 10 0 %和 91.5 3% ,改良Giemsa法分别为 10 0 %和 93.2 2 %。乙醇中性红法检出Hp结果与标准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8.2 5 8,P <0 .0 1) ,ELISA法与改良Giemsa法与标准结果间检出结果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改良Giemsa法和ELISA法是适合食管癌高发区人群Hp检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俊霞  王纯波  吕强 《医学综述》2010,16(16):2520-252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及CyclinD1、p27kip1及幽门螺杆菌(HP)在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和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p27kip1在10例正常胃黏膜、20例慢性胃炎、20例增生型胃息肉、20例腺瘤型胃息肉、20例高分化胃癌中、20例低分化胃癌的表达,HP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结果 CyclinD1在增生型胃息肉和高分化胃癌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kip1在正常胃黏膜和高分化胃癌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kip1在腺瘤型胃息肉和高分化胃癌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kip1在低分化胃癌和高分化胃癌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在正常胃黏膜和高分化胃癌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在胃息肉与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息肉中CyclinD1和p27kip1两指标无等级相关性;在胃癌中CyclinD1和p27kip1两指标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m=0.5500,P<0.05。结论检测CyclinD1、p27kip1及HP可以作为诊断与评估胃息肉和胃癌发生、发展类型的主要指标。胃癌的发生可能与抑癌基因p27kip1的失活和原癌基因CyclinD1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对28 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28 例慢性胃炎胃窦粘膜及20 名正常对照胃粘膜组织中的幽门螺杆菌(HP)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上述患者及正常对照粘膜组织中的IL- 1、IL- 8 及TNFα活性。结果:慢性胃炎粘膜与胃癌癌旁粘膜组织H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胃癌组织中的HP检出率明显低于胃癌癌旁粘膜与胃炎粘膜组织(P< 0.01);胃癌患者癌灶粘膜组织IL- 1、IL- 8 活性降低,尤以IL- 1 更为明显,TNFα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1)。结论:HP感染局部粘膜组织细胞因子变化在胃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