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EAA)是人类脑组织中的主要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EAA参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同生理过程,如发育、形成树状结构和突触体、学习、记忆等。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需要理想的EAA水平,EAA过多可致神经损伤和死亡,活性低下,延迟或中断发育[1]。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细胞外EAA浓度过高及各氨酸(glutamicacid,Glu)受体调节紊乱是脑缺氧缺血损伤的主要原因2,3。本文就EAA及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腺苷与EAA的兴奋毒性,…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Th2 源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 2 (Th2 )细胞功能变化及其与HIE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 ,检测 4 6例HIE患儿不同病期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分别产生白细胞介素 (IL) 6、IL 8、IL 10水平和T细胞IL 2受体 (IL 2R)表达率 ,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 (2 0例 )进行对照。 结果 HIE病程第 1天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IL 6 [分别为 6 6 .3、80 4 .5ng L(中位数 ,以下同 ) ]、IL 8(4 10 .5、1983.6ng L)和IL 10 (2 7.9、14 0 .1ng L) ,明显高于正常脐血对照组 (分别为 1.9、187.7;91.0、76 6 .8;2 .6、16 .4ng L) (Z =4 .6 5 3~ 5 .85 6 ,P <0 .0 1) ;中重度组及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 (MOD)的HIE患儿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IL 6 (分别为 86 .0、12 36 .4 ;111.3、174 6 .9ng L)、IL 8(分别为5 79.5、2 812 .2 ;5 32 .8、2 94 3.3ng L) ,分别高于轻度组 (分别为 5 2 .6、5 83.4 ;335 .3、15 2 8.9ng L)及无MOD组 (分别为 5 6 .6、713.8;35 2 .4、15 72 .4ng L)患儿 (Z =2 .2 2 8~ 2 .70 1,P <0 .0 5 ;Z =2 .877~4 .187,P <0 .0 1) ,而IL 10差异无显著性 (Z =0 .4 5 0~ 1.85 0 ,P >0 .0 5 ) ;T细胞IL 2R表达率 [(5 2 .8± 13.4 ) % ]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1 ̄3年的预后。方法 对存活出院的157例HIE患儿定期随访,采用Gesell智初评法,体格发育及Vojta七种姿势检查,综合评估预后。结果 129例健康。28例异常,其中7例仅表表现为轻度智力低下,脑电图及Vojta检查在正常范围,21例有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脑性瘫痪16例,婴儿痉挛症5例,后遗症发生率为13.4%。结论新生儿HIE可致神经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常见临床疾病,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酸中毒及高能磷酸耗竭,钙离子毒性,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炎症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从分子水平对缺氧缺血性脑病作深入研究,将为寻找特异高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通过对65例HIE患儿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分析TCD对HIE的诊断价值,对HI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0例HIE新生儿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无产检的新生儿HIE发病率高于有产检者;高危妊娠新生儿的HE发病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HIE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阴道手术产的HIE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两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窘息与HIE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提高监护技术,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及胎儿窘迫,普及  相似文献   

9.
对85例早期流产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CD4;T抑制,CD8)。流产患者分为三组,25例难免或不全流产(EA),先兆流产20例治疗失败(TAF)及38例治疗成功(TAS)。选择正常早孕妇女(NP)及非孕妇女(NNP)各20例为对照,结果:(1)血清T  相似文献   

10.
宫内缺氧所致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宫内缺氧所致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 方法  2 0 0 2年 1月~ 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HIE 88例中 ,选择诊断为宫内缺氧所致HIE 30例进行分析。其诊断符合以下条件 :(1)有宫内缺氧史 ,出生Apgar评分 8~ 10分 ;(2 )生后早期出现神经症状 ;(3)排除感染、遗传代谢及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 ;(4)头颅B超或CT有HIE特征性改变。 结果 本组病例生后第 1天起均表现有轻度抑制症状 ,其中 2 2例间歇出现兴奋症状。临床症状属轻度者 17例 (5 7% ) ,中度 13例 (43% ) ,无一例重度 ,与出生时有窒息的 5 8例HI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本组有不足 4 0 %病例有血尿素氮 (BUN)增高 ,低钠、低钙、低糖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与出生有窒息的HIE比较也基本一致。分别分析了单纯急性及慢性缺氧病例的B超改变 ,发现两者有所不同。本组随访 2 8例 ,出院后平均 (11.7± 3.8)个月 ,除一例脑瘫外 ,余体格、智能发育正常。B超复查 2 0例 ,出生时侧脑室扩大 4例、第 3脑室扩大 1例均恢复正常 ;出生时脑室不大 ,随访中出现脑室扩大者 6例 ,其中 1例为脑瘫 ,余者均恢复正常。 结论 胎儿有宫内缺氧史 ,新生儿出生时虽无窒息 ,但仍可发生HIE ,头颅B超可见有胎儿期脑损害 ,个别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 (CK MB)、脑型同工酶(CK B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004 05—2005 01的32例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h内、第3天、 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总CK、CK MB及CK BB。结果(1)HIE组血清CK、CK MB、CK B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IE各组血清CK 、CK MB、CK BB水平均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生后24h内均达到峰值,第3天开始下降,第7天中度组CK、CK MB、CK BB降至正常水平,重度 组CK、CK MB、CK BB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中、重度HIE组血清CK、CK MB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 HIE组血清CK、CK 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组血清CK B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1)HIE血 清中CK、CK MB、CK BB水平与HIE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2)血清CK、CK MB、CK BB是HIE患儿心、脑损伤的早期敏感指 标,可作为对HIE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常用的指标;对临床进行干预治疗和早期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与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与诊断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魏克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部疾病。主要原因为胎儿窘迫及出生时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一般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射功能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观察,两组都没有出现腹胀、凝血机制紊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提高治疗疗效,加快临床症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极其和恢复期血液中的变化;探讨IGF-I、SS在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测定正常对照组、HIE极期、恢复期血浆SS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结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脑组织缺氧缺血状况,有着十分显著的协同作用,相较于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脑脊液谷氨酸和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 ,探讨二者在新生儿 HIE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 对 2 4例新生儿 HIE脑脊液谷氨酸和 NO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8例对照组比较。 结果 重度 HIE组脑脊液谷氨酸和 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92± 42和 148.7± 5 .4,高于 45± 5和 83.3± 2 7.5 )μmol/ L ],谷氨酸和 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6 2 ,P<0 .0 1)。 结论 谷氨酸和 NO在新生儿 HI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国内与国际诊断标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2-01—2004-06,对山东曹县人民医院以国内标准诊断的126例HIE重新以国际标准进行回顾诊断,并加以比较。 结果126例中按国际标准,诊断符合率为80.16%(P<0.01),胎龄≥37周和<37周HIE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13%(P<0.01)和57.14%(P<0.01),日龄≤3d,~7d及>7d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0%(P<0.01)、84.38%(P<0.05)及94.44%(P>0.05),病情轻度、中度及重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44%(P<0.01)、87.18%(P<0.05)及95.65%(P>0.05)。 结论国内标准太偏松,易使HIE诊断扩大化,国际标准太严,易使HIE诊断发生漏诊,二者相结合,更科学合理,更适于国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研究显示缺氧缺血时脑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增强,推测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样,HO-1可能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本研究观察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HO-1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其在HIE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5月~ 2 0 0 0年 6月对 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脐血与外周血内皮素 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 GRP)、C型利钠肽 (CNP)、一氧化氮 (NO)等血管活性因子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探讨它们对 HIE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HIE组 40例 ,其中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