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条件,以活菌数和芽孢数为指标,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了种龄、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含水量对固态发酵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体积分数7%、种龄17 h、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基初始水分质量分数70%,37℃固态发酵5 d效果最好,活菌数和芽孢数分别达到3.4×1010 cfu/g和1.8×109 cfu/g.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内α 淀粉酶生产常用菌株BF7658变异菌种 ,直接以麸皮为原料固态发酵法生产α 淀粉酶 ,得到较适宜的条件为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 (质量分数 )为 60 % ,起始 pH自然 ,液体接种量为 5mL/kg ,3 7~ 3 9℃培养 4 8~ 60h ,三角瓶培养产酶水平可达 1 2 4 8U/ g ,浅盘培养平均产酶可达 1754U/ g .固态发酵生产细菌α 淀粉酶产酶水平为液体深层发酵法的 4~ 5倍 ,并且成本低廉 ,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相似文献   

3.
对耐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bacillus)XJT9503保藏、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及7,25,250,3000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耐热芽孢杆菌XJT9503高温中性蛋白酶的中试发酵工艺.在3000L发酵罐上控制罐温为46℃、转速180r/min、通气量4L/(L·min),培养18h后发酵酶活最高达13240U/mL.  相似文献   

4.
利用白腐菌对中药渣进行固态发酵。研究了葡萄糖添加量、(NH4)2SO4添加量、初始pH值、料水质量比、发酵时间对发酵的影响,初步确定了中药渣固态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中药渣在经过白腐菌3-5d静止发酵后,发酵产物的真蛋白质量分数可达19.05%,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质量分数高71.34%,粗纤维质量分数由29.14%降低到17.42%。由此可见,该方法可使中药渣得到合理的利用,其发酵产物可作为蛋白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株淀粉液化芽孢杆菌进行紫外和^60Co逐级诱变,使该菌株产β-葡聚糖酶酶活从80U/mL提高到105U/mL;对突变株进行多次单菌落分离及传代,对其传代稳定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产酶性能稳定;在5L发酵罐中突变株的产酶水平比摇瓶要高,可达120U/mL,产酶周期比摇瓶缩短了15h.  相似文献   

6.
将来源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启动子连同β-半乳糖苷酶bgaB基因经PCR扩增后,连接在T载体上,再取代枯草杆菌载体pZ01-bgaB的启动子,将其在枯草杆菌宿主WB600中表达.经摇瓶发酵20h,得到乳糖酶活力6.37U/mL,比活力3.814U/mg,SDS-PAGE电泳显示有明显重组蛋白质条带.证明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来源的启动子在枯草杆菌中是完全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测定常用的3种细胞组分(核酸、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作为生物量测定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组分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可较好地指示生物量的变化,氨基葡萄糖受培养基成分影响较大,只适舍固定成分培养基中生物量的表征,而麦角固醇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太稳定,不适合作为生物量测定的指标。运用核酸法对土曲霉田态发酵产lovastatin过程中的菌体量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是生产者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临的两大挑战。由于芽孢对多种不利环境有极大的抗性而成为近年来益生菌剂中一个研究热点。芽孢的抗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通过芽孢这种独特结构来实现。Spo0A和σ是芽孢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因子。杆菌和梭菌在芽孢形成中的主要差别是梭菌形成感受态细胞和淀粉粒的积累。为了得到最高的菌体浓度和芽孢形成率,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其中,遗传性、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无机盐、淀粉、菌体浓度、营养因子的限量添加都与芽孢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制取适用于纺织用碱性果胶酶,必须得到高酶活的发酵液.通过促进剂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BacillussubtilisWSH02-02产生碱性果胶酸裂解酶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该菌株产酶活比对照提高了30%,所采用的促进剂优化组合为:Tween 603g/L,CaCO37g/L,MgSO4·7H2O4g/L.  相似文献   

10.
从13株米曲霉菌株中筛选到一株产氨基酰化酶活力较高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W0607,以米曲霉w0607为生产菌固态发酵生产氨基酰化酶,较适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麸皮7.0g,豆饼粉3.0g,蛋白胨0.3g,水11mL,PH值6.5,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约48h.在此条件下,米曲霉W0607的氨基酰化酶产率为400u/g左右.  相似文献   

