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足月头位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9月分娩孕周≥36周、单胎、头位分娩的FGR病例且符合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的孕妇146例,按其分娩方式分为研究组(阴道分娩)和对照组(剖宫产分娩),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分娩时间较对照组延迟5 d(t=3.941,P < 0.001),住院时间缩短3 d(t=-3.870,P < 0.001);而研究组的羊水混浊和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90,P=0.222;χ2=0.216,P=0.642),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或病婴室的概率明显下降(59.1% vs 85.3%,χ2=12.280,P < 0.001),住院时间缩短3 d(t=-3.230,P=0.002)。结论妊娠36周后的FGR病例,采取阴道分娩不增加其围产儿不良结局,并可减少母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足月妊娠羊水偏少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2007—05/2008—05无产科高危因素的足月羊水偏少120例(观察组)和10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仍有51.67%成功阴道分娩。结论: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孕妇,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3.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羊水偏少阴道试产的经验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比较分析B超诊断足月妊娠羊水偏少60例(观察组)和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60例(对照组)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水偏少足月孕妇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阴道试产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比较分析两组宫颈条件均不成熟35倒超声诊断羊水偏少(观察组)和35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孕妇(对照组)均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现察组急诊剖宫产率,羊水轻度粪染率、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宫颈条件不成熟的足月妊娠妇女,可在严密监护下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二次自然分娩后产妇近期盆底结构变化。 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产后42 d复查的二次自然分娩和初次自然分娩产妇各50例。盆底超声检查观察所有产妇膀胱颈活动度(BND)、最大Valsalva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尿道内口漏斗化、会阴体活动过度、子宫下垂和直肠膨出发生情况。采用组间配对t检验比较初次自然分娩组与二次自然分娩组产妇BND、最大Valsalval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采用χ2检验子宫下垂、直肠膨出、尿道内口漏斗化、会阴体活动过度发生率。 结果二次自然分娩组产妇BND、最大Valsalval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初次自然分娩组产妇增大[(29.37±5.32)mm vs (22.63±6.35)mm,(148.8±14.97)° vs(141.2±15.20)°,(73.69±16.03)° vs (69.8±15.25)°,(44.41±19.27)° vs(40.0±17.52)°,(21.47±5.19)cm2 vs (19.15±4.10)cm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1,P<0.001;t=2.519,P=0.001,t=2.476,P=0.001;t=3.123;P=0.001;t=2.481,P<0.001)。二次自然分娩组产妇子宫下垂、尿道内口漏斗化、会阴体活动过度发生率均高于初次自然分娩组产妇[46.0%(23/50)vs 20.0%(10/50),12.0%(6/50)vs 6.0%(3/50),20.0%(10/50)vs 6.0%(3/5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44,P=0.006;χ2=3.342,P=0.043;χ2=4.332,P=0.037),二次自然分娩组与初次自然分娩组产妇直肠膨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2/50)vs 2.0%(1/50),χ2=1.197,P=1.000]。 结论经盆底超声检查发现二次自然分娩对女性盆底近期影响较初产自然分娩明显,同时盆底超声检查可为盆底障碍性疾病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2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锦  陈海利 《临床医学》2011,31(1):81-82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妇女超声检查提示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分析比较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2例超声诊断羊水偏少者(观察组)和20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孕妇羊水过少的超声诊断,并对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50例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50例羊水正常的足月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胎儿情况(宫内窘迫及羊水浑浊)及妊娠结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231例羊水量小于300 mL,超声诊断正确诊断率达92.4%。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82.8%,高于对照组孕妇的28.8%(P<0.05)。观察组发生宫内窘迫以及羊水浑浊的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0.8%,高于对照组的6.4%(P<0.05)。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影响胎儿宫内的发育以及预后,对妊娠方式的选择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会使剖宫产率增加;超声是目前诊断孕妇羊水过少最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孕妇阴道分娩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0例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妇女及100例羊水正常足月妊娠妇女阴道试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羊水过少组4例围产儿死亡,其中死胎1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1例.羊水过少组新生儿窒息评分与羊水污染明显高于正常羊水组(P<0.05).结论 羊水过少确诊后应积极引产,可适当阴道试产,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以适时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改良短方案与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在高龄(年龄≥35岁)且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基础窦卵泡≤8个)患者中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VF/ICSI-ET)助孕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湘潭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高龄且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340个IVF/ICSI-ET周期,按促排卵方案分为改良短方案组(175个取卵周期)和PPOS方案组(165个取卵周期),统计2组患者促排卵结局和临床结局,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时间、可移植胚胎数、药物费用等的差异,应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双原核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胚胎流失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异。 