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PSA FPSA及FPSA/TPSA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的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及FPSA/TPSA检测在前列腺良性疾病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组(58例)、前列腺炎组(69例)、前列腺增生症组(104例)及前列腺癌组(39例)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1.63±0.79、0.32±0.21、0.26±0.19;前列腺炎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3.01±2.77、0.65±0.28、0.31±0.24;前列腺增生症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6.97±4.14、1.56±1.10、0.37±0.21,前列腺癌组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比值分别为52.29±24.36、9.17±8.32、0.12±0.10。前列腺炎组与正常对照和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组TPSA、FPSA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组FPSA/TPSA明显降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前列腺癌诊断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及相关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前列腺癌适宜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方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游离PSA、总PSA,并计算PSAD、FPSA/TPSA、PSA/TPSA/PSAD等.结果将PSA值分为0~、4 μgL~、10μg/L~和20μg/L~四个范围,BPH组构成比为39.06%、28.13%、25%和7.81%,而PCA组构成比为10.71%、17.86%、28.57%和42.8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BPH组患者相比较,PCA组患者PSA和PSAD检测值升高,FPSA/TPSA和PSA/TPSA/PSAD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当4 ug/L≤PSA≤10 ug/L时,PCA和BPH患者的PSA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A组FPSA/TPSA和PSA/TPSA/PSAD低于BPH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当PSA>20μg/L时,两组患者PSA、PSAD、FPSA/TP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仅PSA/TPSA/PSAD低于BPH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PSA、PSAD、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一定局限性,PSA/TPSA/PSAD可能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适宜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比较血清游离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移行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比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比值[(F/T)/PSAD]诊断PSA灰值区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或住院,血清PSA位于4~10ng·mL-1的患者,其中前列腺癌(PCa组)患者20例,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42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经直肠超声(TURS)测量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区体积,分别计算出FPSA/TPSA、PSATZ和(F/T)/PSAD并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PCa组和BPH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分别为(6.670±1.780)、(5.937±1.411)ng·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TPSA为0.122±0.058、0.185±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TZ为(0.592±0.255)、(0.285±0.184)ng·mL-1·cc-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PSAD为0.437±0.449、1.822±1.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自大至小依次为(F/T)/PSAD、PSATZ、FPSA/TPSA、TPSA。结论当血清PSA位于4~10ng·mL-1时,FPSA/TP-SA、PSATZ及(F/T)/PSAD可辅助提高PCa的诊断符合率。其中PSATZ、(F/T)/PSAD较FPSA/TPSA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SA、F/T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血清总PSA及游离PSA比值 (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4 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F/TPSA及PSAD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及PSAD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而F/TPSA值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SA >4ng·ml-1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存在一定缺陷 ;当PSA <10ng·ml-1,F/T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PSAD对于筛选前列腺活检病例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F/T)比值作为诊断前列腺癌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PCA)患者、44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4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血清TPSA、FPSA水平。采用瑞士罗氏公司cobas e41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计算FPSA与TPSA比值。结果 PCA组TPSA、FPSA均高于BP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F/T比值明显低于BHP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P组与正常对照组F/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血清TPSA处于4~10ng/ml诊断灰区内与FPSA、F/T值联合检测可提高PCA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相关指标检测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门诊检查70岁以上男性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共计241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病例数,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别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前列腺增生组(BPH组)、其他疾病组(对照组)。3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TPSA、FPSA、FPSA/TPSA和PSAD值,并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ng/mL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8.98%,特异度为56.5%,准确度为64.3%;PSA界限值定为10ng/mL时,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2.5%,准确度为82.0%。用PSAD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7.6%,准确度为86.0%。BPH组与PCa组的FPSA、TP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a癌组的FPSA/TPS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P<0.01);PCa组PSAD明显大于对照组和BPH组(P<0.01)。结论将PSA与PSAD结合使用,可提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检测FPSA/TPSA和PSAD比单一检测FPSA、TPSA,可显著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及符合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和PCa患者,检测PSAD更有意义。集团检诊可以真正揭示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现状,可明显增加临床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癌的诊断例数,是实现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 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 4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集团检诊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门诊检查40岁以上男性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共计400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病例数,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别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前列腺增生组(BPH组),其他疾病组(对照组)。