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观察组接受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0%(48/4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47/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予以对照组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O-TLIF),予以研究组MITLIF。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ODI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ODI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43.26±6.43)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5.45)ml,住院时间为(4.16±0.57)d;术后患者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腰椎疼痛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间孔入路组(21例)和椎板间入路组(22例)。按照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改良MacNab评分判断临床效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椎间孔入路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低于椎板间入路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3、6个月腰背部、腿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 < 0.05),2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腿部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分椎间孔入路组优14例,良4例,可3例,差0例,椎板间入路组优13例、良5例、可4例、差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相比之下,椎间孔入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禁忌更少,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60-1063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4例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其中131例患者采取椎板间入路(椎板间入路组),33例患者采取椎间孔入路(椎间孔入路组)。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7、30、90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测评;术后3个月按照MacNab疗效判定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2 a,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与椎板间入路组比较,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X线照射次数多,术后卧床时间短(P <0. 05);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3、7、30、90 d 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术前及术后3、7、30、90 d,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 18%(126/131)、90. 90%(30/33),2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73,P> 0. 05)。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 05%(4/131)、6. 06%(2/33),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92,P> 0. 05)。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 29%(3/131)、3. 03%(1/33),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48,P> 0. 05)。结论经椎板间及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LIDP均有显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2种手术入路各有优势,应根据LIDP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椎间孔和椎板间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钙化型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椎间孔入路组39例,椎板间入路组43例。对比分析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第1天直腿抬高试验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入路组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次数明显更多(P<0.05);2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角均度明显大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在术后1周、术后4周、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间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预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ODI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ODI、V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2.00%)高于对照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腰椎侧隐窝狭窄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能进一步改善术后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国斌 《包头医学》2017,41(4):10-11
目的:研究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52例钙化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行常规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26例,行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内失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降低程度差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机体损伤,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鞠刚 《微创医学》2021,(1):38-41
目的探讨经Kambin三角顶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在髓核高度上游离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髓核高度上游离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Kambin三角顶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基线资料与观察组匹配,且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腰痛和下肢疼痛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两组腰痛和下肢疼痛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后24 h、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及下肢疼痛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经Kambin三角顶点和经椎板间两种入路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髓核高度上游离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许思亮 《中外医疗》2009,28(36):78-78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椎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佳,可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C C Wang 《JAMA》1972,221(1):79-8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锁骨上侧入路甲状腺切除术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7例需要施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根据病情结合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锁骨上侧入路手术(n=99)和完全腔镜手术(n=68)。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及美容效果评价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侧入路手术组,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侧入路手术组、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2%、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锁骨上侧入路组、完全腔镜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4±1.1) d,(4.5±0.9) d,术后颈部外观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2±1.1)分,(8.7±0.7)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锁骨上侧入路途径行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腔镜手术相比,适应证扩大,手术时间缩短,美容效果尚属满意。  相似文献   

15.