结果PPOS方案组的Gn用量显著下降[(2204.6±1539.4)U vs (2736.0±633.6)U,t=4.516,P<0.001],Gn使用时间缩短[(9.45±1.75)d vs (10.34±2.00)d,t=5.125,P<0.001],促排卵费用减少[(650.22±450.52)元vs(843.73±273.43)元,t=6.755,P<0.001];改良短方案组的获卵数[(4.88±2.21)个vs(4.01±2.39)个,t=4.507,P=0.001]、可移植胚胎数[(3.35±1.81)个vs (2.90±1.92)个,t=3.302,P=0.005]高于PPOS方案组;改良短方案种植率高于PPOS方案组[23.69%(95/401)vs 14.01%(36/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10,P=0.002),累积临床妊娠率[37.62%(79/210)vs 27.62%(29/105),χ2=3.107,P=0.078]、活产率[22.38%(47/210)vs 17.14%(18/105),χ2=1.173,P=0.279]较PPOS方案组有改善趋势,流产率[3.33%(7/210) vs 1.90%(2/105),χ2=0.475,P=0.723]、异位妊娠率[1.90%(4/210) vs 0.95%(1/105),χ2=0.443,P=0.6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短方案与PPOS方案相比,可获得理想的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因此,对于高龄且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改良短方案不失为高龄患者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永丽 《临床医学》2017,(6):98-10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因素及母婴结局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15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阴道分娩成功的孕妇98例为观察组,阴道试产失败剖宫产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前资料和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5 min内Apge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分娩孕周、阴道分娩史、距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预测新生儿体质量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有关。观察组的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分别为(93.48±15.27)ml、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69±22.35)ml、17.9%(P<0.05),观察组Apge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保障了母婴的安全,是新生儿的理想分娩方式。分娩孕周、阴道分娩史、距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预测新生儿体质量等4个因素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因素,积极控制成功因素可以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病因及母婴结局。方法 收集228例PT患者,其中血小板(51 ~ 100)×109/L为轻度组,血小板(30 ~ 50)×109/L为中度组,血小板< 30×109/L为重度组,比较3组患者的病因和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228例PT孕妇中,轻度血小板减少159例(69.8%),中度血小板减少33例(14.5%),重度血小板减少36例(15.8%)。主要病因有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63.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8%)、HELLP综合征(3.9%)、SLE(3.9%)和子痫前期-子痫(2.2%)。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妊娠丢失、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其中重度组的妊娠丢失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轻度组,分娩孕周短于轻度组(P均< 0.017)。结论 PT的病因复杂多样,病因多见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ELLP综合征、SLE和子痫前期-子痫。血小板< 30×109/L的PT患者发生妊娠丢失、早产、产后出血的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重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42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前BMI情况,将孕妇分为消瘦组(BMI<18.5 kg/m 2)、正常组(BMI 18.5 kg/m 2~<25.0 kg/m 2)、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 2)。根据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将孕妇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比较不同组别的妊娠结局,并观察调整孕期增重范围后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超重、肥胖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及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其中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及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重过多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巨大儿及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其中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及巨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肥胖预测早产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712,预测效果尚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过度预测巨大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4,预测效果尚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正常范围孕期增重值调整为10.5~15.0 kg时,增重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贫血、产后出血和巨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孕前BMI超重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异常均会增高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可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刘玲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5):436-438
目的 探讨患者及家属联合管理模式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妊娠期间行产科常规指导,观察组实施患者及家属联合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合理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压监测、情绪管理维度的评分及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6.140,P<0.001;t=9.721,P<0.001)。观察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9.364,P=0.002;χ2=29.486,P<0.001)。 结论 患者及家属联合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压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引导下选择性减胎术在多胎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0周以内的多胎妊娠患者52例,行阴道超声引导下选择性减胎术,术后分为减胎单胎组(16例)和减胎多胎组(36例)。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因不孕症来本中心就诊,经治疗后妊娠的10周以内的单胎和双胎患者共8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为对照单胎组(45例)和对照双胎组(37例)。统计其胎儿出生体质量、低体质量出生率、早产率、晚期流产率以及孕期的相关并发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4组患者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4组患者的胎儿低体质量出生率、早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以及孕期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 结果52例多胎妊娠减胎成功率为100%,减胎双胎组早期自然流产1例,晚期自然流产4例。