3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检测TPSA,FPSA,FPSA/TPSA和PSAD值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ng/ml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53.3%,准确度为68.0%;PSA界限值定为10ng/ml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82.0%。用PSAD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6.7%,准确度为86.0%。BPH组与PCa组的FPSA,TP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a癌组的FPSA/TPS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P<0.01);PCa组PSAD明显大于对照组和BPH组(P<0.01)。结论将PSA与PSAD结合使用,可提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检测FPSA/TPSA和PSAD比单一检测FPSA,TPSA可显著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及符合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和PCa患者,检测PSAD更有意义。集团检诊可以真正揭示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现状,可明显增加临床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癌的诊断例数,是实现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PSA、FPSA、FPSA/PSA比值、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SA、FPSA、FPSA/PSA、PSA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0.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将无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非前列腺癌存在PIN改变、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作为第一、二、三组分组进行比较,第一、三组患者PSA(P<0.001)和PSAD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第二、三组患者PSA(P<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二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结合 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前列腺癌适宜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方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游离PSA、总PSA,并计算PSAD、FPSA/TPSA、PSA/TPSA/PSAD等。结果:将PSA值分为0~、4μg/L~、10μg/L~和20μg/L~四个范围,BPH组构成比为39.06%、28.13%、25%和7.81%,而PCA组构成比为10.71%、17.86%、28.57%和42.8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BPH组患者相比较,PCA组患者PSA和PSAD检测值升高,FPSA/TPSA和PSA/TPSA/PSAD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当4ug/L≤PSA≤10ug/L时,PCA和BPH患者的PSA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A组FPSA/TPSA和PSA/TPSA/PSAD低于BPH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当PSA〉20μg/L时,两组患者PSA、PSAD、FPSA/TP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仅PSA/TPSA/PsAD低于BPH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PSA、PSAD、FPSA/TPSA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一定局限性,PSA/TPSA/PSAD可能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适宜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PSA联合FPSA/TPSA、酸性磷酸酶(ACP)检测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分别检测PC组(76例前列腺癌患者)和BPH组(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之中的PSA与FPSA,并计算出FPSA/TPSA的比值。采用速率法检测PC组与BPH组患者血清中的ACP含量,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组患者的血清PSA、FPSA与ACP水平均高于BPH组与对照组(P<0.05),BPH组患者又高于对照组(P<0.05);PC组患者的FPSA/TPSA比值比BPH组和对照组低(P<0.05)。结论清PSA联合FPSA/TPSA、ACP检测有益于提高PC临床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PSA、F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4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2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PSA.利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BPH组,FPSA/PSA明显低于BPH组,以PSA>4.0ng/ml,PSAD>0.15,FPSA/PSA<0.19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病理穿刺.结论PSA单项检测对PCa的诊断是一项较敏感的指标,而联合测定FPSA和计算PSAD、FPSA/PSA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170检测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前列腺炎组(78例)、前列腺增生组(64例)及前列腺癌组(35例)血清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FPSA、FPSA/TPSA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列腺增生组TPSA、FPSA、FPSA/TPSA与另两组(正常组和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组与前列腺炎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PSA不同水平阶段,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所占比率不同(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前列腺癌的所占比率不同(P<0.05).结论:应用ECLIA检测TPSA、FPSA含量及FPSA/TPSA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更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前列腺癌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坤 《吉林医学》2014,(16):89-90
目的: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F/T比值四个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和19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分别采用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TPSA、FPSA、FPSA/TPSA比值,深圳新产业MAGLUMI 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PAP。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69.09±47.97)ng/ml、FPSA(22.71±23.76)ng/ml、PAP(16.03±36.42)ng/ml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的TPSA(8.88±21.5)ng/ml、FPSA(2.08±5.40)ng/ml、PAP(1.20±0.49)ng/ml,F/T比值前列腺癌患者(0.10±0.07)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0.2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指标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两项指标的诊断效率。结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F/T比值四个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非常高,诊断效率达95%,明显优于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80 名健康人、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腹部前列腺B超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结果前列腺癌患者PSA和PSAD水平分别为(82.66±20.62) μg/L和(0.68±0.2),前列腺癌患者中PSA和PSAD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 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为4~10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前列腺癌组中PSA>10 μg/L 和PSAD>0.2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10 μg/L 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91.3%,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6.7%和85.0%. 结论 PSAD是诊断前列腺癌更敏感、更有效的指标,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FPSA/TPSA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Liaisi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临床确诊的42例前列腺癌(PCa)和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62例健康者血清 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结果 PCa组患者TPSA、FPSA水平均明显升高.BPH与PCa两组患者间在诊断灰区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前列腺癌诊治中,T/P比值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单纯使用TPSA.  相似文献   

17.
