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控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中心治疗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诊疗,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面对面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半年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评分及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CSMS)差异。结果干预后,教育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为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为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干预后,教育组患者SF一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礼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为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干预后,教育组患者CSMS量表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管理、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一般生活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为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帮助冠心病患者控制血脂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变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治疗态度及应用降压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5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8例,给予降压、抗抑郁治疗及健康教育;对照组27例,仅给予降压及抗抑郁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内对治疗态度及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入院时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及服药依从性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干预组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9.6±3.7)分对(12.9±4.2)分,P<0.013;服药依从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改变患者治疗态度、提高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还能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及血脂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养老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在管理前以及管理1个月后评估服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血脂情况。结果 共有64例患者完成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情况、血脂、服药依从性较管理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血压达标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控制血压、血脂。  相似文献   

4.
知己健康管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知己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管理的效果及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对自愿参加"知己健康管理"的115例(强化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管理,与拒绝参与"知己健康管理"者143例对比分析其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等。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化组血压监测次数、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遵医嘱服药以及运动饮食情况,包括遗忘服药、按时按量服药、运动量、饮食控制等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经过3个月"知己健康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非药物干预以及药物干预的依从性,从而达到了更为理想的血压程度,对慢性病基本能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饮食和运动干预的近期目标,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提高了非药物干预的有效性以及药物合理有效使用率,为长期控制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对预防和控制相关心脏血管疾病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模式下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联合远程健康管理对欠发达地区衰弱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度、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南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例衰弱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自愿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患者为干预组(100例),未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患者为对照组(100例)。给予对照组社区规范的原发性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医生模式下IMB模型联合远程健康管理,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度、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度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家庭医生模式下IMB模型联合远程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衰弱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度、血压控制效果和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健康教育对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芳英  耿纪录 《山东医药》2008,48(19):106-107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9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3个月有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发现47.4%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合格率、按时用药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促使患者按时服药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住院第8周)分别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 和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教育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1例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居住地分组法分为两组,河流以东的3个社区共51例为对照组,河流以西的3个社区共5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宣教,干预组接受心脏康复教育。随访观察12 w,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行为达标率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得分及自我管理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健康行为达标率三项指标中,除"戒烟"外,规律运动行为达标率和低盐饮食行为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均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教育可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产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心脏康复,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出院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出院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实施延续性护理,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方式、按时服药率、按时复诊率、复发率和血脂水平,以及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血压达标率、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得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戒烟、戒酒、运动锻炼情况,以及按时服药率、按时复诊率、血压达标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出院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脑心健康管理师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可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按时复诊率、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及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血糖、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各项指标均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从而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主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疾病知识传授、饮食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心理指导、对患者家庭干预等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87例进行健康护理,并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3、6个月评价健康效果,统计其干预前后总体效果、降压效果、生活方式改变及自我管理知识掌握、QOL改善情况等。结果经干预,患者在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方面有显著差异(均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血压控制率良好,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心及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例均上升,QOL也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健康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认知、信念,使其获得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明显改善其QO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抽取某社区体检筛查的140例初诊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俱乐部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干预,1年后进行评分对比.结果 健康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血压达标、健康行为变化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健康干预能较好地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集体授课为主、个别讲解为辅的方式,集体教育以录像、专家讲课、集体讨论、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生活方式及门诊随访依从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这四个维度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门诊随访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程秀莲  陈健 《内科》2007,2(6):1012-1013
目的探讨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观察组进行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针对每例患者反复进行个体化指导。对两组病人定时、定点监测教育,跟踪随访。结果观察组健康意识增强、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明显,按时用药率达100%,饮食控制率达93%,血糖控制理想率达9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对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降压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服药依从性的差别,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P<0.01),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对沂蒙山区高血压人群控制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在沂蒙山区随机抽查18~73岁人群5113人,查出高血压患者520人作为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调查的基线人群,其中干预组286人,对照组234人.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对两组人群的高血压知识、改变生活方式的态度及行为进行复查.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方面,干预组的改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加入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的干预组28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NAH"个体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全年测定血压结果96%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人群提高高血压知识水平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的和可行的.是控制血压水平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26例高血压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话回访健康指导。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正确服药、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按时复诊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给予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IKAP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海南省某医院诊治的13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7例患者运用IKAP管理模式进行心理干预(IKAP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及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经过干预后,IKAP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KAP管理模式作为疾病过程管理的方法之一,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象山县某乡镇的2个社区服务站,每个社区服务站各随机抽取150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干预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采用SF-36量表评估2组患者生存质量有无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生存质量8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1年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和一般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在干预1年后生理机能和精神健康得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较干预前下降[(129.11±9.25)mm Hg(1mm Hg=0.133kPa)vs(132.20±12.9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适当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