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PARs)表达于几乎所有的造血细胞上,PARs在单核细胞上的表达结果不一致,我们用高纯化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研究PARs在单核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磁激活细胞分选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分析单核细胞PARs的表达情况。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PAR-1、PAR-3和PAR-4但不表达PAR-2蛋白质,单核细胞表达PAR-1和PAR-3,但是不表达PAR-2和PAR-4 mRNA。结论单核细胞表达PARs,这为进一步研究PARs在单核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凝血酶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调节细胞的功能而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其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报道则结果不一致.方法 用凝血酶及PARs的激动肽分别激发高度纯化后的单核细胞16 h后,用ELISA检测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6.结果 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6,当凝血酶酶活性被抑制后,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6的能力被抑制.PAR-1 激动肽SFLLR-NH2和PAR-4 激动肽GYPGQV-NH2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6,PAR-1、PAR-4不能诱导单细胞产生IL-6,而PAR-3激动肽TFRGAP-NH2和反激动肽PAGRFT-NH2对于单核细胞产生IL-6无明显作用.结论 凝血酶可以诱导高度纯化的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L-6,它们的作用依赖于酶的活性,说明它可能是通过PARs激活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3.
人肺上皮细胞表达蛋白酶激活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何韶衡  付意玲  方泽曼 《医学争鸣》2005,26(17):1564-1566
目的: 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 PARs) 广泛分布在多种组织细胞上,但4种PARs在肺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 我们用A549细胞研究PARs在肺上皮细胞的表达.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分析技术分析肺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PARs的表达情况. 结果:4种PARs在肺上皮细胞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结论:肺上皮细胞同时表达PAR 1~4 4种受体,这为进一步研究PARs在肺上皮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PAR)-1,2,3,4表达?方法: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以不同浓度的IL-29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给予透膜和非透膜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的表达?结果:IL-29激发肥大细胞2?6和16 h后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与相应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29调节的膜表面PAR-1表达与胞浆内PAR-1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2,3,4表达与相应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29激发2 h肥大细胞膜表面PAR-2表达与胞浆内PAR-2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9激发6 h肥大细胞膜表面PAR-3表达与胞浆内PAR-3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9激发2?6和16h后肥大细胞膜表面PAR-4表达与胞浆内PAR-4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9可以下调P815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且IL-29引起的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无差异;尽管检测到PAR-2,3,4在膜表面和胞浆内的表达情况不同,但IL-29对膜表面和胞浆内PAR-2,3,4表达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膜表面和胞浆内PARs表达结果均可反应IL-29调节的P815肥大细胞PARs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重组牙龈蛋白酶(rRgpB)刺激蛋白酶激活受体(PAR)介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动态变化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HGF 表达的 PAR 类型,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以牙龈卟啉单胞菌rRgpB作用于 HGF,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HGF 内[Ca2+]i的动态变化及 PAR-1 拮抗剂的阻断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HGF 内 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ERK1/2)、p38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p65 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HGF 表达 PAR-1 和 PAR-3,且 rRgpB 可促进 HGF 生长。细胞受到 rRgpB 作用后能激发瞬时增强的[Ca2+]i荧光信号,并且这种作用能够被 PAR-1 拮抗剂完全阻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RgpB 诱导细胞6、12?h后,JNK、ERK1/2、p65 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但 p38 MAPK 磷酸化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PAR-1 拮抗剂成功抑制了 rRgpB 诱导的 JNK、ERK1/2、p65 磷酸化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rRgpB 通过 PAR-1 诱导 HGF 内[Ca2+]i增加,并激活细胞内 JNK、ERK1/2、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导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RT-PCR的方法检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HBV的载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可溶性HLA-G(sHLA-G)的含量。HBV不同载量及多个时间点作用单核细胞(THP-1),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HLA-G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HBV感染患者外周血sHL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献血员(P<0.01)。体外研究发现,HBV经1d即可诱导THP-1细胞HLA-GmRNA转录增强以及诱导HLA-G蛋白表达,且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结论:HBV增强单核细胞HLA-G基因转录,诱导单核细胞表达HLA-G蛋白,从而使HLA-G参与调节HBV病毒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面分子CD1a,CD83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用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因子组合,刺激DC增殖,分化,用标有荧光素的单抗标记培养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所培养的细胞。结果:该细胞表达CD1a,CD83分子,但CD1a,CD83在CD3^ T,CD19^ B淋巴细胞上也表达,CD1a,CD83在活化的淋巴细胞上表达水平比未活化的高,CD19^ B细胞上表达水平比CD3^ T细胞高。结论:CD1a,CD83等分子并非DC特有的标记,目前鉴定DC仍然要靠细胞形态,细胞表达CD1a,CD83以及共刺激分子等综合因素来确定DC。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 方法:采用GM-CSF和IL-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然后用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刺激其分化成熟,以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MCM)和模拟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MCM mimic)为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 结果: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CD40、CD80、CD86和HLA-A2分子。结论: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A20基因转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可行性及最佳转染条件。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包裹pCAGGS-GFP/A20质粒转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GFP报告基因,RT-PCR检测A20基因表达。结果应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A20基因转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2×10 6/L细胞接种浓度,脂质体与质粒的量之比为4μl:3μg时,转染效果最佳,RT-PCR证实成功获得A20目的基因的表达。结论脂质体转染法可介导A20基因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表达,该研究为A20基因转染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H2S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和C(缺血-再灌注+NaHS)组。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0 min C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入100 μmol/kg NaHS并以1 mg/(kg·h)速度静脉维持到再灌注2 h。RT-PCR、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检测单核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PAR-3 mRNA及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组织因子(TF)、TNF-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H2S;检测凝血VIII因子活性(FVIII: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活性(PLG:A)、抗凝血酶活性(AT:A)、血小板计数。结果:C组PAR-1、PAR-1 mRNA、TF、TNF-α、FVIII:C、vWF、t-PA、PAI-1均低于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H2S、PLG:A、AT:A低于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2S与PAR-1、PAR-1 mRNA、TF、TNF-α、FVIII:C、vWF、t-PA、PAI-1呈负相关(r=-0.58、-0.68、-0.62、-0.64、-0.73、-0.55、-0.57、-0.64,均P<0.01),与PLG:A、AT:A呈正相关(r=0.57、0.61,均P<0.01)。结论:H2S通过降低PAR-1、TF、TNF-α含量,改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