减胎双胎组胎儿出生体质量低于减胎单胎组[(2.52±0.48)kg vs(3.41±0.31)kg,t=2.495,P=0.023],而胎儿低体质量发生率高于减胎单胎组(35.5% vs 6.3%,χ2=3.916,P=0.048),晚期流产率(25.7%)以及早产率(33.3%)均高于减胎单胎组(P=0.043、0.013),减胎单胎组晚期流产率以及早产率均为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减胎单胎组与对照单胎组、减胎双胎组与对照双胎组胎儿出生体质量、低体质量发生率、晚期流产率以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胎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以及产后出血与减胎单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减胎单胎组(45.2% vs 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2,P=0.017)。 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选择性减胎术能改善多胎妊娠的妊娠结局,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总结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患者的产程观察要点,以提高其自然分娩率,并降低二次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生产的472例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产程、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子宫下段厚度、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前次剖宫产原因以及阴道试产的结局。结果472例瘢痕子宫病例中顺产417例(88.3%),吸引产6例(1.3%),故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9.6%;剖宫产49例(10.4%),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和新生儿窒息。结论在充分考虑孕妇自身情况的前提下,应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做好产前健康教育、产时监护和产后观察,可保障瘢痕子宫再妊娠者阴道试产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5月于产科足月分娩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协助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管理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379,P=0.036);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118,P<0.001);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χ2=10.025,P=0.002);2组产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不增加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未足月羊水过少期待治疗时限和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产科住院且分娩,未足月孕周≥33周反复多次在本院行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少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除外合并妊高症、糖尿病,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畸形、胎盘功能低下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其中选择性剖宫产68例,急诊剖宫产22例,阴道分娩10例.观察期待治疗时限和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静脉营养+水化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一定增加羊水指数.期待治疗≥5d则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平均增加243g(t=3.065,P=0.002).期待治疗≥5d新生儿入住NICU率(2.5%)与期待治疗<5d组新生儿入住NICU率(35.0%)比较明显降低(x2=18.773,P<0.01).羊水过少合并出生体重<2500g者入住NICU率明显增加,高达33.3%(x2=13.52,P<0.01)).选择性剖宫产较急诊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χ2分别为18.288、9.281、9.271,P均<0.01)结论 对于未足月羊水过少孕妇,宜尽量实施期待治疗,以降低医源性早产发生率;并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产时监护,结合胎心监护(NST)及宫颈评分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05,71(10):1935-1941
A post-term or prolonged pregnancy is one that reaches 42 weeks' gestation; approximately 5 to 10 percent of pregnancies are post-term. Studies have shown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pregnancies considered post-term when early ultrasound dating is performed. Maternal and fetal risks increase with gestational age, but the management of otherwise low-risk prolonged pregnancies is controversial. Antenatal surveillance with fetal kick counts, nonstress testing, amniotic fluid index measurement, and biophysical profiles is used, although no data show that monitoring improves outcomes. Studies show a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cesarean deliveries and possibly in neonatal mortality with a policy of routine labor induction at 41 weeks' gest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孕早期和孕晚期焦虑状态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旨在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方法 提取上海市某妇产科医院信息系统中2017年11月—2019年6月孕早期或孕晚期孕妇心理评估的资料,根据广泛性焦虑量表得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对两组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成功配对孕早期孕妇焦虑组-非焦虑组447对,孕晚期孕妇焦虑组-非焦虑组53对。孕早期孕妇焦虑组与非焦虑组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620,P=0.203);孕晚期孕妇焦虑组与非焦虑组间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30,P=0.037),焦虑组孕妇倾向于选择剖宫产术。 结论 孕早期焦虑对是否选择剖宫产术无影响,而孕晚期焦虑可能会导致产妇选择剖宫产术,可通过降低孕晚期焦虑来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从而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建卡并规律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试验组采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分娩结局、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t=-4.286、P=0.021)及餐后2 h血糖(t=-3.512、P=0.039)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血糖下降水平更明显;试验组自然分娩率( χ 2=7.276)、会阴损伤率( χ 2=7.698)、巨大儿发生率( χ 2=5.82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37.63±5.62)分、对照组为(50.67±8.6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39);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16±3.12)分、对照组为(54.13±4.2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5,P=0.044)。 结论 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