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选取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及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挽救病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陈轶强  孙婓予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23-23,25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救治,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中能促进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尚未施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接受常规急救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后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完善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为以后的护理急诊抢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计22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2014年4-12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2015年1-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治疗结果和转运途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情况。 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中急诊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和入院至手术时间分别为(6.86±2.08)min、(13.07±2.81)min、(7.01±1.57)min和(27.69±6.0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致残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73%,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治疗结果,减少转运途中的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冉 《吉林医学》2014,(21):4787-4788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将98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有助于协调好院前、急诊、监护病房3个环节,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外科严重创伤及急救中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程序,观察组接受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严重创伤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抢救时间。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实验组(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抢救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抢救效果的改善,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借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的神经功能。以生活质量简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周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创伤护理中选择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组方式为随机原则,采用一般护理的为对照组,采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确诊时间为(33.2±8.1)min、抢救室滞留时间为(10.5±3.8)min,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确诊时间为(62.5±8.9)min、抢救室滞留时间为(19.6±4.2)min,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患者疾病的确诊时间,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诊的10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急救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急救,为研究组则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救。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评估患者家属对抢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急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1.8%,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7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采取时间回溯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时间节点内急诊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急救过程中护理服务差异性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服务,观察组33例,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给予综合性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耗时、成功率以及患者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救耗时于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病情特点给予综合性急救护理干预,明显缩短患者急救耗时,增加成功救治效率,专业的护理帮助患者度过最为危险的重症期,并且优质、专业、全面的服务质量得到患者认可,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医院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优化通道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优化通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分别采用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31.37%(16/51)、7.69%(4/52),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分诊用时和抢救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ES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优化通道干预可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疗时间,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危重症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急救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抢救的3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抢救的3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死亡及致残率,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13.33%(4/30)]低于对照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5/30)]低于对照组[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无缝衔接一体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配合院内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SCOP)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相关急救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40,院前结合院内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急救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的院前抢救时间和急诊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SCOP患者实施院前配合院内急救护理,可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并且明显减少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流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ACI患者。其中采用院前-院内实施一体化急救流程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由家属护送入院就诊,仅行院内急诊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急救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入院至动脉置鞘时间、动脉置鞘至闭塞血管再通时间)、预后,对比干预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①救治成功率: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6.83%(61/63)高于对照组80.95%(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救治时间:观察组静脉溶栓15例,对照组静脉溶栓10例,观察组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血管内治疗46例,对照组急诊血管内治疗41例,观察组入院至动脉置鞘时间、动脉置鞘至闭塞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预后:经Ridit检验,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恢复良好率42.86%高于对照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干预3周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院内实施一体化急救流程能有效提高ACI患者急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徐艳华  姚琴 《当代医学》2016,(9):116-117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采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41、6.324,P<0.05)。干预组抢救成功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抢救中,采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唐茂兰 《大家健康》2016,(1):248-249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接收的112位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 ,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药物急救和精心护理干预 ,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引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96.4% ,75.0% ,观察组患者总体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抢救必须及时 ,针对性的用药(针对患者使用解磷定)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救后予以患者精心护理干预 ,预后较好无后遗症 ,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一般急救护理的32例患者纳入A组。将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抢救成功患者的抢救用时[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1.88%(23/32)、92.11%(35/38)。B组抢救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抢救成功患者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