PSA水平测定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林  张志根  顾苗根 《浙江医学》2001,23(8):460-461,463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BPH和22例PC患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计算FPSA/TPSA比值,并测定BPH患者的实际前列腺体积(PV).结果BPH患者FPSA值为(1.63±1.08)μg/L,TPSA值为(12.38±8.26)μg/L,FPSA/TPSA比值为0.25±0.13;PV为(14.0±1.08)cm3,PV每增加1mm3,TPSA平均增加0.17μg/L,而FPSA平均增加0.03μg/L;BPH患者年龄、PV分别与FPSA、TPS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与FPSA/TPSA比值无相关性(P>0.05);患者年龄与PV无相关性(P>0.05).PC患者FPSA值为(6.05±1.46)μg/L,TPSA值为(37.44±11.58)μg/L,FPSA/TPSA比值为0.14±0.11,与BPH患者比较,FPSA、TPSA值均明显上升(均P<0.05),而FPSA/TPSA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BPH患者血清PSA水平随年龄、PV的增加而上升;PC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且较BPH患者更为明显,而FPSA/TPSA比值明显下降,当其<0.15时诊断为PC的准确率达77%;测定PSA水平对指导BPH和PC的诊断和治疗、判断P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宁  陈夏明 《微创医学》2006,25(4):637-638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对前列癌患者(Pca)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81例以及52名无前列腺疾病的正常男性血清的TPSA和FPSA比值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单独以血清TPSA大于4.0 ng/mL作为诊断前列腺的标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4%、76.7%,若以血清TPSA大于4.0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5%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的灵敏度为95.6%,特异性为92.1%.结论 联合TPSA、FPSA/TPSA的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可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相关指标检测对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门诊检查70岁以上男性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共计241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病例数,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别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前列腺增生组(BPH组)、其他疾病组(对照组)。3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TPSA、FPSA、FPSA/TPSA和PSAD值,并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PSA界限值定为4ng/mL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8.98%,特异度为56.5%,准确度为64.3%;PSA界限值定为10ng/mL时,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2.5%,准确度为82.0%。用PSAD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7.6%,准确度为86.0%。BPH组与PCa组的FPSA、TPS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a癌组的FPSA/TPS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前列腺增生组(P〈0.01);PCa组PSAD明显大于对照组和BPH组(P〈0.01)。结论将PSA与PSAD结合使用,可提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检测FPSA/TPSA和PSAD比单一检测FPSA、TPSA,可显著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及符合率,对前列腺体积较大的BPH和PCa患者,检测PSAD更有意义。集团检诊可以真正揭示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现状,可明显增加临床前列腺癌特别是早期癌的诊断例数,是实现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F/TPSA比值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及其疗效和愈后观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6例BPH和29例PCa患者及86例其它疾病患者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非PCa病人血清的TPSA和FPSA水平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F/TPS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随着年龄增加,PCa的发病率也增加(P<0.025);3组中PCa组的TPSA与FPS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01),F/TPSA则低于其它两组(P<0.002)。结论: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可明显提高BPH与PCa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肿瘤疾病筛选,对PCa疗效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