11.
对核黄素产生菌T30补料发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呈非牛顿特性,充足的溶氧是核黄素高产的关键。补料发酵可以提高核黄素的产量,补料以补糖为主,补单糖或双糖均可。补糖时间与发酵液的pH值和菌体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发酵48h以后,控制发酵液的pH值在5.4~6.2之间,多次少量补糖,核黄素的产量可提高20%~30%.经补糖发酵后,T30的核黄素产量可达8g/L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Monacusspp.3的固体发酵生产MonacolinK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物料厚度、起始含水量、发酵时间、起始pH值等发酵条件,以及大米培养基中添加附加碳源、氮源、磷酸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发酵的培养条件为:物料(大米)厚度在4cm以下,起始pH值自然,培养温度32℃,相对湿度60%~70%,发酵时间为12d;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大米100g,甘油0.2g,玉米浆0.15g,起始含水量50%.且以此优化条件固体发酵培养,MonacolinK产量稳定在1.4mg/g左右,最高产量为1.6mg/g.  相似文献   

13.
以菠萝全汁为原料,对菠萝果酒的加工工艺及影响菠萝果酒品质的关键性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按照0.025%的比例向压榨后的果汁中添加果胶酶,并保温40 ℃作用2 h后,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发酵条件,结果显示:采用一次加糖法将糖质量浓度调至每100 mL 20 g,添加柠檬酸至pH 3.6、添加偏重亚硫酸钾至质量浓度110 mg/L、主发酵温度22 ℃,发酵7 d;后发酵温度16 ℃,发酵10 d;10 ℃陈酿2~3个月.采用明胶-丹宁复合澄清剂澄清处理,最后75 ℃,15 min杀菌后,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优质菠萝果酒.  相似文献   

14.
对4种布隆迪产木薯(RUMONGE,RIZIMETI,MPEMBURIRA,INAKI-RARA)块根茎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主要组分的差异不大,淀粉含量都高,且都含有生氰毒物(以氢氰酸含量计为100~140mg/kg)。通过实验,研究出了发酵法制备木薯酸性淀粉的工艺,并对发酵过程中淀粉的乳酸含量、pH值及淀粉与制备环境的温度差的变化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以28d为宜;此时基本脱掉了木薯中的毒物,并使淀粉中的乳酸质量分数从0.1%逐渐增加到0.56%(增加了5.6倍),pH值从7.5降低到3.50,而且淀粉的卫生指标、粘弹性及焙烤面包的性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米曲霉固体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各阶段的微生物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应用动力学的概念对所建立的菌种筛选模型进行了解释.种子生长和发酵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碳源是米曲霉产孢子的速率限制性底物,种子阶段孢子对残总糖的产率系数为YX/S=2.428×1010 个/g,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5.28 d-1,产孢子的最大比生长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呈钟罩形.同时建立了产孢子速率与水分含量的关系以及产酶速率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在发酵过程中发现了米曲霉的二次生长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时间随不同的底物比例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6.
以啤酒厂的副产物麦糟为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在30℃经24h发酵后,复合酶中纤维素酶、糖化酶、中性和酸性蛋白酶的活力分别为42.8U/g,582.8U/g,353.0U/g,237.7U/g,可作为饲料用复合酶制剂。  相似文献   

17.
选育了一株高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的芽孢杆菌Sx菌株,经16S rRNA测序分析,结合菌体及菌落的形态特征,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其产酶条件与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l g/dL玉米淀粉和2 g/dL豆粕粉为碳氮源,pH 6.5,30℃,220 r/min,60 h的条件下,菌株所产CGTase酶活性可达5 596 U/mL;该酶在30~50℃,pH 5.5~9.0下保持稳定,在50℃,180 r/rain,pH 6.5,CGTase酶活力为1 107 U/mL的条件下对20 mg/ml,甜菊甙转化48 h,甜菊甙溶液中的昂莱鲍迪甙与甜菊甙的比值(RA/SS)从转化前的0.45上升到0.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