经腹及经腰径路肾癌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经腰及经腹径路肾癌根治术。方法 分析 5年间 12 7例不同大小、不同部位、不同浸润程度肾脏肿瘤的手术径路和手术效果。结果 经腹手术病人 48例 ,其中肿瘤直径 <7cm 8例 ,肿瘤直径≥ 7cm 40例 ;肾上极及肾门区肿瘤 44例 ,肾下极肿瘤 4例 ;肿瘤累及肾周组织、血管 5例 ,伴有肾静脉癌栓 1例 ,腔静脉癌栓 1例。经腰径路手术病人 79例 ,其中肿瘤直径 <7cm 76例 ,肿瘤直径≥ 7cm 3例 ;肾上极及肾门区肿瘤 3 3例 ,均为直径 <7cm肿瘤 ,肾下极肿瘤 46例 ,1例肿瘤侵犯肾周组织。经腹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脾损伤 ,本组 2例 ;经腰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胸膜损伤 ,本组 5例。结论 直径≥ 7cm ,肾上极、肾门区肿瘤 ,可能已侵犯邻近组织 ,选择经腹径路 ;直径 <7cm ,肾下极肿瘤选择经腰径路。二种径路术中、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在国外已越来越普及[1,2],国内亦有报道[3],但多数为回顾性调查,缺少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旨在前瞻性地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的安全性及成功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拟诊冠心病在湘雅二医院心导管室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384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桡动脉组185例,其中男136例,女49例,年龄51~72(62±7.8)岁,经股动脉组189例,其中男142例,女47例,年龄50~73(64±8.5)岁,2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TG、HD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视力保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从2009年6月—2013年5月连续收治的17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额外侧入路及翼点入路行手术治疗,比较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额外侧入路8例患者,获SimpsonⅠ级切除3例,Ⅱ级切除5例。经翼点入路9例患者,获SimpsonⅠ级切除4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2例。术后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3例,2例视力无改变,术后视力下降2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2例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无死亡病例,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个月~4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肿瘤不同生长方式选择恰当手术入路,应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术中注意对鞍区重要结构的保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宋玉光  叶蜀新  江伟 《重庆医学》2012,41(20):2032-2033,2035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ASA)与后外侧入路(P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0年2月至2008年4月经P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5例92髋,男47例51髋,女38例41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2.5岁;体质量指数(BMI)18.2~25.1kg/m2,平均21.1kg/m2。股骨头缺血坏死35髋,骨关节炎5髋,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52髋,骨水泥固定48髋,生物型固定44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1.5分。同期采用常规A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70例76髋,男39例42髋,女31例34髋;年龄53~88岁,平均71.9岁;BMI 19.5~26.2kg/m2,平均20.5kg/m2。股骨头缺血坏死29髋,骨关节炎4髋,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43髋,骨水泥固定40髋,生物型固定36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1.3分。有1例因为过于肥胖,由原计划的ASA改为PSA,该病例没有被纳入研究。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髋臼假体角、手术关节的脱位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6~36个月,平均23.4个月,所有病例均无神经损伤并发症,ASA组出现1例感染,手术2年后行翻修手术,PSA组有2例死亡,PSA组有1例尿管连接处脱开,污染了切口。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长度PSA组为17.0cm,ASA组为13.0cm。手术时间PSA组平均为80min,ASA组平均为65min。住院时间PSA组为18.5d,ASA组为13.2d。术后影像学中髋臼假体角,PSA组的前倾角为22°,ASA组的前倾角为10°。PSA组有4例出现1~2次脱位,ASA组无脱位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髋臼假体前倾角、手术后关节脱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部分肥胖患者外,选择A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在相对较短的切口下和相对较少的手术时间内完成手术,达到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手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经椎旁肌入路和传统入路安置椎弓根螺钉器械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其中22例行椎旁肌入路手术,另21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比较两种入路临床疗效。结果通过12~18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入路在手术时间、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拆除内固定前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经椎旁肌入路较传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实用入路比较,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保护了椎旁肌,出血少,微创、安全、实用,术后卧床时间短,腰背部疼痛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后外侧跟腱旁人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采用后外侧跟腱旁人路联合内侧人路治疗三踝骨折6例,男、女各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为(52.0±1.6)岁;左侧2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压伤1例.骨折类型根据AO分型,44-A3.2型1例,44-A3.3型1例,44-B3.2型3例,44-B3.3型1例;根据Lan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例,旋前外展型2例.采用后外侧跟腱旁人路行后踝骨块及外踝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入路行内踝内固定,骨折端均未进行植骨.术后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及内置物稳定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60~120 min,平均为(90.0±3.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7 d,平均为(6.3±0.8)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7个月,平均为(12.6±2.1)个月.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无畸形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无内置物松动、内固定切出及内固定失败,无伤口感染及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为(4.2±0.4)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到正常的步行功能状态,无需借助辅助工具.结论 采用后外侧跟腱旁人路联合内侧入路进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跟腱旁入路可一次性完成后踝骨块及外踝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